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與自然的和諧, 人與人的和諧 人與自然的和諧, 人自己內(nèi)心的和諧 才是真正的和諧。

心情 夢很多,很亂,難以解釋; 書很多,很雜,難以廓清; 友很多,很廣,難以濃縮; 思很多,很累,難以突破. 生活的意義在于簡單 有空就睡覺,養(yǎng)好身體 有閑就讀書,養(yǎng)好精神

為名忙,為利忙,其實是瞎忙 勞心苦,勞力苦,其實是白苦 生活的意義在于簡單 人修煉到一定程度,會淡泊一些事,會簡單 你可以理解別人,但別人不一定理解你 其實人不在理解,在認(rèn)同

酒與書 酒害人:酒不壞,人自壞. 書害人:書不壞,人自害. 書多人賢,酒多人癲.
 旅 游 人在旅途心不累,旅游本質(zhì)上是一種逃避. 沒有感受大自然的能力,沒有感覺的旅游,無疑是勞命傷財.

朋 友 心理上認(rèn)同一個朋友,他永遠是你的朋友,不管他怎么樣? 心理上開除一個朋友,他永遠不會是你的朋友,不管他怎么樣? 心理上開除一個老朋友是痛苦的,心理上接納一個新朋友是愉快的. 不能因為是老朋友就不開除.歷史的沉淀伴有許多沉渣. 不能因為是新朋友就不接納.盡管新的空氣伴有細(xì)菌.
 心 靈 心靈是人的終極邊疆,錢和權(quán)解決不了心靈問題。 每個人的心靈都有一片綠洲,有的正在枯萎,有的正在擴張。 人要善待心靈,善待生活,善待生命,善待自己,善待家人,善待朋友。 善待陽光和陰霾,寬容丑與惡。珍愛生命,活著才是硬道路。 用科學(xué)的方式生活,用宗教精神慰藉靈魂 心動什么都是,心不動什么都不是 心靈不快樂,人將失去一切。
 知味、知己、知心 其實是相通的,味、心,寓于己中。 知味、知心、知己,應(yīng)該是漸進式的,略有層次上的差異
 知味:趣味相投 知心:思想相通 知己:蓋無所不能言 其中有個度的問題 拔一根頭發(fā)是量變,剃光頭就是質(zhì)變

思考太累人,也喜人,悅納思想 思想出家、身在紅塵 心輕上天堂、 心重下地獄。心重,紅塵就是地獄。
 平淡是高境界 不空才求空、不靜才求靜 比如宗教,不信才信 比如上帝,不信才信 上帝存在的話,人就不信了。 天堂不存在,人才信 凡是不存在的東西,人們才信。
 大道至簡。 深奧了就簡單,簡單了才深奧 從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樣 從簡單到復(fù)雜,在從復(fù)雜到簡單,就是升華

拷問靈魂 這是人的終極問題 看透了不說透,高境界; 朦朧地看,心透 ; 透非透、 知未知 ,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徹;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 透徹后的不透徹,明白后的不明白 難得糊涂是真境界

知音 其實人生很難有知音 無心插柳,柳得一二就不錯了,不求行,不求成蔭 人一生都在傾訴和傾聽這兩個角色之間轉(zhuǎn)換 真正知味的人不需言語 靈魂相遇,遇是碰撞后的火花,帶來心靈的快慰 真正的朋友不解釋、不說明、不道歉,自己翻說明書。 靜默以處,心有靈犀.

享受自我 在你身上確實還有一個更高的自我, 這個自我是你的人生路上不渝的精神密友 思想走得太遠,在精神上,自言自語, 和更高的自我對話,沉醉在自我的提升中 思想脫離了現(xiàn)實,苦中樂。 這種樂,很多人不知,自我認(rèn)識的快慰 人認(rèn)識自己最難,人是一個謎,永遠無法破解 挖掘自己很有意思,比挖掘別人更有意思 認(rèn)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 從不苛求別人,更不苛求自己。

人之患好為人師 朋友可以交流,老師只有仰望 人與人就一張紙,撕破就簡單了。 用不著紙,直指心性
 洞穿、意會、知味、知心! 知心是心靈在某一個層次的交會碰撞的火花 偶然的交會、發(fā)光的交會、互放的光亮

空靈 認(rèn)識自我、活出自我,慧覺心靈、天馬行空 生命自在、生活瀟灑,思想空靈、超越生活 靜聰、空明,聰是慧、明是覺,你求升華,我求安寧 空、放下、不執(zhí)著、保持安詳。
 人生實在是虛無,人生實在是荒誕 想得多了,就虛了;看得透了,就荒誕了 只有拯救與逍遙,拯救自己,逍遙天外

心靜是金
人們常說沉默是金,其實沉默給人更多的是一種無言以對、無計可施甚至是無可奈何、無聲無息的感覺;況且“不在沉默中爆發(fā),便在沉默中滅亡”更揭示出情感在沉默中的大起大落。

或許只有讓心平靜才能應(yīng)對一切。
身旁疾弛而過的卡車濺了你一身的泥水,你沒有破口大罵,也沒有逢人就訴,這就是心情平靜的表現(xiàn)。
 愛情的鵲橋斷了,沮喪絕望、消沉墮落或者尋死覓活又會怎樣?逢人就說對方負(fù)情寡義、禽獸不如又會怎樣?何不將一切看作是緣分的盡頭,去重新面對天涯芳草?

讓心平靜不僅可以應(yīng)對一切,而且使你足以包容世界。 遭人誤解,無故蒙冤,縱然你有千張嘴也道不明白說不清楚,與其憤憤然急于辯解,何不靜心以待,任其自滅?潮起潮落,總有水落石出之時。

同事們都加薪了,唯獨沒有你的份,嫉妒或忿恨不僅會氣壞身子,還扭曲了你在別人眼中的形象,實在是雪上加霜。其實只要想一想,得有得的不盡意處,失有失的自在不負(fù),做一個持心若水知足常樂的尋常百姓又如何?

讓心平靜也如作散文。這樣的散文平淡如水卻又雋永深遠。不為名利,盡拋寵辱,清純似兒時天真的童貞,樸實如父輩耕耘的沃土;只有你根植于此,才能感受那里透著最原始的生氣,稻谷高粱憑此可以成長,蔬菜瓜果因此得以豐收。

陶淵明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能夠吟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歐陽修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在謫居時仍能悠然自得的寫出《醉翁亭記》。

只有心情平靜的人方能視見“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悠閑,聽聞“荷風(fēng)送秋氣,竹露滴清響”的天籟,感受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曠。

如果你整天被工作和生活攪得頭昏腦脹,時時為名利和錢財絞盡腦汁而不能如意時,何不試著讓心平靜下來,細(xì)細(xì)盤點一下大自然賜予我們的陽光和雨露呢?

悟入無懷之靜境,一輪之心月獨明,盡顯心靜之境界;心靜自然令你從容灑脫,持心若水使你笑面人生,更現(xiàn)心靜之魅力。
 心靜也是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