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桑園公社作者:[四]張一文 最近,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①重大的活動——去桑園公社研學,在這活動的舉行的②昨天,同學們都睡不著覺了,個個幻想著②明天會發(fā)生什么新鮮事。 第二天,同學們陸續(xù)來到操場集合,③突然,幾輛大班車從我們眼前掠過,停在校門口不遠的④路上。 等了幾分鐘,終于⑤到我們了,同學們疾步地向車跑去,車上響起了雜亂的腳步聲,我們的目的可不是為了先走,而是為了占位置,過了好久,雜亂的腳步聲才漸漸平息。 在去往桑園公社路,同學們個個⑥生龍活虎,可精神了!有的在看書,有的在聊天,還有的在唱歌,車上真是熱鬧非凡。 過了半個小時,我們到達了目的地。映入眼簾的是幾棵高大的桑樹,上面結著又大又紫的桑葚,有的同學看得⑦“口水直流三千尺”,有的家長老師都過去摘了,正當我們看得入迷的時候,⑧一個震耳欲聾的聲音從耳邊響起,把我們嚇了一大跳,有的同學還被嚇到了呢!我們心想:什么東西呀,把我們嚇了一大跳!我們抬頭一看,有一個人站在一個臺子上,我們的目光“唰”的一聲就集中在那個人的身上,沸騰的人群一下子安靜下來了,只見那個人個子很高,身上穿著一件橙色的衣服,上面有幾個字,因為離得遠,所以看得不清楚,隱隱約約好像是“桑園公社”這四個字。 講了5分鐘后,他帶我們一起去看蠶,在看蠶的地方,他給我們講了一些關于蠶的⑨故事,他也告訴了我們一些養(yǎng)蠶的方法,我們還喂蠶了呢!可能是天氣太熱了,同學們的興致不怎么高,突然,給我們講解的那個人對我們說:“臨走的時候我會贈給你們一盒蠶,一人一盒,誰都有份”我們的興致一下子長了起來,一些沒有力氣的同學,一聽到這個消息一下子有了力氣。 看完蠶,我們來到了一大片桑樹前,讓我們來摘,不一會兒,我們就采滿了一大筐。 采完了以后,我們就來到的班車的地方。 到了中午,我們就滿載而歸了。 ⑩這次活動告訴了我,我們要節(jié)約資源,讓養(yǎng)參值桑的文化源遠流長。[747字] 【評語】 1.太多的廢話,真是做到“想到什么寫什么”!這一條方法是對那些“沒的寫”同學,先從字數(shù)上解決不會寫作文的問題;對于你,就得要做到,力求出精品,無論在語言上、選材上,還是在結構布局上,都要有突破,要出彩。不可面面俱到,亂寫一氣,片面地追求字數(shù)多。 2.這篇文章有失重點,寫文章總要確定我想表達什么,我要表達的是否說清楚了,寫了這么多字,沒有重點,沒有表達清楚什么。就是在記“流水賬”。所以,字數(shù)雖然多,卻是很失敗??v觀這個活動,看蠶摘桑葚應該是重點的部分,就要對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多下筆墨,還要發(fā)掘出有意義的“感受”或“覺悟”來。 3.很顯然,開始時寫得太多了,最后由于時間不夠,后面的幾段只能匆匆結束。給人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這在考場上就是低分的作文。習作謀篇布局不合理,時間分配不合理??磥砜慈ィ裁炊紱]寫,一些“無用”字的拼湊。 【評改】 ①重大的活動,一般指國家規(guī)模的,一個學校的不能稱為“重大的”,可以用“大型的”;②明天、昨天,是相對于“今天”而言的,這地方的意思,要用“前一天”和“第二天”;③此處與具體情形肯定不一樣;④“路上”改為“路邊”更確切;⑤“到”是口語,“輪到”是書面語,很多口語是書面語的簡化;⑥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話是該段的中心句,第二句話就是接下來對中心句的分開闡述。但是從后文來看,“看書”“聊天”并不能體現(xiàn)出“生龍活虎”不氣象來。 在第一、二、三、四自然段中,小作者有話可說,這是好的,但是描述情形有失準確和嚴密。其中出現(xiàn)的“掠過”、“疾步地”、“雜亂的腳步聲”、“生龍活虎”等詞匯,本身是不錯的、好詞好句子,但是否是當時真實的情形呢?就得仔細考量,選用更準確的詞語來表達(用詞準確)。 ⑦此處的雙引號有誤,只引起來“三千尺”就行了,表示引用李白詩中的詞語;⑧此部分純屬多余,不僅與表達主題沒關系,還有故弄玄虛之嫌;其中幾處用語也不準確,如:“目光‘唰’的一聲”,目光怎么會有聲音呢?! ⑨講的不是“故事”,是“知識”或者“常識”。 ⑩文章的主旨挖掘得不好,還是病句,最后一段應該是對前述的總結和升華。 【改文】“桑園公社”研學活動最近,我們學校年級部舉行了一次大型的活動——去桑園公社研學。在活動的前一天,據(jù)說有些同學就睡不著覺了,想象著第二天會遇上什么稀罕事。 坐在大巴車里,在去往桑園公社路上,同學們興致勃勃,可精神了!我們有的在玩“三國”游戲,有的在聊天說笑,還有的在唱歌,車廂真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經(jīng)過半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映入眼簾的是幾棵高大的桑樹,上面結著又大又紫的桑葚,十分誘人,有的同學看得口水直流“三千尺”了,我也情不自禁地咽了幾口唾沫。我們在一塊寬闊的場地上集合好后,公社的工作人員就向我們介紹了場地情況以及上午的活動安排,還提前教了我們摘桑葚的動作要領。 我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沿著林間的小道,一路來到了春蠶飼養(yǎng)室。為了讓大家看得方便,飼養(yǎng)員們已經(jīng)把裝有蠶的幾個大笸籮搬到了室外。一看到可愛的蠶寶寶,同學們就失去了秩序,爭先恐后地沖過去,圍起來,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講解員不得不放大音量給同學們講有關蠶的知識,拿出了大量的桑葉,告訴我們喂蠶的方法,還讓我們親手喂給蠶吃,并讓我們安靜下來聽聽蠶吃桑葉的聲音。那聲音真是有趣——唰唰唰的,就像春雨滋潤著田野。臨到轉(zhuǎn)場的時候,看著同學們戀戀不舍的樣子,講解員對我們說:“臨走的時候我會贈給你們一盒蠶,一人一盒,誰都有份!”這一下子,同學們可高興了,興致更高了。 看完蠶,我們來到了一桑樹園,低矮的桑樹上掛滿了紅的、紫的、白的桑葚。同學們早就急不可耐了,在每人領到一個籃子后,便迅速地沖進了桑園,首先來一個大快朵頤,吃不了了,然后再摘在籃子里帶回去。等一個個捧著籃子再從桑園里出來,早已變成了“青面紫牙”的怪獸了! 等中午在公社吃完飯,我們就踏上了歸程,看著左手里的一盒蠶寶寶,右手里的一籃子桑葚,我們的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這真是一次收獲滿滿的研學活動呀![752字]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