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格調(diào)的心學微刊 作者 :當歸尾 本文經(jīng)授權(quán)轉(zhuǎn)載自公眾號: 樊登讀書,ID:readingclub_btfx 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三毛說過這樣一句話:“無論是短短的幾日,長長的一生,哭、笑、愛、恨,夢里夢外顛顛倒到,竟都有它消失的一天。” 人生一世,也不過是一個又一個二十四小時的疊加,在這樣寶貴的光陰里,要如何過好此生,才不枉在這世間走一遭呢? “不將就”是最好的答案。 愛情上不將就 上次跟朋友聊天,說起愛情這個話題,問她:這么多年了,怎么沒找一個人陪伴在自己左右,是不是要求太高。 朋友答道:不是,是因為害怕。 朋友給我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她的哥哥與嫂子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那時兩個人都到了該結(jié)婚的年紀,雙方的條件也都還不錯。 見了幾次面,雖然沒有心動的感覺,但至少是不討厭的,再加上兩邊的父母催得急,就匆忙結(jié)婚了,總想著感情這種事是可以慢慢培養(yǎng)的。 可生活畢竟是生活,在柴米油鹽中露出粗糲的一面。 她哥哥與嫂子的性格完全不同,婚后除了吵架,就是念叨著要離婚,沒有一日安寧。 哥哥嫂子失敗的婚姻讓朋友明白,寧愿繼續(xù)等待,也不要一份將就的愛情。 那一年陳寅恪38歲,唐筼30歲。 一位是中國現(xiàn)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語言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和詩人于一身的大師。 另一位出身書香世家,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其祖父是愛國名將。 明明如此出眾的兩人,卻被剩下來了。一個至今未娶,另一個至今未嫁。 在遇到唐筼之前,陳寅恪一直是一個潔身自好的人,對待感情很是嚴肅,寧愿自己一個人,也絕不將就,整天和他作伴的就只有書了。 唐筼的情況也是如此,接受過西方教育的她,認為愛情是十分神圣的,所以一直在等待一位如意郎君,不愿將就。 1928年,在清華同事的介紹下,兩人見面了。沒想到,緣分這種東西就是如此妙不可言。 陳寅恪的見多時廣,以及溫潤如玉的君書生氣俘獲了唐筼的心;唐筼的落落大方、氣質(zhì)不凡,令陳寅恪一見傾心。 就這樣,兩人墜入了愛河。半年后,陳寅恪和唐筼在上海結(jié)為夫妻。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里,盡管生活很艱苦,可是兩人的愛卻依舊,就這樣互相陪伴走過最難的日子。 他們的愛情印證了這樣一句話:“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jié)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后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一切都剛剛好,不早也不晚。 愿你選擇一個人,是因為愛情,而不是將就。相信愛情的人,遲早會遇見愛情。 事業(yè)上不將就 小時候我時常幻想自己長大后的樣子:做著喜歡的工作、過著理想的生活,每天都充滿激情,正能量滿滿。 可是長大的我,只因家人一句“女孩子,工作輕松一點好”放棄了自己喜歡的工作,做著一份毫無成就感的工作,每天過得渾渾噩噩。 明明不擅長,明明不喜歡,卻又覺得工作輕松、穩(wěn)定,將就一點。 心有不甘,卻又不敢跨出那一步。 我國著名作家余華最早并不從事寫作相關(guān)的工作,而是被分配到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當了一名牙醫(yī)。 然而在他眼中,做一名牙醫(yī)就跟外頭的縫補匠一樣,一樣是敲敲打打、縫縫補補,他內(nèi)心根本沒有醫(yī)生的成就感。 余華說,在空閑的時候,他經(jīng)常站在窗口,看著外面的大街,心里時常涌上一股悲涼感,想到自己將會一輩子看著這條大街,突然感到?jīng)]了前途。 也就是在這一刻,他決定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開始了踏上了寫作之路。 那一年,他23歲,從來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文學院校的培訓,僅僅憑著熱愛,他一寫就是一輩子,成為了享譽海內(nèi)外的作家。 如果他當初沒有聽從自己的內(nèi)心,而是將就著當一名牙醫(yī),那么中國文學史上定會少了一位杰出的作家。 余華在《沒有一條道路是重復的》里寫到:世界上沒有一條道路是重復的,也沒有一個人生是可以替代的。不將就才是對事業(yè)的尊重。 《步履不?!酚幸痪湓挘骸澳悴?5歲,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p> 其實何止25歲,30歲、40歲、任何年齡你都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在事業(yè)上不將就,選擇自己熱愛的工作,是對人生最好的交代。 生活上不將就 網(wǎng)上看到這樣一則故事: 有一個已婚婦女,平時特別節(jié)儉,尤其是對自己。 每次家里買了蘋果,她都是削好給兒子和丈夫吃,自己不吃。只有當蘋果快爛的時候,她才會吃,心里想著不能浪費。 隔天的剩飯剩菜,她也不舍得倒掉,總是一個人默默吃完。 穿衣打扮上,她更是不講究。一年四季都很少買衣服,想著自己能省一點就省一點,只要家人過得好。 丈夫經(jīng)??嗫谄判母f:你不用這么省的,錢沒了我會賺的,對自己好點,想買什么就買什么。 可她卻說:“居家過日子嘛,將就將就也就過去了,不講究的。” 最終在他們結(jié)婚的第6個年頭,丈夫提出了離婚,他不想再跟她過將就的生活了。 有這樣一句話:你現(xiàn)在對生活將就將就,那生活以后對你將就將就。將就的生活,注定是悲哀的。 電影《我的快樂家庭》里的娜娜就活出了自我。 52歲的娜娜,跟丈夫一起,與兒子、女兒女婿以及父母住在同一屋檐下。 白天在一所學校任教,回到家就成了典型的家庭主婦,照顧一家老小。一家人表面看上去其樂融融,又充斥著雞毛蒜皮。 沒有私人空間,每天疲于應付,這樣的生活讓娜娜無比厭倦,她想逃離。 最終,娜娜一個人搬出了這個家,在外面租了一套公寓,過上了無拘無束的生活。 當她一個人獨自坐在陽臺的椅子中,品一杯咖啡,吃一塊蛋糕,看一頁書,她知道這是她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人生不過匆匆數(shù)十載,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不害怕,不猶豫,不將就。 所有的將就,都會變成日后最深的遺憾。 讀書是最低成本的成長,一年50本書,和1600萬人一起愛上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