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周行書《除夕帖》,全名《自西庫過請室復逢除夕》為十首五言律詩,明崇禎十三年(1640)除夕,黃道周于北京獄中所作。清初作木刻板五片,每片23厘米見方,漳浦縣博物館藏。 黃道周(1585—1646),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號石齋,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人。明末學者、書畫家、文學家、民族英雄。與劉宗周并稱“二周”。歷任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首輔)。因抗清失敗被俘,隆武二年(1646年)壯烈殉國,隆武帝賜謚“忠烈”,追贈文明伯。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謚“忠端”。 徐霞客評他“字畫為館閣第一,文章為國朝第一,人品為海內(nèi)第一,其學問直接周、孔,為古今第一”。大清乾隆帝亦曾贊他:“不愧一代完人”。 黃道周被視為明代最有創(chuàng)造性的書法家之一。他的書法擅長楷書、行書和草書。他的行書和草書,行筆轉(zhuǎn)折剛勁有力,體勢方整,書風雄健奔放。有力量,又有姿態(tài),是黃道周行草書的主調(diào)。雖略帶習氣,但奇崛剛勁,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尤顯出其人剛直不阿的個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