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筆者再度取得此二鏡,穿梭香港中環(huán)一帶的日夜,為大家?guī)斫ㄖ锛叭讼駥嵟?,讓大家感受這兩鏡的質(zhì)素是否實至名歸。 SIGMA 14-24mm F2.8 DG HSM | Art @14mm F4 1/8s ISO 1600 ▲ 使用 14mm 配合低角度拍攝,可營造出夸張且具張力的畫面。 ●社交網(wǎng)絡分享相片是否無需著重器材? 大部分攝影愛好者都會在網(wǎng)上的各種平臺分享作品,但這些平臺多會大幅度壓縮相片、彷佛再高質(zhì)量的成像都會被浪費。但難道攝影人對器材的要求就從此降低嗎? 如果照片質(zhì)素本身欠佳、沒有層次,甚或細節(jié)不夠,后期空間就會受限。加上有些攝影的表現(xiàn)手法要運用鏡頭本身特性才可發(fā)揮出來,比如淺景深、超廣角或長焦拍攝等,所以器材因素仍然很重要。社交平臺只是“媒介”,讓大家可互相交流,以Instagram為例,不少知名Instagram攝影師,仍以專業(yè)相機及頂級鏡頭拍攝的作品為主進行發(fā)布。 相信對攝影有認識的人,亦能對照片質(zhì)素的好壞有所分辨。 SIGMA 14-24mm F2.8 DG HSM | Art @24mm F4 1/25s ISO 400 ▲ 鏡頭焦段直接影響構圖,就如大館這條熱門的旋轉(zhuǎn)樓梯,需要24mm或更廣的大廣角來帶出空間感。 ● 靚鏡出陣 精心雕琢的“隨拍” 在這個手機攝影的時代,相機、鏡頭都走向輕量化,但SIGMA偏偏反其道而行,打造出畫質(zhì)至上的Art系列,以上乘的鏡頭質(zhì)素讓用家忘卻其分量。固然不少人傾向以輕便的器材進行隨拍,但真相很殘酷,很多在網(wǎng)絡上有“隨拍感”的作品其實是經(jīng)過了用心的布局,然后用實打?qū)嵉钠鞑呐某龅木氂跋瘛?此撇唤?jīng)意,卻是實打?qū)嵉墓Ψ?。筆者在使用14-24mm F2.8 Art及 24-70mm F2.8 Art時,就充分感受到它們的“實感”,經(jīng)過一日拍攝,雖然兩支鏡頭確實有分量,但用起來體力上仍應付有余。 SIGMA 14-24mm F2.8 Art采用11組17片的設計,多達8片特殊鏡片,可見其1150g 的重量是實實在在的重料。在精密的光學結構下,即使是超廣角的14mm端,在F2.8光圈全開時拍攝成像畫質(zhì)依然銳利。而變形情況,14mm端拍攝時只有十分輕微的桶狀變形,24mm一端就近乎“零變形”! SIGMA 14-24mm F2.8 DG HSM | Art @14mm F8 1/30s ISO 200 ▲ 在光圈收至F8時,天空的高光邊緣位置幾乎沒有色散,而14mm超廣角則有利在狹窄環(huán)境拍出建筑物的氣勢。 至于24-70mm F2.8 Art,解像力幾乎無可挑剔,在全開光圈時的成像依然銳利,甚至可媲美頂級的定焦鏡。在手持拍攝時,亦不難感受到其防抖功能的強大,此鏡加入OS光學防抖系統(tǒng),能提供4級防抖。手持拍攝時,即使用了遠低于安全快門的速度,如1/5秒,仍可得到清晰的相片,讓人十分驚喜;而使用70mm一端時亦不易抖震,加上有大光圈加持,不論室內(nèi)室外甚至夜晚,都能保持成像質(zhì)素。 ● 夜景 這次實拍,筆者也用兩支鏡頭拍了一組夜景相片,測試一下其解像力與夜拍效果。F2.8大光圈在拍攝夜景時相當實用。尤其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下,不用調(diào)高太多ISO也能得到理想的曝光,大幅避免了高感光度會帶來的噪點。并且在手持拍攝時,24-70mm F2.8 Art的防抖功能出色,使用較慢快門時也游刃有余。而14-24mm F2.8 Art在鏡頭眩光的控制上表現(xiàn)理想,對拍攝晚上燈光時很有幫助;在光圈收到F8后,就開始可拍到型態(tài)好看的星芒。 后期制作中,我嘗試模仿社交媒體上流行的風格調(diào)色,這類風格尤其著重豐富的色彩層次,而這兩支鏡頭在色彩還原上亦相當出色,出色的光學性能為后期帶來不少便利。 SIGMA 14-24mm F2.8 DG HSM | Art @14mm F8 5s ISO 100 ▲ 以14mm拍攝的天橋透視感十足,而即使是邊緣的成像只有極微的質(zhì)素下降,燈光位置也沒有明顯的色散,沒有紫邊綠邊的干擾,夜景燈光表現(xiàn)整體表現(xiàn)令人滿意。 SIGMA 14-24mm F2.8 DG HSM | Art @14mm F10 5s ISO 100 ▲ 拍攝古典類建筑物時能展現(xiàn)出磅礡的氣勢,使用14mm端時基本沒有桶狀變形。 SIGMA 14-24mm F2.8 DG HSM | Art @20mm F8 4s ISO 100 ▲ SIGMA 14-24mm F2.8 DG HSM | Art在光圈收到F8開始就出現(xiàn)好看的星芒。這支鏡頭在各焦段畫質(zhì)都很好,故在拍攝星芒時,再縮小一點光圈都沒問題,這也是夜景拍攝重要的一點。 SIGMA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49mm F11 6s ISO 100 ▲ 使用三腳架固定機位拍攝幾張同一個構圖,后期再將車軌重疊,是常見的城市景色拍攝及修圖方法。 SIGMA 14-24mm F2.8 DG HSM | Art @14mm F10 3.2s ISO 100 ▲ 只要主角的臉部沒有置于畫面邊緣,超廣角視角不會為主角帶來變形問題,反而能夠吸納更多車軌。 SIGMA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24mm F9 8s ISO 100 ▲ 優(yōu)質(zhì)的鏡頭能充份發(fā)揮出相機的層次,層次為后期制作帶來更多的調(diào)整空間。以這張相片為例,經(jīng)局部加亮后,大廈暗部仍有豐富的細節(jié),亦不覺得反差有不自然的感覺。 ● 總結 以成像質(zhì)素而言,SIGMA 14-24mm F2.8 DG HSM | Art及SIGMA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的表現(xiàn)絲毫沒有令我失望。雖然有人認為SIGMA的Art系列鏡頭普遍比較重,不過我實際帶著兩支鏡頭拍攝了一日仍覺得重量尚在可接受的范圍。兩支鏡頭打著高解像力的旗號,在這次拍攝中確實讓筆者感受至深,不愧為大三元系列鏡頭。 各位對大三元鏡頭有興趣的影友們,歡迎適馬微信群討論更多技巧喲~入群請掃碼添加下方適馬菌拉您入群哦,并務必備注“大三元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