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董 我 看 鑒 故事要從在1323年說起,中國的一艘古代貿(mào)易商船載滿中國商品前往日本的多港(福岡)在海上遇到,沉沒在韓國的新安外域。1975年一位韓國漁民外出打撈之際,發(fā)現(xiàn)了“新安沉船”,之后韓國國內(nèi)大量的考古人員在1976年到1984年,共計9年,進行了10次的考古挖掘(打撈沉船)和一場深度調(diào)查,從沉船中陸續(xù)被發(fā)現(xiàn)大量出土文物,主要有陶瓷器、金屬器、紫檀木、香料、銅錢等等,值得一說的是銅錢和陶瓷器兩塊!按照當年韓國的報道:就單純銅錢的重要高達28噸,全部為中國制造,從唐-北宋-南宋-遼-金-西夏-元(至大通寶)! 補充一點:因為韓國一方的重視把沉船系統(tǒng)化的研究和修復,更是給我國填補中國古帆船船模制作的一項空白。 后者,陶瓷器也是數(shù)量高達20691件,在整理文物時也發(fā)現(xiàn)了7件高麗青瓷和2件日本賴滬窯釉陶(筆者認為:這幾件應該不屬于當時的貨運商品),其余的全部是中國陶瓷器:12377件龍泉窯青瓷器(占比60%),器型從盤、碗、瓶、罐、盆、香爐、高足杯等不同樣式,十分豐富;5311件景德鎮(zhèn)窯白瓷和青白瓷(占比26%);509件黑褐釉瓷器(占比2.4%),在當時全部出土后,整個陶瓷界都為之震驚! 保護修復后的新安沉船 補充一點:筆者認為新安沉船的過人之處,并不是簡單的出水陶瓷器的數(shù)量驚人,更重要的是這些出水陶瓷器都是元代代表性的窯場:浙江、江西、江蘇、福建、廣東、河北等,基本上抵上當時元代的大部分南方地區(qū)了,證明這家商船在當時是比較重要的出口貿(mào)易! 新安沉船出水部分龍泉青瓷(右下角盞托是高麗瓷器) 這批青瓷大部分是元代產(chǎn)品,有極小部分應為南宋燒制。 新安沉船中的龍泉青瓷賞析 龍泉窯青瓷梅瓶 龍泉窯青瓷褐斑匜 龍泉窯青瓷研磨棒和研缽 龍泉窯青瓷盞托 龍泉窯青瓷鏤刻蓮紋瓶 龍泉窯青瓷人物型硯滴 龍泉窯青瓷牡丹紋蒜頭瓶 龍泉窯青瓷蓮花牡丹紋魚龍雙耳瓶 龍泉窯青瓷鳳耳瓶 龍泉窯青瓷尊式瓶 龍泉窯青瓷五管瓶 龍泉窯青瓷長頸瓶 龍泉窯青瓷女人像 龍泉窯青瓷云龍紋瓶 龍泉窯青瓷牡丹紋盤 龍泉窯青瓷露胎桃花紋褐斑盤 筆者感受,不得不說中國古代的陶瓷器貿(mào)易以當時的生產(chǎn)力實屬難得,彰顯了中國古代海上貿(mào)易的磅礴發(fā)展,也是一直印章著中國的“海上之路”,以陶瓷器為例,這個是不僅僅是商品的輸出,更是當時中國文化的輸出,有機會的朋友們一定要去韓國去看看這艘沉船文物! 因為筆者希望大家有不了解的,可以針對本文的一些觀點以及您所收藏的龍泉瓷(或別的瓷器)進行提問(加微信)! 掃一掃加微信,古董藏友交流鑒賞交易 本文系古董我看鑒整理原創(chuàng),圖片來源:文博中國、廣東省博物館、百度采集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