對于《旗亭記》,在《重訂曲??偰俊泛汀肚啃戮帯分卸紝ⅰ镀焱び泜髌妗返淖髡咧洖楸R見曾,這樣的誤解不知是否來自袁枚所寫的那首《寄盧雅雨觀察》之二: 一江秋水隔瓊巵,遠(yuǎn)望卿云有所思。 末座每將名士待,陳書深以古人期。 松筠性在留春久,猿鶴身閑上壽遲。 寄語旗亭女郎口,紅牙添唱卷中詩。 《旗亭記》二卷,清乾隆二十四年盧氏雅雨堂刻本,凡例頁 此詩的末尾有袁枚所寫的小注——“時演旗亭新譜”。然而,盧見曾在該書的序言中明確地寫明了該《傳奇》的來由。盧見曾說金兆燕在杭州見到他時,金主要是向他學(xué)習(xí)詩作,某次聊天才談到了《集異記》中“旗亭畫壁”的故事。盧說自己也很喜歡《旗亭記》,但在歷史上,此曲譜得不好聽,因此盧就從戲曲界請來對曲精通之人進(jìn)行改寫,而后就有了這《旗亭記傳奇》。 如此說來,將《旗亭記》進(jìn)行改編的建議人是金兆燕,而參與改編者則為盧見曾。看來《傳奇》的詞出自金兆燕,而曲則出于梨園的老師傅,盧見曾也參與了從改編到刊刻的全過程。由此可見,將作者署名為盧見曾,也不是完全沒道理,如果把他們二人的名字并列在上面,可能更符合事實。但盧見曾這個人倒并不掠美,因為他在序言中直接點明其與金兆燕商討之后,金拿出了改編的《旗亭記傳奇》稿本,因為盧明確點明了該書的原本就是出自金兆燕之手。之所以出這種誤會,可能是因為金兆燕的名氣比盧見曾小太多。 《旗亭記》二卷,清乾隆二十四年盧氏雅雨堂刻本,薛用弱《集異記》 經(jīng)過這一場改編,使得王之渙之名更加廣為人知,但可惜的是,“旗亭畫壁”故事中那位漂亮的歌伎唱出的不是《登鸛雀樓》,而是《涼州詞》。為什么會是這樣呢?我覺得更重要的原因,是這首《涼州詞》在后世演繹出了太多的故事。這個故事有多個版本,我選擇其中幾個聊一聊。 《旗亭記》二卷,清抄本,凡例頁 最早附會的年代,應(yīng)當(dāng)算是明初。據(jù)說永樂皇帝朱棣有一天命善于書法的大臣解縉寫一個扇面,解縉就將王之渙的《涼州詞》寫在了上面。可能是一時大意,解竟然將《涼州詞》的首句“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的“間”字漏寫了。朱棣看到扇面時,認(rèn)為這是解縉有意朝笑自己沒文化,朱讓解對此做出解釋。解果然是才子,他急中生智,向皇帝解釋說自己寫的不是《涼州詞》,而是將此詩改寫成為了一首真正的詞,接著解給皇帝念道: 黃河遠(yuǎn)上,白云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朱棣一聽,倒確實是合轍押韻。明知解縉是臨時杜撰,但他也贊賞解的文思敏捷。 以上的這個故事,后來又將朱棣演變成了慈禧,但出新意者,則是另一個版本中,紀(jì)曉嵐與乾隆的一段對話。當(dāng)然,這個故事也是紀(jì)曉嵐給弘歷寫一把折扇,也同樣是落了那個“間”字,但丟字的發(fā)現(xiàn)者改為了寫手本人。據(jù)說紀(jì)曉嵐主動地跟眾位大臣說:我的這首題詞,里面暗含著一個字謎,看看誰能讀出來。眾人傳看一番,當(dāng)然都知道他漏寫了“間”字,但卻難猜出寓意,于是紀(jì)告訴眾人的答案是:此詩中暗含“空間”二字。 《旗亭記》二卷,清抄本,序言頁 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其實也沒有必要去推敲,歷史已經(jīng)足夠沉重,多一點花絮,讓人在艱難之中偶然一開顏,總不能連這點兒快樂也被考證得沒了。 其實鸛雀樓的建造時間遠(yuǎn)在王之渙登樓之前,該樓初建于北周時期,只是因為王之渙的這首詩,才讓該樓名傳天下。而王之渙的祖上是山西太原的旺族,到他的五世祖才搬到了絳州。他的曾祖王信是隋朝的著作郎,入唐之后做過安邑縣令;祖父王表是唐朝散大夫,做過文安縣令;而父親王昱則是浚儀縣令。如此說來,王之渙家族幾世為官,雖然官都不大,但在歷史上也算有名姓,不知為什么王之渙本人的資料在歷史上卻如此之少。 王之渙大概在武則天長安四年登上了鸛雀樓,而后寫下了這二十個字。其實在唐代描繪鸛雀樓的詩,不僅只王之渙這一首,李瀚寫過一篇《河中鸛雀樓集序》,李在序中描繪了當(dāng)時登樓遠(yuǎn)望的情形: 八月天高,獲登茲樓,乃復(fù)俯視舜城,傍觀秦塞,紫氣度關(guān)而西入,黃河觸華而東匯。龍據(jù)虎視,下臨八州,前輩暢當(dāng)題詩上層,名播前后。山川景象,備于一言。 看看,果真是大家,描繪出來的字句就是有氣勢。李同時說,原來在這樓上有這么多名人的題字,而他的這一首也寫在了樓內(nèi)的墻壁上??上襾淼竭@里的時候,什么都看不到了,因為真正的鸛雀樓在元朝時被一把火燒光了。 《旗亭記》二卷,清抄本,羅振常題記 即使這樣,還是有人來此憑吊,元代的大文學(xué)家王惲寫過一篇《登鸛雀樓記》,此《記》的第一段為: 予少從進(jìn)士泌陽趙府君學(xué)。先生河中人,故兒時得聞,此州樓觀雄天下,而鸛雀尤為之甲。及讀唐季虞部、暢當(dāng)、王之渙等詩,其藻思鴻裁,令人飄飄然,有整翮凌云之想,擬一登而未能也。至元壬申春三月,由御史里行來官晉府,因竊喜幸曰:‘蒲為屬郡,且判府職。固聽幕而開,掌有顓務(wù)。國制判官典郵傳季,得乘驛檢劾稽緩,西南河關(guān)勝概固形于夢寐中矣’。其歲冬十月戊寅,奉堂移偕來伻,按事此州,遂獲登故基。 王惲說,他自小就聽說鸛雀樓是天下第一名樓,而后他讀到了王之渙等人的詩,更是對此神往不已,特別希望能光臨此樓。而后他趕上了一個出差的機(jī)會,就專門跑到此樓前去憑吊了一番??上吹降牟皇菢牵瑑H是該樓的地基。 如此想來,我的運氣略高于王惲,雖然我所見到的樓僅是2002年重新建起者,但畢竟還有樓可登,總比他站在地基上感慨一番要好許多。但王惲的厲害之處就是,即使只是站在這地基之上,他竟然還能有那么多的景色描寫:“徙倚盤桓,情逸云上。于是俯洪河,面太華,揖首陽。雖杰觀委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偉,風(fēng)煙之勝,不殊于往古矣。于是詠采薇之歌,有懷舜德;起臨河之嘆,而思禹功。坐客顧笑,舉酒相屬,何其思之深而樂之多也!” 微信號:zhilanzhaiweili 藏書家韋力的古書之媒 |
|
來自: 真友書屋 > 《閱讀 藏書 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