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鈿的歷史非常悠久,相傳起源于商代的漆器。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考古工作者在玻璃河西周燕國墓地發(fā)掘到不少西周嵌螺鈿漆器,其中有1件漆器,上面的彩繪獸面鳳鳥紋就采用了螺鈿工藝,這是迄今為止所見到的世界上最早的螺鈿漆器之一。 樂浪郡時期(公元前108年~公元313年) 雙耳漆碗 韓國中央博物館藏 中國作為亞洲文明的中心,繁華的商貿(mào)與政治往來影響到了周邊文化。漢代漆器紋飾充滿動感,滿而不密。朝鮮半島的漆藝直接來源于此。 統(tǒng)一新羅時期 靑銅制銀紋平脫鏡 直徑:18.2厘米 韓國中央博物館藏 至唐代,我國的螺鈿工藝已達到相當成熟的地步。大唐文化圈的影響在整個亞洲史上都是顯著的,此時期正處于朝鮮的統(tǒng)一新羅時期。這個時期朝鮮半島出土的器物中大部分裝飾使用的是金銀平脫與螺鈿鑲嵌等工藝技術,與當時中國本土的造物風格、工藝、材料基本一致,尤其是風格上的博大、華麗、豐滿的特點更為明顯。從這時期出土的文物考證,傳入朝鮮半島的漆藝技法有平磨螺鈿、毛雕法、襯色甸嵌法。這種唐代的特有的裝飾技藝與風格不僅影響著整個統(tǒng)一新羅時期,還延續(xù)到了高麗時期的漆藝制作。 高麗時期 螺鈿玳瑁漆菊唐草文半花形盒?? 弗利爾美術館藏 朝鮮半島的高麗時期(918-1392),正是中國的政權更替的五代十國、宋、元和明代初期,中國的漆器工藝在這段時期內(nèi)向著精巧過渡。據(jù)《東國文獻備考》記載:“文宗元年(1046-1083)嘗使遼贈者以白銅螺鈿繪畫屏扇奇玩等”,還有《宜和奉使高麗圖經(jīng)》記載, “用漆作不甚工而螺鈿之工細密可貴,騎兵所乘鞍韉極精巧,螺鈿為鞍韉”等。高麗王朝1310年設立官營供造署(中尚署) ,大量生產(chǎn)螺鈿漆器,主要以佛器和貴族生活用品為主,所以高麗時期螺鈿漆器的精美和貴族化需求是分不開的。此時漆器裝飾紋樣以菊花紋、菊唐草文、牡丹唐草文、菊牡丹唐草文等為主,同時還鑲有單股或兩股銅線、玳瑁等。螺鈿技法主要有切撥法,工藝等同于中國的平磨螺鈿,或點螺鑲嵌;切貝法(即中國的祥絲法)和玳瑁伏彩法(即中國的襯色法)以及毛雕法等。 在漆工藝上,朝鮮半島的工匠們似乎更加推崇螺鈿工藝,朝鮮漆器歷來以螺鈿漆器為主,很少使用彩繪、雕漆等其他工藝。螺鈿地位的確立,據(jù)現(xiàn)存文獻資料考證也是在這個時期,它與當時朝鮮貴族的審美傾向有直接關系。 朝鮮時期螺鈿漆器 朝鮮時期(1392-1897),是中國明、清時期,是中國漆藝的繁榮期,此時雕漆與薄螺鈿在技術與審美上都已經(jīng)進入成熟階段。漆器的生產(chǎn),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非常發(fā)達。在朝鮮王朝初期,原來經(jīng)營管理王室貴族漆制品的漆工房開始分崩瓦解,而轉向民間自由生產(chǎn)體制。從初期的文物看出朝鮮時期螺鈿漆器由貴族復雜樣式向庶民的單純審美傾向轉變,同時漆器出現(xiàn)不同胎質,如:木胎、金屬胎、竹胎,特別是紙?zhí)サ某霈F(xiàn),說明朝鮮漆器的發(fā)展已經(jīng)進入成熟階段。 朝鮮時期螺鈿漆器 中期螺鈿漆器由于受到中國儒家思想的影響,制作風格向大眾化轉變。這時期漆器紋樣有:花鳥紋、葡萄紋、雙鶴紋、梅鳥紋、四君子等,展現(xiàn)出士大夫階層的審美情趣。同時,朱漆螺鈿工藝開始大量使用。朝鮮中期和初期的漆器裝飾風格差別較大,其中,與儒家思想在中期螺鈿漆器的影響有直接的關系。此時,出現(xiàn)了朝鮮半島特有的技法——龜裂法。 朝鮮時期螺鈿漆器 朝鮮末期家具制作也大量使用螺鈿技法,其中切貝法(絲鑲法)盛行,此時期主要有“壽福康宇”等帶有吉祥 寓意的文字圖案出現(xiàn),另外,還有云龍紋、云風紋、云鶴紋等。 朝鮮時期螺鈿漆器 朝鮮時期螺鈿漆器 螺鈿漆蓮花唐草紋衣箱 朝鮮 16-17世紀 高12.7厘米? 韓國中央博物館藏 朝鮮時期螺鈿漆器 在日本侵略時期,由于受到日本抹殺韓國文化政策的影響,這一時期螺鈿漆器裝飾偏向日式風格。1910年國運惡化使許多漆工房關閉,而日本人卻在1910年至1920年,在朝鮮半島設立統(tǒng)營漆工業(yè)專修所,所產(chǎn)漆制產(chǎn)品大量輸入日本。統(tǒng)營所的建立,由于主要服務于日本,因此受日本的影響很大。例如源自中國雕漆的日本浮雕法等工藝,是直接來自日本的。1945年解放后,螺鈿漆器的制作得到恢復和發(fā)展,民間成立了統(tǒng)營漆工會社,它成為二戰(zhàn)后韓國螺鈿漆藝研究的中心。1951年10月慶尚道螺鈿漆器技術講習所成立,技術教育得以實施。、為韓國現(xiàn)代漆藝培養(yǎng)了一批人才。現(xiàn)在,韓國首爾淑明女子學院、大田培材大學、釜山東亞大學等幾所著名綜合類大學都已經(jīng)設有漆工藝本科及研究生院,使韓國的漆藝在現(xiàn)代教育背景下 不斷地繼承和發(fā)展。 韓國當代螺鈿漆器 20世紀70年代以后,韓國政府設立《重要無形文化財保辦法》,規(guī)定被評為文化財保護的匠人,可享受國家提供的年薪及原材料。政府對韓國現(xiàn)代漆藝的發(fā)展在財力、物力上都極為支持。這一階段,韓國漆藝在政府與民間的雙重推動下,取得了重要的成績。在繼承自己傳統(tǒng)漆器制作工藝的基礎上,學習中國和日本的技術,尤其是在螺鈿漆器的制作上,已經(jīng)占據(jù)了亞洲最重要的位置。 韓國當代螺鈿漆器 韓國當代螺鈿漆器 韓國當代螺鈿漆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