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黃芩偏于清上焦火,黃連偏于清中焦火,而黃柏則偏于清下焦火。根據(jù)其各自的特點(diǎn),臨床上遇有心炎、肺火時(shí)常先黃芩,遇有胃炎時(shí)常選黃連,遇有大腸及膀胱濕熱火盛時(shí)可選黃柏治療。黃芩治熱而去濕,秋天收獲黃芩,黃連治濕而去熱,冬天收獲黃連。巴豆中毒用黃連解,不用黃芩。黃連可以厚腸。 黃連是一種草本植物,它比較喜歡陰涼、濕潤(rùn)的地方,屬毛莨科黃連屬。黃芩的本名是“芩“,為芩草,因?yàn)樗牟萆尸F(xiàn)出黃色,就起名為黃芩”。黃芩的別名山茶根、土金茶根。黃芩是一種唇形科植物。 黃芩的主要功效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對(duì)于懷孕的婦女有安胎的功效。也可以用于黃疸、暑溫胸悶嘔惡,瀉痢,肺熱咳嗽,癰腫瘡毒等癥狀。黃連主要用于腸胃濕熱、瀉痢、嘔吐、黃疸等癥狀,同時(shí)也可以治療濕疹濕瘡,耳道流膿、口瘡等。黃芩與黃連在清熱解毒的功效上是一樣的,但是實(shí)際上它們的區(qū)別還是比較大的了,特別是在功效上??梢婞S芩側(cè)于去熱止血不燥濕,黃連側(cè)于去膿濕清熱。 《本經(jīng)》中,黃連主熱氣目痛、眥傷、泣出、明目、腸澼、腹痛、下痢、婦人陰中腫痛,黃芩主諸熱、黃疸、腸澼、瀉痢、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