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了【我的童年趣事】有獎征文活動
弄魚 文/南山喬松 1, 驕陽似火的盛夏,水會帶給你天然的涼意與愜意。 一個小朋友赤著腳在淺水區(qū)里躡手躡腳地靠近一顆水下的大石頭,一雙小手從石頭兩邊慢慢包抄到石頭底下。慢慢,慢慢,包抄到位了,雙手合攏。 “我終于摸著魚了!”一聲快樂的叫聲突然響起。 旋即他用一支早已準備好的河岸折來的柔韌的藤枝從魚的鰓部穿進去,從魚嘴里穿出來。魚被串好掛在藤枝上(見下圖)蹦跶踏了幾下就老實了。 一股成就感從小朋友的胸中升起。 再接再厲。小朋友的小眼睛認真觀察著水里魚的動向。只見又一條魚吃不住熱,悄悄游進了又一顆更大的石頭底下躲陰。 哼哼,就是它!搞掂它! 小朋友的一雙小手如法炮制,慢慢從石頭兩邊包抄,到位了迅速合攏。噗的一聲,剛才那條小魚跳開逃走了。 小朋友頗感失望之際,突然,合攏的雙手接觸到滑溜溜的比剛剛那條小魚更大一點的東西。一條比剛才那條小魚更大的魚! 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真是意外之喜! 一定要抓住它,但是魚全身滑溜溜的不好抓,只能雙手繼續(xù)死死用勁。突然,右手中指一陣刺痛傳來,嚇得小朋友啊一聲叫起來,隨即手一松。獵物瞬間游走了。 是條黃牙頭!小朋友的手被它魚鰭上的刺刺中了。抽回手一看,右手中指上有個血印,一時很吃痛。 小朋友趕緊朝小傷口吹氣,好像這能減少疼痛。黃牙頭刺有毒,然后忙著給小傷口擠血。擠出兩滴血后,小朋友左手握住右手使勁抖,隨之身體也抖動起來,好像這也能減少疼痛。 過了好一會,疼痛感才慢慢消失。 不錯,這就是摸魚! 2, 童年有很多樂趣。對于水鄉(xiāng)的我們來說,摸魚就是一種童趣。 我的家鄉(xiāng)在山清水秀的婺源,我們沙城李村前有兩條河。一條是天然的大河(下文簡稱大河)見下圖。有多大?反正讓你任意挑塊最好的石子,你也無法把石子從河這邊扔到河那邊。一般人最多扔河寬的三分之二。 另一條是當年農(nóng)業(yè)學大寨時挖的人工渠道(下文簡稱河道),水深流急,用來發(fā)電,見下圖。 當然,摸魚不可能在深水的河道,而是在深深淺淺河床復雜多變的大河。大河寬而復雜,河里魚也多而雜。 摸魚是徒手抓魚,所以有兩種常見的魚不好抓,即黃牙頭和桂魚。黃牙頭每個魚鰭上都有一根刺;而桂魚背鰭上有一排呈鋸齒狀的刺,所以我們當?shù)亟兴?strong>鋸魚。肉手碰到魚的毒刺,肯定人吃虧。 盛夏,魚在常常躲在石頭底下涼快,同時也是為了自身的安全。因此就有了摸魚。 摸魚是講究訣竅的。要善于觀察魚的游向;雙手包抄到位之前要慢,以免驚走了魚;包抄到位后動作要快。小時候經(jīng)??匆姶笪?/span>2-3歲的林場的高建飛常常摸了一串串的魚,見下圖7,他是摸魚高手。 摸魚肯定是在淺水區(qū),那么深水區(qū)的魚怎么弄呢? 3, 小時候我很少摸魚,不僅僅是因為摸魚只能在淺水區(qū)從而收獲有限,主要是因為父親是網(wǎng)魚高手。因此我通常網(wǎng)魚。 我家里有四多。一是秤多,這是因為父親有個在秋口農(nóng)機廠上班的浙江朋友應加求,她有個兒子專注訂秤20年,經(jīng)常來我家,因此近水樓臺我家有大大小小很多秤。有興趣的可閱讀我號文章「異鄉(xiāng)人」。 二是弓多,非弓箭那種弓,是逮野獸的1-2米的大竹弓。三是竹籠竹簍多,這是逮泥鰍鱔魚用的。四是漁網(wǎng)多,因為父親喜歡網(wǎng)魚。 其實,我家里什么都多,除了上面四樣,還有竹籃多,谷籮多,挑箕多,鐮刀多,斧頭多,鋤多,鋸多,草藥多…因為在以前的生產(chǎn)隊時代,父親力氣不足工分少,于是他就把聰明才智發(fā)揮到上山張弓打野獸,下田裝泥鰍鱔魚,下河弄魚蝦鱉上面。 因此從小到大,我經(jīng)歷了父親弄魚的整個歷史。 4, 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就看見父親晚上帶著燈火,挑著弄魚的家伙什---魚桶,魚桶的一頭是小魚船,一頭是里面裝著各種漁網(wǎng)(見下圖),下河去了。 晚上是多晚?通常是大家都睡覺進入了夢鄉(xiāng),父親才開始忙活。因為漁網(wǎng)下早了怕被居心叵測的人給偷偷收走了。那時漁網(wǎng)也是一個家庭的重要物質。 帶的是什么燈火?最早是汽燈(見下圖),這種燈點起來很麻煩。后來出現(xiàn)了頭燈,就方便多了。 挑著什么樣的小漁船?實物已經(jīng)不在了,類似下圖那樣的,但比它小點,形狀兩頭尖中間鼓呈橢圓形像橄欖球,我們當?shù)匾卜Q為魚桶。此魚桶非彼魚桶。 看著漁民駕輕就熟,其實這種魚桶非常不容易掌握平衡,稍不注意就翻。我小時候曾經(jīng)試過好多次,均以翻了為結局。至今尚不能像父親那樣坐在里面優(yōu)哉游哉。 第二天一早,父親總是趁大家還沒有起床就收網(wǎng),又是怕別人偷收漁網(wǎng)。每當我起床時,父親解魚(把魚從漁網(wǎng)上解下來,見下圖)都已經(jīng)解了一大半了。 我很小很小的時候,河里魚真多,網(wǎng)上滿滿的都是魚和螃蟹,甚至有鱉。每次魚解下來都有2-3臉盆那么多。 5, 魚多并沒有帶來喜悅反而挺發(fā)愁的。 發(fā)愁?你一定說有沒有搞錯啊,魚蝦蟹鱉都是野生的,絕對原生態(tài),營養(yǎng)價值高,這么好的東西可以去賣嘛,保證一搶光。 于是就自己吃。但是問題又來了,家里嚴重缺油,魚弄出來不好吃,只能燉湯。于是全家人吃那白淡淡的魚湯,吃到最后見了就吐。弄得我現(xiàn)在都不喜歡吃魚。 吃不了就曬干魚,好主意!但是因為有2-3臉盆魚,剖魚(挖魚內(nèi)臟)太耗時間了,并且令人腰酸背痛。問題是每天還要去生產(chǎn)隊里上工掙公分,那重體力活多。兩項疊加,弄得母親牢騷滿腹。 魚無法買賣,自己吃沒油,曬干魚又那么耗時,那么多魚怎么辦?送人吧。連送人都有問題,人家不要!他們都說燒魚耗油(大家都缺油)還耗柴火。最后好說歹說才把魚送出去。 小螃蟹只有煎著才好吃,因為缺油沒人要,最后只能作為豬食。野生的鱉因為煮熟它耗時耗柴而最不受歡迎,最后沒辦法,父親只能放在水缸里了。 現(xiàn)在想想,是不是很可惜?!再也沒有那么好的美味了。 6, 吃魚很費勁。弄魚更辛苦,每天晚出晚歸,早出早歸,一天睡不了幾個鐘頭覺。還有,解魚和修網(wǎng)同樣耗時。不是強烈的興趣與愛好,根本堅持不下來。 解魚的同時要把被魚掙扎得亂糟糟的漁網(wǎng)理順,這是一個需要耐心和細致的工作。我讀書時雖然頑皮但是該耐心細致時還是蠻能熬的,估計與我經(jīng)常解魚有關。 開始出于好奇,我經(jīng)常擺弄漁網(wǎng),后來父親試著讓我?guī)兔怍~。就這么,在父親的熏陶和指導示范下,我開始了弄魚的前期工作-整理漁網(wǎng)和后期工作-解魚,以及在母親指導下的后勤工作-剖魚、曬魚、送魚。并一發(fā)就不可收拾。 還要修理漁網(wǎng),常??匆姼赣H像女人做針線活一樣在漁網(wǎng)上穿針引線。修網(wǎng)對于幼小的我來說太難學,我經(jīng)等我長大了父親又希望我多讀書而不是去跟他學弄魚。故修網(wǎng)我是不會的。 隨著我慢慢長大了一點,父親終于帶我下河去網(wǎng)魚了,心情是緊張而興奮的。 人都有一些自以為是的思維定勢,比如大家往往認為魚是順流而游的。實質上恰恰相反,魚都是逆流而游的!這是我跟隨父親網(wǎng)魚學到的第一個大經(jīng)驗。人們通常都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覺得還不如說人應該學習魚逆流而上的精神。 然后,魚是可以被趕的。有幾次,我見父親在上下方撒下網(wǎng),這叫布下天羅地網(wǎng),然后快速在中間投大石頭,魚受到驚嚇后四處散開而無處可逃,如甕中捉鱉般。收網(wǎng),齊活! 至于看魚群這個本事,當時我很小學不會。 但是我很快就見到了這個壯觀的場面。 7, 那次,父親走著走著突然跑起來,急匆匆在一個急水灘頭快速撒下兩張漁網(wǎng)。 第二張漁網(wǎng)還沒有撒好時,第一張漁網(wǎng)上噼里啪啦全是魚被網(wǎng)住后的掙扎聲??粗敲纯炀W(wǎng)上滿是大魚,它們拼命掙扎,噼里啪啦聲音如此大。我一下驚呆了! 父親趕忙招呼我下水,讓我每只手抓緊一條魚不要放。我一看這么多魚,于是想多抓幾條,結果是狗熊掰棒子,抓一丟一,最后還是一手一條。魚更滑,加上手小,還逃了一條,最后雙手只抓住一條魚。還不如從一開始就抓住兩條魚不放。 而父親的動作是:迅速解下一條,到岸上使勁摔打后,又來迅速解一條,再狠狠摔打…再循環(huán)往復。想不到經(jīng)過摔打的魚居然還蹦回河里逃走了。這個魚真厲害! 還有更厲害的魚!第一張網(wǎng)上的魚噼里啪啦地蹦,居然把第一張網(wǎng)弄得到處是窟窿,然后后來的魚順利通過窟窿。然后第二張網(wǎng)又是噼里啪啦地蹦,居然又把第二張網(wǎng)弄得到處是窟窿,大部分魚瞬間逃得無影無蹤。 魚群沖破這兩道封鎖線只是一瞬間。 最厲害的是魚群中一條最大的魚,直接躍過這兩張網(wǎng),然后重重地砸下來,濺起一個大水花。就像我后來在動物園里看到的海豚表演的跳水。令我滿臉驚訝! 我們最后只弄到區(qū)區(qū)7-8條魚,然后是兩張滿是窟窿的漁網(wǎng)。 我第一次見到魚的求生欲望如此強烈,而魚群竟也可以通力合作,共贏。這絕對是震撼級表現(xiàn)!實在令人嘆服。至今印象深刻。 這次應該是父親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50-60條大魚的魚群。后來我再也沒有見過這樣的大魚群。 至于經(jīng)驗教訓,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時應該及時收網(wǎng)。魚離開了水就沒勁蹦了,這樣應該網(wǎng)魚最大化。但當時我太小不懂。父親也沒有這樣做,或許他在想,都說一網(wǎng)打盡,我已經(jīng)準備了兩張網(wǎng),那應該萬無一失了吧。 父親失算了,他怎么也沒有想到魚會有如此出人意料的表現(xiàn),竟然拼了命頑抗到底。 8, 父親經(jīng)常在哪些地方下網(wǎng),下網(wǎng)的方式,我都一一記在心中,為了將來自己來網(wǎng)魚。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盛夏的勞作是很辛苦的。慢慢又長大一些的我想方設法躲避這勞作,而心中早已躍躍欲試按捺不住要下河去一試身手。 父母怕小孩去河里危險,于是我趁機找個了伴-董旺根,我出漁網(wǎng),魚分他一半。成交!然后在母親千叮萬囑中我們終于下河網(wǎng)魚了。心情如出籠的小鳥。 我們兩人通常沿著大河那邊往下網(wǎng)魚,從那邊洲開始,一路經(jīng)鳥子石,一直到上河急水灘。 輪到自己網(wǎng)魚時,我發(fā)現(xiàn)結果并沒有預期中好,收獲比父親差遠了。多年積累的經(jīng)驗不是一朝一夕學會的,姜還是老的辣! 當然,雖然收獲沒有父親多,但網(wǎng)魚總比摸魚收獲好。 再長大的我就壯著膽子一個人下河網(wǎng)魚了。 網(wǎng)魚我一直保持了好多年,沒事就去河里過過癮。 9, 除了主流的網(wǎng)魚,父親還放鉤。 放鉤不是專業(yè)弄魚人一般不清楚,就是用個木盆,四周弄上泥,曬得8成干,然后把100-200個魚鉤穿上蚯蚓掛在木盆四周,再曬干,最后埋在水中,規(guī)模化釣魚。收獲還可以。 我見過村里另一個弄魚高手用扳罾zēng(又叫扳繒,見下圖)弄過魚。動作簡單,放下,拿起就可以了。這種方式一般是在洪水期,在河邊洄流處守株待兔。非主流弄魚方式。 還有鸕鶿抓魚(見下圖)。我見過一次。村里有人借了4個鸕鶿來河里抓魚。鸕鶿脖子上系根繩子,系得松與緊決定著魚的大小。怎么說呢? 鸕鶿每每抓到魚,第一時間是想自己獨吞。因為繩子勒著脖頸,能夠通過的小魚就被吞吃了,吞不下的大魚鸕鶿咬著不放。這時,主人用棍子把鸕鶿的頭往下按,并呵斥道”吐出來”,鸕鶿不得已才乖乖地吐出大魚。 還有炸魚,見下圖。這是成年人勇敢者的游戲,具有危險性。關于炸魚可以閱讀本號文章「驚險刺激的炸魚」。 還有電魚,見下圖。電魚用的是功率有限的蓄電池,深水無效,只能在田溝,小溪,大河的小支流等地方電魚。當年鶴溪中學有位老師用220v交流電還是高壓電在一個下雨天去電魚,結果可想而知,不幸犧牲。 10, 我網(wǎng)魚越來越熟練了,但是河里的魚越來越少了。 是因為人們?yōu)榱私?jīng)濟利益毀滅了河里的魚。 我曾經(jīng)看到很多文章抨擊炸魚和電魚。當然,炸魚很危險,電魚是滅門,兩者都應該禁止。但是但從漁業(yè)保護來說,這兩樣造成的后果有限,見上文。 而真正對河里的魚產(chǎn)生毀滅性打擊的是下面三樣: 首當其沖的是化學污染。例子舉不勝舉?;瘜W品排放到河里不但魚死光光,河邊寸草不生,還污染水源和空氣,對人的健康與生命產(chǎn)生巨大危害。 君不見,很多河湖都已經(jīng)臭不可聞,尤其是在北方。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本來北方河湖就是死水一潭,再經(jīng)化學品排放。 其二是淘金挖沙。以前是淘砂金,現(xiàn)在是搞基建挖沙,把河床挖得一塌糊涂,見下圖。 其三是毒魚。這里的毒魚不是大家說的用樂果/敵敵畏/毒鼠強/滅草靈/枯草劑等毒藥毒魚,這多半是報復,這樣的魚不能吃。我們說的是另一種毒魚。此毒魚非彼毒魚。 南方山上有一種樹根,挖來壓榨沖洗而成泡沫液,類似洗浴泡泡。倒入河中,所到之處瞬間魚翻白(魚死就翻身,露出白白的肚皮),見下圖。這是滅門慘禍。 只有很大的魚可以逃過一劫,小魚苗尤其遭殃,決不能幸免于難。這種樹根泡泡液只對魚有毒,對人沒毒,所以這樣的魚人們照吃不誤。 聰明的人們啊,阿彌陀佛! 11,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婺源多山水多且好,但是我們沙城李村周圍都是小小矮矮的丘陵,方圓5-6里沒有什么山,山靠不住了。 只能靠水。好在我們村前有兩條河,因此我們從小就與這兩條河打交道。但是,與河打交道是有(生命)危險的。 當我從母親嘴里知道,父親不會游泳。那一刻,我吃驚不小!父親弄魚通常夜里下網(wǎng),天不亮就收網(wǎng),他還要坐著那個容易翻的魚桶在深水里來來去去,此時旁邊沒有人,萬一有什么事…多么危險! 每當早上,天剛蒙蒙亮,父親單薄瘦弱的身軀穿過濃濃的大霧而來,我心里是說不出的滋味! <文中圖片來自網(wǎng)絡,版權屬于原著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