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很多做生意的朋友,問起我法國瑪歌紅酒的情況。 因為他們現(xiàn)在經(jīng)常在一些高端宴請場合,喝到瑪歌紅酒 。 瑪歌紅酒 Chateau Margaux,跟法國拉菲紅酒一樣,同屬于波爾多五大名酒。 只是以前拉菲紅酒的名氣太大,把瑪歌紅酒的風頭給“壓住”了。 不過,這些年高端商務宴請上,更多出現(xiàn)的是瑪歌紅酒,而不是拉菲紅酒。 你問,為什么? 我一房地產(chǎn)商朋友一句話道出真相,“拉菲價格太貴了!” 確實是這樣。 拉菲紅酒的價格漲得太離譜,短短兩三年,價格漲了一倍多,比房價上漲還夸張。 于是,大家招待時,紛紛改喝瑪歌紅酒,同樣的檔次級別,價格只有法國拉菲的三分之二。 還有,我覺得瑪歌紅酒身上,還少了很多拉菲紅酒的“暴發(fā)戶”味道。 低調(diào)、內(nèi)斂,但不失奢華。 這讓瑪歌紅酒,成為目前高端商務宴請上的“新寵”! 1瑪歌紅酒,酒標上的“城堡”粗看瑪歌紅酒的酒標,比較普通。 跟其他法國波爾多紅酒一樣,都有一個城堡建筑物,“放”在酒標的最中心。 不過,我有次跟一個建筑師朋友吃飯。 她看了看瑪歌紅酒的酒瓶,指著酒標上的“城堡”,驚奇地跟我說, “鄭小塔,這個城堡用是帕拉第奧式風格,在法國這種風格的建筑物已經(jīng)不多見了?!?/span> 她這一說,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酒標上的這個建筑物,叫瑪歌城堡。 它是瑪歌酒莊的主體建筑物,也是它的標志。 瑪歌城堡始建于1812年,由當時法國最紅的建筑師路易·庫姆斯 Louis Combes設計。 波爾多人喜歡叫它為“梅多克的凡爾賽宮”。 這個地位夠崇高吧,凡爾賽宮,以前可是法國皇帝的王宮呀。 這還不算,在1946年,它被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chǎn),因為瑪歌城堡是法國現(xiàn)存僅有的帕拉第奧式風格建筑物。 “這種建筑風格,強調(diào)的是嚴格的對稱”,建筑師朋友還跟我這樣解釋。 它意味著秩序、和諧與平衡。 你看“前臉”四根門柱高聳,支撐著三角形門飾,象征著羅馬鼎盛時期的高貴與莊嚴。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過去,瑪歌城堡都會讓人感受到,一股愉悅強烈的美感。 所以說,瑪歌紅酒“低調(diào),但有內(nèi)涵”,連寸片大的酒標,都有“來頭十足”的故事。 2瑪歌紅酒,古堡、紅亭國內(nèi)商務宴請上,常見的瑪歌紅酒有兩種,瑪歌古堡、瑪歌紅亭。 下面,鄭小塔我來一一講述。 瑪歌古堡干紅葡萄酒 Chateau Margaux這是瑪歌酒莊的正牌,俗稱大瑪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瑪歌紅酒”。 如同寶馬7系、奔馳S級,瑪歌古堡是瑪歌酒莊的頂配。 每年,酒莊會在采收葡萄中,精挑細選出最優(yōu)質(zhì)的30%,作為它的釀酒原料。 瑪歌古堡市場價在一萬以上,老年份的瑪歌紅酒,價格更貴。 高價的背后,是瑪歌酒莊采用所有最好資源,傾盡全力打造的結(jié)果。 瑪歌紅亭干紅葡萄酒 Pavillon Rouge如果你覺得瑪歌古堡太貴,又想領略名酒風采,不妨可以試試瑪歌酒莊的副牌,瑪歌紅亭。 我們中國人又喜歡叫它,小瑪歌,市場價在四五千元。 瑪歌紅亭,出現(xiàn)在1908年。 瑪歌酒莊的釀酒師,會把瑪歌古堡(大瑪歌)挑剩的葡萄,或是壓榨過一次的,又或者是年輕、未到一定藤齡的葡萄,釀成瑪歌紅亭(小瑪歌)。 雖然,瑪歌紅亭在原料方面不及瑪歌古堡,但所用的,是跟瑪歌古堡同樣的釀酒工藝和設備。 再加上豪門背景,瑪歌紅亭的品質(zhì),能夠輕松PK掉,很多波爾多三級莊、四級莊的正牌紅酒。 3瑪歌紅酒,柔美味兒一瓶典型的瑪歌紅酒,通常會由以下比例的葡萄品種組成, 75%的赤霞珠,20%的梅洛,還有余下的小味兒多和品麗珠。 不過,這個比例并不是固定的,會隨著每年葡萄的品質(zhì)和收成,有所改變。 鄭小塔我是品酒師課程的老師,在課堂上我跟學員們,對比品鑒過波爾多五大名酒的區(qū)別。 瑪歌紅酒讓我感受到,是與拉菲紅酒截然不同的風味。 怎么說呢? 有一股女性般的柔美味兒! 黑色水果般的濃郁氣息,帶有女性所特有的包容感。
伴隨著的,還有香草、咖啡、烤面包這些橡木桶味道。 如果是老年份的瑪歌紅酒,更多的是,如絲如縷的煙草、皮革氣味,在你鼻尖前漫步。 (關(guān)于紅酒聞香,詳見《怎么在飯局上,簡單又專業(yè)地描述“紅酒香氣”?》 酒液在口中,是巧克力般的流質(zhì)感,細致順滑,好似女性柔軟的腰肢,婀娜又富有彈性。 不多時,醇香密布于牙關(guān)口角,即使咽下喉嚨,也有余香裊繞許久。 飯局上,很多朋友喜歡拿紅酒的“單寧”說事。 如果說,拉菲、木桐、拉圖紅酒,單寧蘊含的爆發(fā)力,能瞬間在你口腔中迸發(fā)。 那么,瑪歌紅酒反倒是,潤物細無聲,不知不覺中,單寧爬上了你的舌尖齒間,向你搖旗吶喊了,你才有絲毫感知。 這些在我看來,是兩種不同的飲酒感受。 4瑪歌紅酒,風味根源看到這里,我想你會有一個疑問, “鄭小塔,你講得不對,前面你說,瑪歌紅酒是大比例赤霞珠釀成的,后面你又說它的味道,是最柔順的?!?/span> “誰都知道,赤霞珠成分越多的紅酒,越‘強勁剛硬’,單寧越‘雄壯有力’,你這都講反了!” 是嗎? 是我講錯了嗎? 我們先來探尋,瑪歌紅酒這股風味的來源吧! 瑪歌酒莊所在的瑪歌村,擁有整個梅多克礫石最多的土壤。 (梅多克是波爾多的一個地區(qū)名字,相當于杭州是浙江的一個地區(qū),波爾多最有名的紅酒,包括拉菲、瑪歌,都出自梅多克產(chǎn)區(qū)) 礫石土壤,最適合赤霞珠葡萄生長,又有良好的儲熱作用,能讓赤霞珠加快成熟。 所以,在整個梅多克,瑪歌村的赤霞珠葡萄,是最快成熟的。 同時,瑪歌村的赤霞珠,能夠達到完全成熟,這樣釀出的紅酒,單寧更柔順,酒體更飽滿。 瑪歌紅酒的精致細膩,我想一半就是這么來的。 用瑪歌酒莊釀酒師的話來說,“酒的性格,是來自于土壤,而不是葡萄品種?!?/span> 其實,關(guān)于這個問題,我也問過我的葡萄酒老師,他在攻讀世界葡萄酒大師學位。 他說,“鄭小塔,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釀造工藝啊,是酒莊想釀出這種風格嘛!” 后來,我一想,也對哦! 瑪歌酒莊現(xiàn)在的掌舵人科琳娜 Corinne,就是位女性,(如下圖左邊,右邊是她父親,老莊主)。 科琳娜從1980年因父親突然去世,接手瑪歌酒莊,到如今,已有38個年頭。 這個女人味十足的女莊主,把本已頹敗不堪的瑪歌酒莊,重新帶回波爾多頂級酒莊的序列,重塑瑪歌紅酒當年的輝煌。 那么,在她的掌控下,瑪歌紅酒散發(fā)出一股柔美味道,也再正常不過。 哪怕是“剛強雄勁”的赤霞珠! 5瑪歌紅酒,葡萄園以前是種大麥的?歷史上的瑪歌酒莊,就像王羲之的書法字帖,輾轉(zhuǎn)過多個富人貴族之手。 每個人擁有的時間也不長,其中的一個擁有者,還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被送上了斷頭臺。 瑪歌紅酒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400年。 那時的波爾多,還沒在荷蘭人幫助下,排干沼澤地的水,東一塊干地,西一塊泥洼。 你還會吃驚的是,一直到了1500年代,現(xiàn)在瑪歌所擁有的這片葡萄園,才大部分種上葡萄,以前種的竟然是大麥谷物! 如果,你有機會去波爾多,會看到當?shù)刈詈玫木魄f,都是在高地土丘上,瑪歌酒莊也是如此。 在波爾多,酒農(nóng)們會為土壤積水而苦惱,土壤的排水性強,就意味著紅酒質(zhì)量高。 而瑪歌葡萄園的山坡地形,加上礫石土壤,恰當好處的水分供給,成了瑪歌紅酒頂級品質(zhì)的關(guān)鍵。 瑪歌酒莊,也是一系列釀酒技術(shù)的革新者。 18世紀,在釀酒師貝隆Berlon的帶領下,瑪歌是波爾多第一個,將紅、白葡萄分開釀造的酒莊。 而且,貝隆也是第一個提出,早上不應該采收葡萄,因為早晨葡萄上的露水,會影響酒液的顏色和味道。 這些做法,在當時的波爾多引起轟動,催生了現(xiàn)代釀酒技術(shù)的出現(xiàn)。 6瑪歌紅酒,女性的名字在法國,瑪歌紅酒的名字“Margaux”,還常常用來作為女性的名字。 我在法國波爾多的時候,聽到過很多波爾多人,喜歡把自己女兒的名字,命名為“瑪歌”。 “瑪歌”姑娘常常給人的印象是,精致、溫柔、女人味足,但骨子里透露著一股干練勁兒。 我想,這也是瑪歌紅酒的“性格特征”吧! 當大家在高端商務招待中,厭倦了拉菲紅酒的“咄咄逼人”,再喝喝瑪歌紅酒的“柔軟溫婉”,能感覺到不少新奇味道。 (關(guān)于法國拉菲紅酒,可以看這篇《法國拉菲紅酒,為什么中國人都愛它?》) 不過,更多的還是,“性價比”味兒吧! 同樣是波爾多名酒,兩瓶拉菲紅酒的錢,能喝到三瓶瑪歌紅酒。 無論誰請客做東,都會選瑪歌紅酒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