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洗馬君。 你嘗試過孤獨的感受嗎? 有一種心情叫無助,有一種美麗叫孤獨。 但很多時候,孤獨是可怕的,它就像是一個看不見的傷口。 看不見的傷口最疼,流不出的淚水最冷。 你若懂它,它便溫柔地擁抱你,你若不懂,它便會兇狠地吞噬你。 孤獨不會摧毀人 逃避孤獨的人才會被摧毀 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只小猴子被樹枝劃傷,血流不止。 可是它沒有處理傷口,而是企圖從朋友身上尋求安慰。 每見到一只猴子,它就忍痛扒開自己的傷口訴苦,朋友們便耐心地安慰它,告訴它不同的治療方法。 它覺得心靈受到了慰藉,于是繼續(xù)給朋友們看傷口,聽取不同的建議。 最后,這只猴子因為傷口感染,不治身亡。 而孤獨便如小猴子的傷口,一不小心,便附在了身上。 俞敏洪說:
午夜時分,一個人躺在床上,四處靜謐無聲,孤獨的感覺,如爬蟲般悄悄爬上我的心頭,輾轉(zhuǎn)反側(cè),無法入眠。 有時候,在熱鬧的人群中,孤獨的感覺也會如影隨形。 不懂得處理傷口的小猴子,最后因傷口感染不治身亡。 有人說:越長大越孤獨,越來越害怕獨處。 但當(dāng)一個人內(nèi)心世界變得更加豐富以后,獨處會變成一種享受。 試著學(xué)會獨處,孤獨便會在黑夜中開出燦爛的花來。 生命中所有的燦爛 終要孤獨迎接 在社交平臺上,看到一位在美國大學(xué)擔(dān)任終身教授的老師的故事。 要在美國評教授,規(guī)則非常殘酷:5年內(nèi)必須評上教授,否則走人。 對此,他淡然的說: “你知道嗎?在評上教授之前的5年: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我每天都在實驗室工作12個小時。從未間斷,這種生活過了5年?!?/span> 有人問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您堅持了5年?您不覺得孤獨和苦悶嗎?” 他輕描淡寫說到:“是過了5年??嗖灰o。但每當(dāng)實驗室只剩我一個人的時,那種深深的孤獨感讓人難受,但是,擁抱和戰(zhàn)勝孤獨是超越自我的必然之路!” 最后,他戰(zhàn)勝了和他競選的白人副教授,被評為終生教授。 有些苦只能自己受,有些難只能自己渡。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和自己對話,為自己解憂,給自己安慰,幫自己鼓勁。 前幾天,一年一度轟轟烈烈的高考結(jié)束了。 我們都知道學(xué)習(xí)是清苦的,但是當(dāng)那場歲月過去,我們便發(fā)現(xiàn),清苦的不是學(xué)習(xí),而是那場磨人的孤寂旅途。 旁人嬉笑玩耍,我卻要堅持獨坐桌前。 這當(dāng)中考驗的不僅是我們的學(xué)識,更是抵抗孤獨的勇氣和戰(zhàn)勝孤獨的能力。 但是,只有撐過一段漫長艱辛的孤寂旅途,才能收獲精彩的人生。 抖音最近有一首大火的歌曲《關(guān)于孤獨我想說的話》,有聽友在下面評論說:
如果沒有熬過那段孤獨的旅程,最后就只能感嘆: 正因為當(dāng)初對未來做了太多的憧憬,所以對現(xiàn)在的自己尤其失望。 成長的過程必定有孤獨相隨,精彩的人生必定有寂寞相伴。 只有頑強走過那段孤寂的人生旅程,我們才能破繭成蝶,鳳凰重生。 龍應(yīng)臺說:“修行的路總是孤獨的,因為智慧必然來源于孤獨。” 生命中所有的燦爛,終要孤獨來迎接。 不懂得孤獨的人 才會被孤獨反噬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里說:“唯有孤獨永恒。” 初次看這本書,立刻就被書里面各種復(fù)雜的人物關(guān)系以及人物名弄得思緒混亂。 唯一清晰的是整個布恩迪亞家族的性格,“孤獨”是整本書與所有人物的一種基調(diào)。 為了對抗這種孤獨的畫面,家族的第一代女性烏爾蘇拉作了許多努力,但孩子們卻不可避免地走向孤獨的深淵,最后她仍無法戰(zhàn)勝這種孤獨,遺憾終死。 家族的第一人被綁在樹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人被螞蟻吃掉。 不停地想抵抗孤獨,最后仍被孤獨埋葬。 流淌了百年的歷史,最后仍被孤獨侵蝕。 馬爾克斯說:“布恩迪亞家族都不懂愛情,不通人道,就是他們孤獨和受挫的秘密”。 整個布恩迪亞家族,都是不會表達情感的人,他們有的沉默寡言,可以整日不與人說話,有的只執(zhí)著于一個目標瘋狂地表達,并不考慮到彼此的感受。 不懂得孤獨的人,才會被孤獨反噬。 “事實上,你以怎樣的態(tài)度去對待生活,生活同樣會以怎樣的態(tài)度來回報你,一個陷入孤獨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只能與貧窮、愚昧和落后為伍?!?/span> 每樣事物都有兩面性,有陽光的一面,同樣也有陰暗脆弱的一面。 一個人如果沒有孤獨、寂寞這些東西,那么就相當(dāng)于植物沒有土壤,缺少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孤獨使得一個人完善,更加有深度與厚度。 享受孤獨,享受與自己對話的每一秒鐘,為自己留一方空間,就可以在孤獨中沉淀,人生也會漸漸圓滿。 《百年孤獨》有一句話,
人生的某一段路,只能我們自己一個人走。 想要擁有精彩的人生,必定要獨自走過一段自我超越的孤寂旅程。 一個幸福晚年的秘訣不是別的,而是與孤寂簽訂一個體面的協(xié)議。 孤獨令人絕望,同時也催生希望。 孤獨,是憂愁的伴侶,也是精神活動的密友。 往后余生,愿我們能擁抱孤獨,坦然獨處。 幸福是短暫的,而孤獨永恒。孤獨從來不專屬某個人,它也深深烙印在群體中。在馬爾克斯筆下,縱跨百年的家族孤獨,被徐徐展開。 莫言說,我讀《百年孤獨》這本書的感覺是“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緊接著感覺到遺憾,我為什么早不知道小說可以這樣寫呢? 史上“最無爭議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馬爾克斯的文學(xué)巨著《百年孤獨》,迄今被譯為44+種語言,全球正版銷量超5000萬冊。 6月26日,經(jīng)過細密籌備,馬爾克斯首部中文有聲書《百年孤獨》,由著名配音演播藝術(shù)家王明軍傾情演繹,在喜馬拉雅隆重首發(fā)。 文學(xué)是奇跡,照亮永恒孤獨的黑暗宇宙!這次,讓我們換種讀法,聲臨其境地步入這個魔幻又真實的世界。 作者:蘇薇,喜馬拉雅簽約作者,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浮世三千,吾愛有三:家、書,碼字。煮字療饑,執(zhí)筆取暖,讓詩意溫潤生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