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上的海洋全部干涸了,人類能頂?shù)米幔?/p> 關于人類海洋干涸的話題,劉慈欣在《夢之?!分芯桶训厍虻暮Q蠼o弄干了,地球上的冰雪藝術節(jié)引來了某個超級文明的“低溫藝術家”,將地球上所有的水包括南北冰蓋與格陵蘭島的冰統(tǒng)統(tǒng)都被低溫藝術家送入了地球近地軌道,成為了一個環(huán)繞地球軌道運行的冰環(huán)! 如何?這就是地球冰環(huán)組成的效果圖,絕美但在這無比絢爛的冰環(huán)背后卻隱藏著無情的死亡! 上文就是節(jié)選自《夢之?!?,對于地球海洋干涸之后對于環(huán)境的描述!盡管有一些藝術描寫的成分在內,但如果海洋全都干涸了之后,真正的結果并不會比上述文字描繪的環(huán)境好多少,因為海洋不僅僅是液態(tài)水那么簡單,它在地球上被賦予了承載生命的職責! 一、海洋干涸了,僅僅是干涸嗎? 其實干涸的方式是多種的,比如像低溫藝術家將海洋中的水全都凍成了冰被送往了近地軌道,這種情況還算比較好的!因為地球僅僅只是沒有了水!而如果這些水都蒸發(fā)在大氣層內的話,那么地球的未來的環(huán)境將會更加惡劣! 造成地球溫室效應的常見溫室氣體是氟利昂,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氣等,而在這些其他中,水蒸氣造成的溫室效應占了60-70%,二氧化碳則占26%,剩下的則是其他......而這僅僅是水汽循環(huán)中的部分水蒸氣而已,假如海洋中的水全都進入了大氣層的話,您可以想象一下,金星表面的450度高溫地球可能達不到,60-80度,甚至100度都是有可能的,請問在這個條件下,如何還有人類生存的條件? 二、海洋干涸了,還有河流嗎? 這個問題挺好玩,很多朋友會認為,海洋干涸了其實也沒事,因為還有那么多河流與湖泊,人類不是照樣可生存么?其實河流與湖泊的形成需要水汽循環(huán)支撐,因為河流與湖泊只是海洋中的水蒸發(fā)到大氣層中,然后在陸地上凝結成水滴或者雪花落下,融化的雪水或者雨水匯集成江河湖海!假如沒有了海洋,那么水汽從哪里來?大氣中將會無比干燥,湖泊中的水將會快速蒸發(fā),最終的結果就是河流與湖泊也會干涸! 水汽循環(huán)示意圖 三、海洋干涸了,還有糧食來源嗎? 當然干旱絕對會造成糧食減產甚至絕收,即使是地下水也仍然只能保持小規(guī)模農業(yè)種植,也許可能要能保持水汽的大棚種植才能鎖住水汽像大氣層外泄,畢竟地下水也是用一點少一點了!另外海洋是人類重要蛋白質的來源,如果沒有了大海,相當于人類少了一個巨大的營養(yǎng)庫存,那么未來的日子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沒有海洋,這些美食都不再有,但更深層次的結果是幾乎所有的食物來源都會受到影響,因為干旱了! 四、海洋干涸了,還有氧氣嗎? 盡管全球氧氣大部分都來自于海洋中的藻類,但也許這個結果是最不明顯的,因為在這個極度干旱的狀態(tài)下,人類數(shù)量將會大幅減少,工業(yè)農業(yè)規(guī)模將會大幅縮減,因此耗氧量將會明顯下降,而地球大氣中的氧含量為21%,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shù)字,因此即使是消耗“庫存”也可以支撐很久很久!但最終氧氣尚未消耗到極限水平,但二氧化碳含量將首先會要了幸存人類的命!
但有一個過程不得不提醒一下,由于干旱會導致全球樹木枯萎,而這些原本地球的綠肺將會隨時成為大量耗氧的火災隱患點,但墨菲定律就是你越不希望它發(fā)生,那么它一定就會發(fā)生!所以全球性大火將會提前將氧氣消耗,并且會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上升速度加快!所以一旦全球性干旱發(fā)生,那么留給人類的時間就不多了! 這些猶如油畫配色盤中的油彩就是海洋中的藻類,地球上90%的氧氣都由藻類產生!所以沒有了海洋,人類連呼吸都不通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