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月份進入果樹管理的關鍵期,蘋果開始進入花芽分化盛期,果實生長速度比較快,病蟲害也比較活躍。因此我們把管理的重點要放在樹上和地上。 一、土壤管理、膨大期追肥 土壤管理:堅決廢除淸耕制,推行生草制;自然生草棄除惡性雜草、深根性草,保留莖葉軟的、根系淺的草,當草長到30cm時,割倒覆于樹盤下;人工種草:推行種油菜,每年兩茬,春、秋各一次,等油菜長到一尺高,抽苔開花前一次割倒覆于樹下。 膨大期追肥:可根據果實膨大情況和果樹生長情況,選擇優(yōu)質高效水溶肥料。以高鉀為主,合理配合氮、磷和微量元素肥料。本次施肥方法為澆水后或土壤墑情好時槍施。 二、病蟲害防治。 褐斑病引起的早期落葉、桃小食心蟲、紅蜘蛛、金紋細蛾、綿蚜等。 特別注意:高溫高濕,謹防落葉、螨類。a、重點防治因褐斑病引起的早期大量落葉;b果樹秋梢,重噴藥,跌白粉,發(fā)生重,基數高的果園,還要注重冬季修剪;c紅白蜘蛛、綿蚜等重發(fā)期,金紋細蛾四代發(fā)生期。 防治方案:43%戊唑醇+2.5%功夫或45%樂斯本+三唑錫殺螨劑+葉面肥。 要想桃子長的好,膨大期的合理追肥不能少。 果實膨大期是桃樹營養(yǎng)需求量最大時期,根據果實膨大期需N、P、K、(氮、磷、鉀)肥的比例應是1:0.33~0.5:1.2 ~1.6;鈣肥絕對不能少。 要根據樹勢、產量進行合理用肥。平衡營養(yǎng)分配,利于增產優(yōu)質。 施肥不合理會造成裂果、果小、色差甚至落果。 偏施氮肥:會導致枝葉徒長、冒長,與果實生長爭奪養(yǎng)分,導致果實營養(yǎng)不足,果皮薄,抗逆性低,易裂果。 桃樹在果實膨大期果實膨大及接近成熟時,容易出現裂果現象,如果果園出現大面積裂果,排除病蟲害可以考慮是氮肥使用不當造成的。 缺氮:在嚴重缺氮時,花芽較正常株少,花少。座果少,果實小、味淡,但果實早熟,上色好。離核桃的果肉風味淡,含纖維多。果面不夠豐滿,果肉向果心緊靠。全樹矮小。 缺鈣:鈣是細胞壁的重要組成成分,對保持細胞的完整性起著重要效果。果實中的鈣大部分都在謝花后1個月內吸收,鈣又是難移動的元素。在桃樹成長后期,果實迅速膨大,鈣的含量相應下降,如不及時彌補就會呈現不同程度的鈣缺乏和缺鈣癥狀。 在果實膨大期至成熟期尤其容易缺鈣,如果樹體內鈣元素缺少和缺乏,就會誘發(fā)裂果病等多種生理病害。果實膨大期,正好時候鈣的吸收高峰期,所以不要錯過補鈣黃金期。 缺硼:桃樹缺硼可使新梢在生長過程中發(fā)生“頂枯”,也就是新梢從上往下枯死。在枯死部位的下方,會長出側梢,使大枝呈現叢枝反應。 缺硼影響坐果率,在果實上表現為發(fā)病初期,果皮細胞增厚,木栓化,果面凹凸不平,以后果肉細胞變褐、木栓化,成為畸形的“疙瘩果”。 缺硼導致分生組織(包括形成層)退化,薄壁組織、維管組織發(fā)育不良。 由于硼在樹體組織中不能貯存,也不能由老組織轉移到新生組織中去。因此,在果實生長過程中,任何時期缺硼都會導致發(fā)病。 缺鉀:桃樹缺鉀癥狀的主要特征是葉片卷曲并皺縮,有時呈鐮刀狀。晚夏以后葉片變淺綠色。嚴重缺鉀時,老葉主脈附近皺縮,葉緣或近葉緣處出現壞死,形成不規(guī)則邊緣和穿孔?;蝽斞坎话l(fā)育,出現枯梢現象。 那些缺鉀而卷曲的葉片背面,常變成紫紅色或淡紅色。新梢細短,生理落果率高,果小,花芽少或無花芽。桃對鉀的需求量高,田間輕度缺鉀時,前期不易表現癥狀,后期果實膨大需鉀量增加時才易于表現。 注意:氮素過多也會拮抗鈣、硼、鉀等元素的吸收。 缺磷:枝條細而直立,分枝較少,呈紫紅色。初期全株葉片呈深綠色。嚴重缺磷時,葉片轉青銅色或發(fā)展為棕褐色或紅褐色。新葉較窄,基部葉片出現綠色和黃綠色相間的斑紋。開花展葉時間延遲,花芽瘦弱而且少,座果率低。果實成熟期推遲,果個小,著色不鮮艷,含糖量低,品質差。桃樹生活力下降,生長遲緩。 為提高果實產量和品質,合理追肥至關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