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了高山隧道。忽然,天空變的開闊了,那海天一色的藍(lán)展現(xiàn)在我的面前。“賽里木湖、賽里木湖!”大家高興地歡呼了起來。這次天山之行的最后一站,終于見到了思念很久的“凈?!绷?。 賽里木湖,蒙語意為“山脊梁上的湖”。位于新疆博爾塔拉州博樂市境內(nèi)天山山脈的西段,準(zhǔn)噶爾盆地西南端。湖面海拔2071米,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25公里,面積453平方公里,蓄水量達(dá)210億立方米,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達(dá)12米。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風(fēng)光秀麗的高山湖泊,又是大西洋暖濕氣流最后眷顧的地方,因此,人們稱她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至于為什么叫“眼淚”,還沒有權(quán)威的說法。我想,是否西方的圣母把女兒嫁給了東方的天山而流下的一顆不舍的淚珠? 據(jù)介紹,春夏之間的賽里木湖百花盛開,鳥語花香。雪山環(huán)繞下的湖泊,各類鳥兒在飛翔。廣闊的草原,冰藍(lán)的湖水,清涼的空氣,帶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秋冬之交,湖水變幻著迷人的色彩,陣陣山風(fēng)吹來,蕩起層層漣漪,波光閃爍著耀眼的金光,一直到那水天相連的盡頭。隨著冬季的來臨,四周的群山將漸漸的披上銀裝,直至冰天雪地、一派寂靜。你肯定會驚訝,老天爺怎么如此慷慨,把這山、這湖、這草地,鑲嵌在這美麗的盤地之中,讓我們享受這天地之精華? 我在湖畔慢慢地漫步,感受著賽里木湖的靈氣。朋友問,明明是高山湖泊,為什么又叫海?我想,身處內(nèi)陸的蒙古族人,原先沒有見過海,所以較大的湖泊就稱為海了吧。怪不得清代的林則徐在新疆任職時(shí),在他的《荷戈紀(jì)程》中也曾提到,賽里木湖四面環(huán)山,諸山水匯巨澤,俗稱“海子”。 那么,這“海子”是怎么形成的呢?當(dāng)?shù)孛耖g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是一片水草豐茂鮮花盛開的草原。草原上有一位勤勞善良美麗動人的牧羊姑娘切旦。她和英俊的牧馬青年斯得克朝夕相處,在共同的勞動中建立起純潔的愛情。一天,外出游獵的魔王來到這里,看到了在此放牧的切旦,就想把她霸為己有。切旦在魔王與他惡徒的追趕下,逃到草原中間的一口古井旁。這時(shí),魔王包圍了切旦,并向她伸出了魔掌。切旦無路可逃,只得跳進(jìn)了古井。年輕的斯得克聽到消息趕來時(shí),切旦巳投井自盡,斯得克悲痛不已殺進(jìn)魔王包圍圈,也投入了古井。這時(shí),古井突然噴出一股沖天的水柱,很快匯成滾滾洪流,迅速淹沒了驚慌逃竄的魔王和他的手下,遼闊的草原從此變成浩蕩的大湖…… 賽里木湖,到底是“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還是切旦和斯得克的投井時(shí)的悲慘淚涌?我還未從這動人的故事中醒來,又被湖四周優(yōu)良牧場所陶醉。 這時(shí),遼闊的草原一派蒼茫。那蒙古包已炊煙裊裊,飄逸的酥油茶香揮灑在四周的空氣中;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悠閑地享受著秋天最后的美餐;奔馳的駿馬,一聲嘶叫,混合著哈薩克族姑娘那叮叮鐺鐺的銀鈴聲,構(gòu)成了天山山脈一幅動人的牧場風(fēng)景畫。 我望著煙波浩渺的賽里木湖,記起了清代中期的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祁韻士在伊犁流放期間寫下了《賽里木湖》這首詩:“澄波不解產(chǎn)魚蝦,飲馬何曾問水涯。碧草青松看倒影,蔚藍(lán)天遠(yuǎn)有人家。” 賽里木湖,你這個(gè)“海子”哎,怎么會瞧你一眼,就被迷住了不能自拔。就想躺在這黃黃的草甸上,在一抹金色的夕陽下,深情地望著你…… 旅途上的故事,請告訴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