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我們在沖泡普洱茶,最常用到的就是白瓷蓋碗,其次是用壺沖泡,紫砂壺和紫陶壺是經(jīng)常用到的。下面就來說說,白瓷蓋碗和紫砂壺在普洱茶沖泡中的使用以及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白瓷蓋碗,又稱'三才碗'或'三才杯',即有:'蓋為天,托為地,杯為仁'之意,寓意天地人和。白瓷蓋碗是在沖泡普洱茶過程中最常使用的沖泡器具,因?yàn)榘状缮w碗,瓷器胎質(zhì)細(xì)密,釉厚,不掛味,更適合沖泡新茶,更有利于新茶香氣的散發(fā),滋味的析出,更能夠真實(shí)展現(xiàn)一款茶的品質(zhì)高低。 那么,該如何讓正確使用蓋碗呢?在使用蓋碗時(shí),用食指輕輕按住蓋紐頂部,拇指和中指分別捏住蓋碗邊緣,無名指和小指自然放松,用蓋碗出湯時(shí),蓋子傾斜,與碗身留出一道縫隙,縫隙大小要?jiǎng)倓偤?,既保證茶湯能順利流出,又不會(huì)使茶湯蔓延到碗口周邊燙手,又要保證能夠防止茶葉流出。 紫砂壺,顧名思義就是用紫砂為原料,經(jīng)過高溫?zé)贫傻膲鼐?。在普洱茶的沖泡中,也會(huì)經(jīng)常用到紫砂壺之類的壺具。紫砂壺更適用于有一定年份的普洱老茶和熟普,用紫砂壺沖泡能夠吸收一些倉儲(chǔ)產(chǎn)生的不愉悅的氣味,也可以充分發(fā)揮茶中的物質(zhì),使茶湯喝起來更加順滑和溫潤。 在使用紫砂壺沖泡普洱茶時(shí),將茶投入壺中注水沖泡,蓋上壺蓋,之后可用熱水在壺身澆淋一圈,起到讓紫砂壺增溫保溫的作用,有利于促進(jìn)茶葉的舒展和茶香氣、滋味的揮發(fā)。 在沖泡普洱茶時(shí),也是有一定的基本順序及步驟的,這也是沖泡普洱茶沖泡時(shí)的基本要求。那接下來就來說說普洱茶沖泡的基本步驟: (1)備具。燒水壺、茶壺(紫砂壺、紫陶壺)、蓋碗、公道杯、品茗杯、茶針、茶匙、茶濾等泡茶所需用具。 (2)備茶。準(zhǔn)備7g普洱生茶或熟茶樣品,將備好的茶置于茶荷中放到一旁備用。 (3)溫杯潔具。在白瓷蓋碗或紫砂壺中注入燒開的清水,蕩碗(壺),之后將水倒入公道杯,再由公道杯分別倒入品茗杯中,用'獅子滾繡球'、或逆時(shí)針平搖品茗杯、或以手滾動(dòng)溫杯的手法溫洗品茗杯,最后一個(gè)品茗杯的水直接倒入茶盤中。 (4)賞茶(投茶)。賞茶,從左往右將干茶展示給茶桌前的客人,讓品茶者了解茶的品類及外形特征。展示完畢之后將茶投入蓋碗或壺中,用溫杯的余溫促進(jìn)干茶香氣的散發(fā)。 (5)沖泡。普洱茶的沖泡與其他茶的沖泡不同,在沖泡時(shí)有一道洗茶的工序,洗茶的茶湯可以再用來潤洗一遍品茗杯,將潤洗好的品茗杯分到客人的右前方。之后再次注水沖泡,正式出湯。隨著沖泡次數(shù)增加可進(jìn)行適當(dāng)?shù)膼炁荨?/span> (6)出湯。用蓋碗出湯時(shí),將蓋碗拿穩(wěn),準(zhǔn)確出湯到公道杯中,切勿潑灑。 (7)分茶。分茶時(shí),將公道杯中的茶湯均分到客人的杯中,公道杯中有剩余茶湯,就倒入茶盤中。 (8)品茗。品茗時(shí),先看湯色,再聞香氣,最后嘗滋味。一杯茶湯分三口喝完,從而獲得品茶的最佳感受。 作者:挽月;來源:南茗佳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