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陰陽的含義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范疇,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lián)的某些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既可以標示相互對立的事物或現象,又可以標示同一事物或現象內部對立著的兩個方面。
水火為陰陽之征兆;左右為陰陽之道路
陽——火——運動的,外向的,上升的,彌散的,溫熱的,明亮的,興奮的
陰——水——相對靜止的,內守的,下降的,凝聚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
(二)事物陰陽屬性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1、相對性:比較的對象發(fā)生了變化,事物陰陽屬性也會變化
(1)陰陽的無限可分性——陰陽中復有陰陽(如,白天為陽,上午為陽中之陽,下午為陽中之陰,夜晚為陰,前半夜為陰中之陰,后半夜為陰中之陽)
(2)陰陽的相互轉化性——在一定的條件下,二者可相互轉化
2、絕對性:當對立面固定不變時,事物的陰陽屬性是固定不變的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一)陰陽對立制約
1、含義:
(1)對立:即統(tǒng)一體中陰陽兩個方面的屬性相反
(2)制約:陰陽雙方在一定限度內相互牽制互為勝負
舉例:“動極者鎮(zhèn)之以靜,陰亢者勝之以陽”
“熱者寒之,寒者熱之”
“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
(二)陰陽互根互用
1、含義
(1)互根:陰陽相互依存,互為根本。
(2)互用:陰陽相互依存的基礎上,陰陽雙方又相互滋生,相互為用。
舉例:
“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陰陽又各互為其根,陽根于陰,陰根于陽,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陰損及陽,陽損及陰”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
“陰中求陽,陽中求陰”
(三)陰陽的消長
1、含義:陰陽雙方數量或比例上的對比變化(量變)
2、與制約相關:此長彼消;此消彼長
3、與互根互用相關:此長彼亦長;此消彼亦消
例如:春天到夏天:陰消陽長;秋天到冬天,陽消陰長
(四)陰陽的轉化
1、含義:事物的總體屬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其相反方向轉化(質變)
2、內在因素:互根互用是轉化的內在根據。消長平衡是轉化得以發(fā)生的前提
3、條件:“極”“重”“甚”。即事物發(fā)展轉化的物極階段,即“物極必反”
舉例: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
“寒甚生熱,熱甚生寒”
“重陰必陽,重陽比陰”
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
(一)構建中醫(yī)學的精氣生命理論
古代哲學精氣學說關于精或氣是宇宙萬物本原的認識,對中醫(yī)學中精是人體生命之本原,氣是人體生命之維系,人體諸臟腑形體官竅由精化生,人體的各種生理機能由氣推動和調控等理論的產生,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二)構建中醫(yī)學的整體觀念
精氣是宇宙萬物的構成本原,人類為自然萬物之一,與自然萬物有著共同的化生之源;運行于宇宙中的精氣,充塞于各個有形之物間,具有傳遞信息的中介作用,使萬物之間產生感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