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這樣的信息時代,獲取咨詢非常方便,想找出一件事情的解決方法,打開手機,上網一搜,答案立現(xiàn)。這樣帶來的好處是便捷,但也存在極大的問題,網上的信息大多是抄來抄去,一個錯了,一堆人跟著錯,以訛傳訛。怎樣使用和保養(yǎng)毛筆,如何開筆、潤筆、用筆、洗筆、收筆?筆者前幾年在網上看文章,也走了不少冤枉路。近來就這方面問題多次請教制筆的老師傅,才慢慢理清頭緒。下面就一一道來。
毛筆制成后,會在筆毫上涂上一種膠,這為了使筆毫定型,同時也是為了方便毛筆的包裝與運輸,而所謂的開筆就是去除膠質的過程。 誤區(qū)一:泡開法 網上大部分的開筆攻略講的都是泡開法,有的說泡十分鐘,有的說泡兩分鐘,這種說法不能說是完全錯誤,其實不同浸泡時間的目的是為了泡開不同強度的膠水。 現(xiàn)代制筆,工藝必須追求傳統(tǒng),而材料則與時俱進,固定筆毫現(xiàn)在選用的多是植物膠鹿角菜,這是一種親水性膠體,確切的說它更像一種凝固劑,用在筆毫上,起到定型的作用。鹿角菜膠的粘性很低,開筆時把毛筆放入溫凈水中(手感覺不冷),手指輕輕捻開筆鋒(筆頭),再往后捻開腰部,直到捻開整個筆毫,注意動作輕緩,捻開筆毫后在水龍頭下洗凈浮毛和膠。整個過程也就兩分鐘左右。 切忌用熱水!熱水浸泡會造成筆頭脫落。 切忌長時間浸泡!長時間浸泡會造成筆頭脫落,筆桿開裂。 切忌不要彎曲筆鋒!彎了就別想著能掰回來了。 誤區(qū)二:開筆只需打開三分之一 除非你的毛筆有特殊的用途,就寫字而言,毛筆筆鋒應該全部打開,首次使用時還要把墨沾滿,再在筆掭或者硯臺上把多余的墨掭干凈。書寫時,筆鋒做書寫用,筆腹是儲墨用,筆根(筆腰)則為彈力所在,如果筆沒有完全打開,筆的功能發(fā)揮不出來,使用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每次使用前,用清水(最好用純凈水或者礦泉水)潤濕筆鋒,在紙上掭去多余水份,之后沾墨正式使用。
毛筆使用時一般來說只用筆毫的前三分之一,也就是筆鋒部分。傳統(tǒng)上,小筆不寫大字,特殊藝術除外。 書寫時,用墨首選墨錠研墨,就小楷而言,用墨不多,研墨很方便,研五分鐘可以寫三個小時左右。市售墨汁含化學添加劑,膠又重,最為傷筆。同時化學添加劑長時間會變質,墨汁書寫的作品保存年限難以預測。 筆毫沾墨多少則要恰到好處,沾墨少用筆枯滯,沾墨多筆腰鼓脹無力。正確的方法是使筆毫一半左右沾滿墨,再在筆掭或者硯臺上把筆毫上多余的墨掭干凈,即可使用。
關于洗筆,網上的說法多是以訛傳訛。許多文章都講的都是把筆反復洗凈,擠捏根部,直到沒有墨水滲出。還講毛筆必須當時洗凈,隔夜不洗毛斷筆裂。不能說這種說法完全錯誤,但這些說法有客觀前提,指的是用含有化學添加劑的墨汁。用墨汁時,可在水龍頭下沖洗的同時,用手順著筆毛方向輕輕擠出筆根殘留的墨液,此動作可多重復幾次,注意動作輕緩,切勿用力過度。 動物毛發(fā)很神奇,它是中空的,可以隔絕冷熱,現(xiàn)代航天技術和隔熱技術都采用中空材質,說遠了。純動物毛發(fā)制成的毛筆,筆毛中空,中間會殘存墨中的膠質,好的膠質殘留在毛發(fā)中間,會逐漸的提升筆鋒的腰力與韌性。好的膠質還有一個特點,遇水會流動,哪怕洗的再干凈的毛筆,你把它放在水中,仍會有墨流出。所以現(xiàn)代人講洗筆,過去小楷筆都是不洗的,以前人用筆頻率高,用墨也講究,寫完后直接用竹筆帽把毛筆套上,根本不洗筆。用墨錠研墨時,直接在水盂中涮凈擦干,或者在水龍頭下沖凈收筆即可,無需反復捏擠筆根。 筆頭中殘存少量墨中的膠,有利于筆鋒的定型。筆根部保留少量殘存的墨,有助于筆鋒腰力的提升。 特別注意:只用清水即可,切忌用肥皂、洗滌靈、護發(fā)素等化學制品清洗。
洗凈后用手擠出多余水分并把筆毛捋順,或者直接在紙上掭干,像新筆一樣保持圓錐體形狀,掛起或平放。 方法的正確與否直接決定了筆的使用效果,也直接影響到這支筆的使用壽命,如果使用維護得當,一支純毫小楷筆(未添加尼龍)的使用壽命可以達到一萬字以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愿大家都能善用手中毛筆,寫出一手好字。 2019年6月2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