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光景如何,決定著他能看到的風景幾何。 光景是生活,是柴米油鹽鍋碗瓢盆,風景是理想,是晴耕雨讀光風霽月。風景高于光景,卻又植根于光景,好光景衍生出好風景,好風景指引著好光景。 走在路上,一個人是為了光景還是風景呢?光景是腳下的路,風景是四野的花,步履從容目不暇接,此人必有好光景,步伐沉重雙目低垂,縱有好風景此人也必定看不到。境由心生,心生異境,一個人的心中裝滿了沉重的光景,自然再也裝不下飄逸的風景,殊不知,這風景亦有托扶的功效,縱然光景不佳,若心中常有好風景,亦可擦拭掉一顆心的塵埃,托扶起漸漸下墜的心緒。 其實,在人世間行走,世情繁復,人心難測,好光景總是難尋,但是仍然有許多人看到了不一樣的好風景。這些人有一個共同之處,便是樂觀而豁達,能承受得了光景凄清的折磨與捉弄,能接納得了風景遙渺的可望而不可即。更可貴者,在于守得住一顆初心。 初心不改,便能從絕望中看到希望,能從平凡中發(fā)現(xiàn)神奇,能從光景處覓得風景,而如此一來,或長或短的一生,便也擁有了自在與從容,收獲了人生中最美的一道風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