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送餐過程中是否被打開過?餐食有沒有被“偷梁換柱”?出了問題誰負責? 記者獲悉,自6月18日起,湛河區(qū)全面啟動網絡外賣“封簽送達”行動。所謂“封簽送達”,即商戶出餐后用統(tǒng)一的封簽對餐品進行“封口”,確保從騎手取餐到送達用戶手中這個過程,封簽無拆封無損壞,杜絕配送過程食品污染,確保餐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安全。如封簽出現問題或者根本就沒有封簽,市民可向外賣公司或者市場監(jiān)管部門投訴。 “封簽送達”是消費者和商家中間的一道保護屏障。實施“封簽送達”,不僅能夠避免配送期間餐品受到污染,還能傳遞出一種食品安全信念,增強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又一項喚醒和激發(fā)食品安全正能量的舉措落地! 眼下正是夏季,食品安全進入風險高發(fā)期。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和食品質量關系著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和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是重大的民生問題,需要常抓不懈。尤其是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的飲食習慣發(fā)生了巨大改變,網絡訂餐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而與此同時,食品安全問題也頻繁見諸報端,引發(fā)社會更多的關注和重視。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每天一日三餐都要吃喝。吃得是否安全則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真的害怕哪一天吃上不安全的食品而影響到身心健康,甚至危及到生命。所以,食品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須緊抓不放,讓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筆者以為保證食品安全,關鍵是要做到“三者”共同把關,確?!俺缘谩卑踩?/span> 生產者保質保量。從源頭上把關控制,保證食品的質量,不生產不合格、不安全的食品,不讓其進入市場和流通渠道,那就把住了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所以,作為生產食品的廠家、廠商一定要講究職業(yè)道德操守,從生產原料、生產流程、產品檢驗上嚴格把關,保證出廠的食品質量過關,安全合格,從而讓消費者放心食用,獲得美食的口福和享受,不至于為食品安全不安全而提心吊膽。 監(jiān)管者主動作為。食品最終是要進入市場和流通環(huán)節(jié)的,保證食品的安全是市場監(jiān)管者、外賣者首要責任,所以,監(jiān)管者、外賣者應該認真履責,主動作為,加強對食品的監(jiān)管,防止不安全的食品進入流通,影響消費者的利益。湛河區(qū)全面啟動網絡外賣“封簽送達”行動,就是主動作為、加強監(jiān)管的一種表現。通過“封簽送達”,讓外賣者放心配送,讓消費者放心購買、食用,確保食品“最后一公里”的安全,的確是一個管用的辦法,有效的舉措,值得為之點贊,值得學習推廣。 消費者謹慎小心。食品合格安全與否,最后都需要通過消費者食用后作出評判。吃上可口安全的食品自然是皆大歡喜,下次還買,吃上不安全的食品就會后悔莫及,怨聲載道。所以,消費者是選擇和食用食品的最后關口,因而一定要盡量選擇購買那些正規(guī)、信譽度高的品牌食品,接到外賣時要看清有無封簽,發(fā)現問題拒收或投訴,切忌“饑不擇食”,湊合著享用,給他人有機可乘,給自己造成傷害。 河南省平頂山市湛河區(qū)人大常委會 劉選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