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系列方343

 隨緣522 2019-06-24
自汗
患者男性,42歲,軍官。癥見自汗,惡風(fēng)寒,稍一風(fēng)吹即冷汗大出,心悸乏力,頭暈,腰腿酸痛,腹脹,胃納不佳,尿短黃,大便秘結(jié)。
病已一年,住部隊(duì)醫(yī)院,診斷為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診其舌質(zhì)稍紅,苔白,脈弦,兩寸弱。治以甘麥大棗湯加味。
處方
大棗4枚 黃芪12克
甘草9克 浮小麥45克
竹茹9克 糯稻根30克
白芍15克 云苓15克
太子參15克
服上方20劑。再診時諸癥好轉(zhuǎn),惡風(fēng)汗出已少,精神、體力見佳,舌紅,有齒印,苔白稍厚,脈兩寸弱,關(guān)尺稍弦。
照上方加白術(shù)6克,服七劑后,除迎風(fēng)仍有少量汗出,睡眠欠佳之外,其他癥狀均已消失。再服方15劑而愈。追蹤兩年半未再復(fù)發(fā)。
此病以自汗為主癥,汗為心液,心悸、腹脹、納差等均屬心脾兩虛,故甘麥大棗湯之麥用浮小麥,取其能斂汗。
四君子湯最初不用白術(shù)而加白芍,是因其舌紅、便秘。用糯稻根與黃芪,意在加強(qiáng)固表斂汗。
 
 
 
 
 
 
 
 
 
 
 
崩漏
戴麗三醫(yī)案:侯某某,女,30歲?;颊呓?jīng)漏二月余,曾經(jīng)中西醫(yī)治療,而經(jīng)漏如故,且臍腹絞痛難忍,用嗎啡止痛,收效不大,反而出現(xiàn)口干、舌燥、自汗、發(fā)熱等癥。癥見脈弦細(xì),舌苔白膩少津。結(jié)合上述諸癥,顯系血枯化燥,血室瘀熱所致。勢非攻下,莫可救治。但患者體質(zhì)虛損,用下恐再傷正氣,經(jīng)漏更甚,以致危殆。
治法當(dāng)分兩步:先從健脾、養(yǎng)肝,恢復(fù)機(jī)體功能,待體質(zhì)好轉(zhuǎn),方再議下,處方用逍遙散加胡黃連。數(shù)劑后,果現(xiàn)脈數(shù),舌轉(zhuǎn)黃燥,發(fā)熱,自汗,腹痛拒按,大便秘結(jié),數(shù)日未解。此瘀熱傷津,而腸燥之征象已備,體質(zhì)已趨好轉(zhuǎn),清下之條件已具,乃用仲景厚樸七物湯。川厚樸9克,枳實(shí)9克,大黃9克,桂枝9克,甘草9克,生姜3片,大棗3枚。囑服1劑。
次日來診,大為好轉(zhuǎn),自訴大便已通,下黑糞兩次,每次半痰孟之多,且汗止舌潤,脈靜身涼。兩月多來之經(jīng)漏已隨之而止。繼以歸芍六君子湯調(diào)理而愈。
 
 
 
 
 
 
 
 
一氧化碳中毒后遺癥的癡呆、語謇、輕癱
郝某,男,45歲。一個多月以前,煤氣中毒昏迷,經(jīng)過某院搶救后雖神志清醒,但精神一直失常,時而喃喃自語,時而吞食異物,有時甚至吞食自己的糞便,他人問其痛苦所在時均不回答,對自己的妻子兒女全然不識,飲食不知饑飽,走路及手握物體均甚困難。
處方:黃柏10克,蒼術(shù)10克,南星10克,桂枝10克,防己10克,龍膽草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白芷10克,羌活4克,川芎10克,神曲10克,郁金10克,菖蒲10克。服藥10劑后,神志較前明顯好轉(zhuǎn),已能認(rèn)識子女,并能主動索要衣食和主動到廁所大小便;但過去的事情仍多數(shù)記憶不清。繼服藥10劑,記憶力較前明顯恢復(fù),走路也較前明顯穩(wěn)健,已能隨意拿取各種物品。繼服上藥30劑,諸證消失。
 
 
 
 
 
 
 
 
 
慢性丹毒反復(fù)發(fā)作,右腿腫脹如象腿
張某,女,50歲。5年前,在左小趾、無名趾部先發(fā)現(xiàn)紅腫熱痛,很快即整個左下肢均紅腫,發(fā)熱。急至某院,診為丹毒。治療兩個多月后痊愈出院。次年春天,以上癥狀又發(fā)作,住院兩月余,痊愈出院。此后,每年都發(fā)病1?2次。近一年多來,雖然經(jīng)過治療有所好轉(zhuǎn),但左下肢的腫脹現(xiàn)象一直不見根本改善,且皮膚日漸增厚粗糙,如大象皮膚之狀,又用中藥除濕清熱解毒之劑近百劑及針灸、西藥等,仍不見改善。
細(xì)審其證,左側(cè)整個下肢從鼠溪部至足趾均腫脹,微痛不紅,皮膚粗糙增厚如牛領(lǐng)之皮狀,活動不便,口干口苦而黏,二便正常,舌苔黃白稍膩,脈弦緊滑數(shù)。綜合脈癥,診為濕熱內(nèi)郁,風(fēng)寒外閉,痰熱內(nèi)結(jié),氣滯血瘀之證。治擬外散風(fēng)寒,內(nèi)除濕熱,化痰散結(jié),理氣活血。治以上中下痛風(fēng)方加減。
處方:黃柏10克,蒼術(shù)10克,南星10克,桂枝10克,防已10克,威靈仙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龍膽草10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神曲10克,晚蠶砂10克。服藥4劑后,腿腫大減;繼服10劑,腿腫竟消退大半,又服20劑,愈。
 
 
 
 
牙痛 牙痛基本方:生地30克,丹皮12克,石膏30克,青皮12克,荊芥9克,防風(fēng)9克。 用法:水煎兩次,兩次煎液混合均勻,分2次服,兒童酌減。每日1劑。 功能:清胃火,解熱毒,祛風(fēng)熱,涼血消炎。 適應(yīng)癥:風(fēng)火牙痛,牙根腫疼,牙周炎,牙齦出血以及齲齒引起的牙齦紅腫化膿等癥。 禁忌:服藥期間禁食油葷、燥熱、辛辣食物。 常用加減法: 上牙疼痛者加黃連6克,麥冬12克; 下牙疼痛者加知母12克,黃柏12克; 上兩邊牙疼痛加白術(shù)9克,白芍9克; 右上方牙疼痛,加大黃l0克(后下),枳殼9克; 右下方牙疼痛者,加黃芩9克,桔梗9克; 左上方牙疼痛者,加柴胡9克,桔梗9克, 牙齦出血甚者,加旱蓮草12克,仙鶴草12克,金銀花18克; 齒齦胂疼伴化膿者,加蒲公英60-90克,連翹12克。
 
 
 
 
 
 

過敏性鼻炎15劑根治

邢某,女,50歲?;歼^敏性鼻炎和蕁麻疹十余年,久治不愈。從千里之外的黑龍江赴陜求醫(yī),一路鼻涕不息,胸悶氣短,脛踝腫脹,身上斑丘疹,此起彼伏,瘙癢無比。舌淡苔白,脈弦細(xì)弱,飲食二便尚可。

組方:生黃芪100克,當(dāng)歸20克,銀柴胡12克,烏梅、防己、白芷、白蒺藜、徐長卿、生甘草各15克、荊芥、防風(fēng)、羌活、地龍、陳皮各10克,白鮮皮、烏蛇各30克、麻黃、細(xì)辛各3克,大棗3個。

每日一劑,水煎分三次服。連服三劑后,清涕戛然而止,胸悶氣短消失,腳踝消腫,蕁麻疹亦減輕,續(xù)服十二劑,諸癥消失痊愈。病人直嘆神奇,十多年不愈頑疾竟能根治。

 
 
 
 
 
 
 
 
 
赤白痢
百靈散
【處方】 罌粟殼(去瓤蒂,用好醋炒)、陳皮(去瓤)、木通、烏梅、車前、甘草、黃連各等分。
【功能主治】 赤白痢。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8分,加生姜3片,大棗1個,煎8分,不拘時候服。
如腹痛者,加芍藥。
【注意】 忌酒、面、雞、魚,一切毒物。
【摘錄】 《朱氏集驗(yàn)方》卷六
 
 
 
 
 
 
 
 
 
 
癰瘡久不愈
百靈膏
【處方】 槐花子(炒焦,為末)1兩,松柏1兩,乳香1兩,膩粉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用清油、黃蠟各1兩,瓷器內(nèi)慢火熬成膏。
【功能主治】 癰瘡久不愈。
【用法用量】 貼之。
【摘錄】 《圣濟(jì)總錄》卷一三○
 
 
 
 
 
 
 
 
 
 
 
惡瘡及癤毒
百靈膏
【處方】 生地黃5錢,熟地黃5錢,赤芍5錢,白芍5錢,白芷5錢,兩頭尖5錢,木鱉100粒,蓖麻100粒,巴豆50,穿山甲5片,真桐油1斤。
【制法】 將前藥浸一宿,煎成炭浮起,用棕濾過,入炒過黃丹6兩、水粉2兩、百草霜2兩,文武火熬成膏,滴水成珠,捻得硬時,便入血竭末5分,乳香、沒藥、五靈脂各2錢,攪勻。
【功能主治】 惡瘡及癤毒。
【用法用量】 貼惡瘡及癤毒未破者用藥引子,以五倍煅過為灰5分,筍箸灰4分,白丁香3分,飯為丸,如黃豆大,附于膏藥中,1貼即破。
【摘錄】 《外科百效》卷一
 
 
 
 
 
 
 
 
 
急性闌尾炎
急性闌尾炎是最常見的外科急腹癥,可發(fā)于任何年齡,多見于青壯年。臨床以初見腹疼、惡心、嘔吐,繼見闌尾部位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之腹膜刺激癥。屬于祖國醫(yī)學(xué)的腸癰范疇。
化滯清熱湯
【方劑】枳殼6克,青皮9克,大黃1.8克,芒硝7.5克,生姜4.5克,萊菔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理氣,化滯消癰。
【主治】急性闌尾炎,濕熱搏結(jié)腸間,氣血運(yùn)行不暢者。
【來源】北京祁振華主任醫(yī)師教授
三解湯
【方劑】生大黃9克,桃仁12克,白芍9克,青皮6克,牡丹皮9克生薏苡仁15克,陳皮6克,云木香5克,土鱉蟲9克,敗醬草25克,制乳香6克,冬瓜子25克,生甘草3克。
【用法】每劑水煎服3次,連服2-3劑,以大便排泄數(shù)次,疼痛完全消失為度
【功效】理氣止疼,活血通便,解毒除淤。
【主治】急性闌尾炎。
【來源】甘肅名老中醫(yī)柯與參驗(yàn)方。
解毒通腑湯
【方劑】火生地15克,紫花地丁、紅丹皮、蒲公英、敗醬草各30克,黃連4.5克,生大黃(后下)、川樸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涼血解毒,通腑泄熱。
【主治】闌尾膿腫。
【來源】上海著名老中醫(yī)顧伯華教授驗(yàn)方。
紅藤丹皮大黃湯
【方劑】紅藤30克,丹皮15克,大黃15克,桃仁泥12克,元明粉(分沖)12克,瓜蔞仁12克,赤芍9克。
【用法】水煎時加酒1杯,溫服。
【功效】解毒化淤,下泄癰毒。
【主治】腸癰化膿癥。癥見右下腹疼,甚則腫突如拳,便秘溺赤。
【來源】原北京中醫(yī)學(xué)院著名中醫(yī)學(xué)家余無言教授驗(yàn)方。
 
 
 
 
 
 
 
 
 
胃酸多止痛方
【方劑組成】黃柏炭9g,五靈脂9g,杏仁泥30g,云茯苓9g,瓦楞子(煅)30g,當(dāng)歸12g,柿餅霜(包)12g,延胡索9g。水煎服。
【治療功效】消痛制酸,消炎收斂。
【臨床應(yīng)用】主治潰瘍病胃酸過多。方中黃柏消炎;五靈脂止痛;杏仁泥富含油質(zhì),大劑量使用可起到解痙鎮(zhèn)痛作用;茯苓健脾養(yǎng)胃;煅瓦楞含有鈣質(zhì),能制酸,可研細(xì)末吞服;當(dāng)歸補(bǔ)血活血;柿餅霜潤燥止血;延胡索理氣止痛。
 
 
 
 
 
 
 
 
 
 
 
 
失眠多夢,心腎不交搓搓腳底板就行
老劉最近總覺得口熱舌干,晚上睡覺發(fā)熱,但腳又很涼。每晚好不容易睡著了,半夜又驚醒好幾回,去看中醫(yī),大夫說:“你這是心腎不交??!”聽得老劉是云里霧里,“心腎不交”代表什么意思?
其實(shí),“心腎不交”是一個中醫(yī)名詞。
在中醫(yī)看來,心主一身之陽,位居于上,其性屬火;腎主一身之陰,位居于下,其性屬水。如果心火不降,人就會多夢失眠;腎水不升,人就容易口熱舌干。
簡而言之,心腎不交的主要表現(xiàn)就是“上熱下寒”:
上熱:心胸發(fā)熱煩躁,手心也熱,咽干喉痛、口舌生瘡。
下寒:雙腳感到發(fā)涼,有的甚至腿也發(fā)涼,腰骶處也涼。
人體想要健康,心火和腎水要互相升降,協(xié)調(diào),彼此交通,保持動態(tài)平衡,使心火不亢,腎水不寒。講得通俗一點(diǎn),就是人體上面多火,下面多寒,如果能讓上面的火下行,腳就不涼了,下面的寒水得到升華,上面的火就不那么熱了。
如何才能“心腎相交”?記住三個穴位——涌泉穴、勞宮穴、少海穴。
涌泉穴為足少陰腎經(jīng)的井穴,所處為井,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腎經(jīng)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
我們之前在“晚上艾灸到底好不好”這篇文章里提過:晚上艾灸結(jié)束后,要再灸一灸滋陰的涌泉穴,幫助平衡陰陽。(回顧可點(diǎn)擊這里→晚上艾灸如吃砒霜?下雨天/下雪天艾灸會加重濕氣?這些都是真的嗎?)
涌泉穴位于足心,處于至陰之地,距火臟最遠(yuǎn),所以艾灸這個穴位不會加重腎水虧虛、虛火上炎的癥狀,反而得艾火純陽之性使陽生陰長,浮游之火下行復(fù)歸命門腎宅,心神得安,入夜而得寐,失眠多夢的問題隨之而解。
涌泉穴位于腳心處,在我們的手心里,也有一個穴位,叫勞宮穴。要找它也很簡單:手輕握拳,中指指尖所到的地方就是勞宮穴。
勞宮穴是心包經(jīng)的滎穴。心為君火,心包為相火。心包經(jīng)對心臟起著保護(hù)作用,心包相火清降,則心火自消。勞宮穴常常與涌泉穴配合,用來改善心腎不交的問題:刺激穴位可以用艾灸的方式,也可以試試“手心搓腳心”的方法。
心腎不交的人一般都有失眠的困擾,艾艾君建議你們在睡覺之前先搓熱雙手,然后用左手手心勞宮穴對準(zhǔn)右腳腳心涌泉穴揉搓,再用右手搓左腳,兩邊各50次以上,注意以身體發(fā)熱、不出汗為度,可以自己靈活調(diào)整搓腳次數(shù)。
涌泉在腎經(jīng),勞宮在心包經(jīng),這樣搓搓腳可通暢氣血,交通心腎,對改善失眠多夢有非常好的幫助。
說完勞宮穴和涌泉穴,我們再來說說少海穴。
少海穴是手少陰心經(jīng)的合穴,是心經(jīng)氣血匯聚之處?!吧佟保幰?,水也;“?!保笠?,意思是“百川入海”,是陰經(jīng)之水在此處匯集之地。
因?yàn)樾膶倩穑?nbsp;而它的合穴“少?!睂偎?,這個水還不是一般的小溪之水,是大海之水,因此它具有陰陽的雙重性——既能清熱降火,又能滋陰補(bǔ)腎。
心腎不交引起的少眠多夢、頭暈心悸、耳鳴健忘、倦怠無力等問題,艾灸少海穴是很好的選擇。
在飲食上,心腎不交之人還應(yīng)補(bǔ)血養(yǎng)心,可以適量多吃一些紫米、櫻桃、黑豆、大棗、龍眼等食物,能幫助補(bǔ)血養(yǎng)血。同時還要保持情志調(diào)暢、心神和緩,避免熬夜導(dǎo)致癥狀加重。
 
 
 
 
 
 
 
 
 
 
慢性咽炎
慢性咽喉炎 癥見:(經(jīng)常半夜喉嚨干疼 有痰 聲音嘶啞 干咳 偶爾伴隨身體發(fā)熱和早晨起床會惡心想吐)
----------------------------------------------------------------------------------------
服藥一個月左右基本癥狀消失
---------------------------------------------------------------------------------------
藥方如下:
南沙參10克, 玄參10克 ,百合10克 ,桑葉10克 ,桑白皮6可,五味子10克, 綠茶5克 ,竹茹3克
----------------------------------------------------------------------------------------
一付日煎兩次服用,最好不要用藥房代煎!
 
 
 
 
 
 
 
 
 
 
雞蒙眼,夜不見路者
百靈粉
【處方】 鍋底煙(要燒草者方好,燒柴者勿用)2錢。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雞蒙眼,夜不見路者。
【用法用量】 用煮熟豬肝切片,蘸而食之,即愈。
【摘錄】 《不知醫(yī)必要》卷二
 
 
 
 
 
 
 
 
小兒犯肥瘡及黃水瘡
百靈丹
【處方】 紅棗(燒灰)1錢,枯礬1錢,黃丹1錢,松香1錢,官粉5分,銀朱3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小兒犯肥瘡及黃水瘡。
【用法用量】 濕則摻之,干則香油調(diào)搽。
【摘錄】 《杏苑》卷六
 
 
 
 
 
 
 
 
小兒、室女五勞七傷
百靈丹
【處方】 胡黃連(另研)3錢,川黃連(姜炒)3錢,當(dāng)歸(酒洗)3錢,白術(shù)(土炒)3錢,神曲(炒)3錢,蘆薈(微炒)1錢,阿魏1錢,木香1錢,厚樸(姜炒)1錢,甘草(蜜炙)1錢,三棱1錢,史君子肉5錢,五谷蟲5錢,蝦蟆(酥炙)5錢,麝香3分,檳榔2錢,莪術(shù)1錢,公雞肫皮(不見水,微焙)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神曲醋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兒、室女五勞七傷。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小兒1歲1丸,日3次,早、午米湯送下,臨晚滾水或黃酒送下。
【摘錄】 《良朋匯集》卷三
 
 
 
 
 
 
 
 
 
手心汗出
 田※ 女 24歲 地址:略 電話:略 (第703本)
初診:2012-2-11
 手心及腋下汗出二、三年,雖冬季也汗出津津。詢平素納中,口淡不干,飲水正常。大便偏干,三五日一行,近來飲食原因致溏便日一行,小便正常。健忘,經(jīng)常飲酒。平素身汗很少,即使夏季也只是鼻尖有少量汗珠。月經(jīng)期前后不定,但不超過一周,行經(jīng)五天,經(jīng)量正常。形瘦色白,唇紅。脈象兩關(guān)小弦滑短,舌深紅尖尤紅,苔白膩。
蒼術(shù)10克 厚樸5克 建曲3克 葛根15克 羌活3克 獨(dú)活3克 防風(fēng)5克 川芎3克 柴胡5克 黃連2克 水煎服,五劑
二診:2012-2-20 手心腋下汗出止,停藥以后稍有汗出。脈兩關(guān)小弦短,舌淡紅苔白潤。 處方:
葛根15克 羌活3克 獨(dú)活3克 防風(fēng)5克 川芎3克 柴胡5克 黃芩2克 炙甘草3克 水煎服,五劑
脾主四末,風(fēng)性疏泄,手心汗出為風(fēng)邪下陷于脾土之中,飲酒則脾胃濕熱蒸騰,風(fēng)邪屬木,風(fēng)木化熱則生助心火,腋下為心包經(jīng)脈所過,所以腋下汗出,故用疏風(fēng)清熱方法,方以蒼術(shù)厚樸建曲黃連清化濕熱,川芎理氣疏肝,葛根生清解酒,柴胡提出郁熱,羌活獨(dú)活防風(fēng)疏風(fēng)散火。二診濕熱減輕,故去蒼術(shù)厚樸建曲黃連,加黃芩清膽熱,再加甘草托邪外出
 
 
 
 
 
 
 
慢肝方
 太子參30g,雞內(nèi)金24g,紫河車、廣姜黃、炙地鱉蟲、廣郁金各18g,參三七15g。上藥共研細(xì)末,每服3g,日服2次。
補(bǔ)益肝腎,消腫通絡(luò)。
治療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方中太子參、紫河車補(bǔ)腎益氣;地鱉蟲、參三七、姜黃通絡(luò)以消腫;雞金、郁金理氣消積。上方服后能縮小肝腫、改善肝質(zhì)、恢復(fù)肝功、增加食欲,并有提高血漿蛋白,糾正白、球蛋白倒置之功。
 
 
 
 
 
 
 
 
鼻炎
1。我用清涼油治鼻息肉有奇效。
 用清涼油每日涂搽鼻翼,一般三四周即愈。
 方2。我以祖?zhèn)髅胤街伪窍⑷馐盏搅己眯Ч?。雄黃15克,冰片6克,鹵砂15克,鵝不食草15克,共研粉貯
 瓶備用。棉球蘸濕擰干,蘸藥粉塞入鼻孔內(nèi),左右交替,塞后5分鐘流涕、打噴嚏。配合內(nèi)服桑葉、甘
 菊各9克,龍芽草15克,水煎服。
 療效:治療100多例,效果滿意。
 方3。我愛人的鼻息肉是用烏梅肉散治好的。
 配方及用法:個大肉多烏梅適量,冰片少許。將烏梅用清水浸透,把肉剝下,焙干研為極細(xì)末,加冰片
 混勻貯瓶備用。用時以消毒棉簽或棉球蘸藥末敷撒患處,每日3~4次,至息肉脫落為止。
 
 
 
 
 
 
 
 
 
晚上你睡多久,決定你能活多久!
近幾年全國發(fā)生多起年輕人因熬夜猝死的事件,哀悼他們的同時,我們自己也要警醒,不要再熬夜了。
熬夜傷身體這件事,總所周知。但很多人由于工作、學(xué)習(xí)、玩游戲、看電視等原因,將自己睡眠時間一在推遲。
孰不知,在我們睡覺時,我們的各個器官在排毒,在為我們的健康工作。
........................................................................................................................................
肝:晚上11點(diǎn)~凌晨1點(diǎn)排毒,需要在熟睡中進(jìn)行。
膽:凌晨1點(diǎn)~凌晨3點(diǎn)排毒,需要在熟睡中進(jìn)行。
肺:凌晨3點(diǎn)~凌晨5點(diǎn)排毒。
脊椎:晚上12點(diǎn)~凌晨4點(diǎn)造血,需要在熟睡中進(jìn)行。
每當(dāng)我們熬夜時,我們熬的也是我們的身體,破壞的也是自己的健康。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請不要再熬夜了,盡量在11點(diǎn)之前睡覺。
那些沒做完的文件,你可以明天提前起床寫;沒寫完的作業(yè),第二天再繼續(xù);沒看完的電視,它依然在那里。
........................................................................................................................................
但是我們的健康,你忽略一點(diǎn),它就差一點(diǎn),直到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來臨時,那就真的后悔莫及了。
說一句并非危言聳聽的話:晚上你睡多久,決定你能活多久!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從現(xiàn)在開始,早睡早起,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潰毒。主百毒惡腫
百靈丹
【處方】 赤石脂8錢,雄黃6錢,乳香4錢,沒藥4錢,蜈蚣2條,冰片4分,珍珠2錢,麝香4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入小口瓷罐收貯,蠟塞其口待用。
【功能主治】 潰毒。主百毒惡腫。
【用法用量】 用時只摻少許于膏藥中。
【摘錄】 《醫(yī)林纂要》卷十
 
 
 
 
 
 
 
 
 
腎氣疼痛
百兩金
【處方】 破故紙(炒)1兩,茴香(淘去沙,炒)1兩,吳茱萸(湯泡7次,炒)1兩,川楝肉(生用)1兩,木香(不見火)少許,乳香(別研)少許,麝香(別研)少許。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腎氣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沸湯調(diào)下。
【摘錄】 《魏氏家藏方》卷二
 
 
 
 
 
 
 
 
 
 
遠(yuǎn)近便瀉,大腸滑
百粒丸
【處方】 紅椒、胡椒、附子、丁香、干姜、麥糵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醋煮大蒜為丸。
【功能主治】 遠(yuǎn)近便瀉,大腸滑。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用米飲湯送下。
【摘錄】 《普濟(jì)方》卷二○八
 
 
 
 
 
 
 
 
腦萎縮
組方:當(dāng)歸15克、黨參15克、黃芪2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葛根10克、菖蒲10克、益智仁10克、鉤藤15克單包、天麻10克、白術(shù)15克、白扁豆10克。
其中每付藥中的鉤藤單包,待一付藥連續(xù)一下熬到第三次時最后五分鐘時再放入熬五分鐘。因該藥藥性易揮發(fā),只能熬5分鐘左右。
 
 
 
 
 
 
 
 
 
 
 
 
偏頭痛效方
全竭9克、白附子9克、僵蠶9克、白芷9克
 蒲學(xué)研究家趙南山,謂桌上無《聊齋》不為讀書家,言蒲留仙在畢府當(dāng)館師時:亦常給人診病,曾醫(yī)一偏頭痛患者,他開了四味藥,計(jì)全竭9克、白附于9克、僵蠶9克、白芷9克,每日一劑,水煎服之,連用十五天,便霍然而愈。老朽通過臨床驗(yàn)證,對三叉神經(jīng)痛、神經(jīng)性頭痛,都有一定的效果,堪稱良方。
出處:張志遠(yuǎn)老中醫(yī)
 
 
 
 
 
 
 
 
 
通便利水湯
【組成】鮮蘆根30克,清寧片3克(開水泡兌),杏仁泥9克,旋覆花9克(包煎),生赭石9克,清半夏
9克,嫩桑枝24克,廣陳皮4.5克,肥知母9克,大腹絨4.5克,川樸花4.5克,萊菔子12克,元明粉2.1克
(沖入),蘇合香丸1粒(和入)。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通滯利水。
【主治】三焦蓄水,大腸結(jié)閉,形冷甚,腹脹而鼓,大便燥秘,小溲少,脈滑而數(shù)。
【來源】北京“四大名醫(yī)”之一孔伯華驗(yàn)方。
 
 
 
 
 
 
 
 
瀉痢
百粒丸
【處方】 川黃連1兩,厚樸1兩,吳茱萸1兩(用生姜1兩擦碎,同淹1宿,炒令香熟)。
【制法】 上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小兒即小丸如泰米大。
【功能主治】 瀉痢。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陳米飲送下;粟米飲送下尤妙。
如瀉甚者,加肉豆蔻1個,沒石子2個。
【摘錄】 《百一》卷十九引錢季華方
 
 
 
 
 
 
 
 
 
調(diào)和五臟,輔正祛邪。主諸虛百損,風(fēng)勞
百勞豬肚丸
【處方】 真茅山蒼術(shù)(取肥大者24兩,米泔水浸73夜,每日換水1次,去皮,切成2-3分厚,曬干)4兩,真廣陳皮(5兩,去筋膜蒂,切成片,烘干)4兩,紫肥厚樸12兩(去粗皮,姜汁拌,炒),真鮮肥仙茅(4兩,清水浸,用竹刀刮去皮,銅刀切2分厚,米泔水浸,去赤汁,烘干)2兩,不油杏仁(3兩,去皮尖,凈干)2兩,新鮮骨碎補(bǔ)(3斤,用竹刀割去黃黑皮,銅刀切成2分厚,烘干)2兩,上6味分為4制:1用人乳,1用姜汁,1用童便,1用陳酒,拌過1宿,烘曬干為末,同入后藥:北五味2兩,枸杞子8兩,川貝母2兩(去心),白果肉4兩(煮熟,去心),百勞花2兩(水拌,蒸搗。五味干濕同搗為泥,烘曬,同前藥為末),原枝大淮地4兩(酒煮爛,搗如泥),紅棗肉1斤(臨用煮熟,去皮核,搗),核桃肉4兩(臨用搗為極細(xì)末),蓮子肉1斤(打碎,去心,微炒,為末)。
【制法】 用雄豬肚1具,不見水,以刀刮一小孔,傾去穢物,用酒洗凈,不聞穢氣為度。將蓮肉粉入內(nèi)2-3兩,陳酒1斤入內(nèi),將線縫好,再酒煮極爛為度。將前藥共搗千捶如泥,若干,加豬肚湯及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調(diào)和五臟,輔正祛邪。主諸虛百損,風(fēng)勞。
【用法用量】 每早、晚服3錢。
【摘錄】 《不居集》下集卷一
 
 
 
 
 
 
 
 
 
一切勞瘵積滯,疾不經(jīng)藥壞癥者
百勞丸
【別名】 仲景百勞丸
【處方】 當(dāng)歸(炒)1錢,乳香1錢,沒藥1錢,人參1錢,大黃4錢,虻蟲14枚(去翅足),水蛭14枚(制)。
【制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一切勞瘵積滯,疾不經(jīng)藥壞癥者。
【用法用量】 仲景百勞丸(《慎柔五書》卷四)?!渡魅嵛鍟酚刑胰省!稄埵厢t(yī)通》有梔子。
【摘錄】 陳大夫引張仲景方(見《醫(yī)學(xué)綱目》卷五)
 
 
 
 
 
 
 
 
 
癌癥盜汗
主方加減
盜汗方
處方 生石膏50~100克(先煎),生地黃15~30克,烏梅15~30克,浮小麥15~30克,麥冬10克,山楂10~15克,穭豆衣5克,生甘草5克。
加減 納差加炒麥芽、六曲等;低熱加清水豆卷、淡豆豉;苔白膩加蒼術(shù)、川樸、茯苓;小兒量減半,加太子參、雞內(nèi)金、六曲。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療效 共治44例,包括肝癌、胃癌、乳腺癌、大腸癌。經(jīng)治4~7日,顯效(用藥3日,盜汗消失)34例,有效6例,微效3例,無效1例。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一鍵舉報(bào)。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