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勇武之人都希望成為當世第一。在春秋戰(zhàn)國、楚漢爭霸、三國等歷史上的戰(zhàn)亂時期,無疑是武將們競相登場的最好時代。比如在三國時期,以呂布、關羽為代表的武將成為各大軍閥攏絡的對象,而在南宋時期,抗擊北方游牧民族的將領,同樣名垂千古。簡而言之,時勢造武將,武將也在影響著歷史進程。在這里就給大家總結(jié)一下中國古代史上最杰出的十大武將排名! 關羽 第十名:關羽(三國) 關羽作為劉備的結(jié)義兄弟,不僅為人忠義,其武藝更是在三國時期冠絕群雄。其中,關羽不僅獲得了"萬人敵"和"威震華夏"的稱號,更是被劉曄譽為"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由此,在蜀漢五虎將中,關羽的排名在張飛、趙云等人之前。值得注意的是,關羽還具有高超的軍師指揮才能,但是,大意失荊州無疑成為了關羽的敗筆。 養(yǎng)由基 第九名:養(yǎng)由基(春秋戰(zhàn)國) 養(yǎng)由基是春秋時期的楚國將領,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神射手。養(yǎng)由基能在百步之外射穿作標記的柳葉,并曾一箭射穿七層鎧甲。《戰(zhàn)國策·西周策》中記載:"楚有養(yǎng)由基者,善射,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fā)百中。"百發(fā)百中、百步穿楊都是出自這里。此人號稱"養(yǎng)一箭",一箭就足以致勝,也因此在楚國和晉國的爭霸中屢立戰(zhàn)功。 楊大眼 第八名:楊大眼(南北朝) 楊大眼,原名不詳,中國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時名將。楊大眼是武都(今屬甘肅)的仇池首領楊難當之孫,為側(cè)室所生。楊大眼擅長奔跑,勇猛善戰(zhàn),眼睛比較大,因為眼睛大,而被稱為"大眼",敵人都非常怕他,南朝人傳說其"眼如車輪"。楊大眼跟從孝文帝征戰(zhàn),軍功顯赫,被封為直閣將軍,加輔國將軍、游擊將軍等。 呂布 第七名:呂布(三國) 擁有方天畫戟和赤兔馬的呂布,是公認的三國戰(zhàn)神。在三國武將的民間排名中,"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中,呂布是當仁不讓的第一名。由此,呂布也獲得了"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美譽。不過,呂布的一生始終沒有取得大型戰(zhàn)役的勝利,尤其是沒有斬殺過三國一流將領,這也讓呂布的排名無法更進一步。 楊再興 第六名:楊再興(南宋) 楊再興,南宋抗金名將。原是曹成部將,后降于岳飛,成為岳飛部將,跟隨岳飛抗擊金軍,曾試圖單槍匹馬沖陣擒獲金兀術,失敗后仍能單騎而還。公元1140年,楊再興與金人在小商橋相遇,楊再興寡不敵眾,中箭無數(shù),奮戰(zhàn)而亡。 薛仁貴 第五名:薛仁貴(唐朝) 薛仁貴,名禮,字仁貴,山西絳州龍門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政治家。薛仁貴出身于河東薛氏世族,在貞觀末年投軍,征戰(zhàn)數(shù)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勛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故事。 岳飛 第四名:岳飛(宋朝) 岳飛是南宋最杰出的統(tǒng)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以收復失地。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奪",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表達對岳家軍的由衷敬畏。岳飛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亢進斗爭的勝利,是南宋初期唯一組織大規(guī)模進攻戰(zhàn)役的統(tǒng)帥。 李存孝 第三名:李存孝(唐末五代) 李存孝,代州飛狐人,本姓安,名敬思,突厥族沙陀部落人。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將,武藝非凡勇猛過人。在《殘?zhí)莆宕费萘x》中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將。李存孝是晉王李克用麾下的一員驍將,也是李克用眾多的"義兒"中的一個。因排行十三,故稱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一個。古人言"王不過項,將不過李!"項,指的是西楚霸王項羽;李,指的就是李存孝。 民族英雄冉閔 第二名:冉閔(十六國) 公元352年,冉閔將軍軍糧分給百姓。獨自帶領1萬人馬步兵為主去爭糧。結(jié)果鮮卑的14萬大軍包圍。在拼死突圍的冉魏士兵掩護下,冉閔連殺三百余人,終于殺出包圍圈,但那匹和冉閔一樣勇猛的朱龍戰(zhàn)馬卻因過度疲勞而倒下,冉閔被俘。冉閔死后,被追封冉閔為武悼天王,當日天降大雪,過人雙膝。 楚霸王項羽 第一名:項羽(楚漢) 項羽作為出國大將項燕的后代,可謂是名門出身,從小就勇武過人。憑借著江東八千子弟兵,項羽掀翻了大秦帝國的巨輪,成為秦朝的掘墓人。但是,理想化的項羽最終在楚漢爭霸中敗給了劉邦。不過,對于項羽的武藝和軍事指揮才能,李晚芳的"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就是最好的主角。 |
|
來自: acerbookstore >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