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group/6706066204009693710/?app=news_article×tamp=1561384080&req_id=20190624214759010027074080933AC73&group_id=6706066204009693710 科幻電影《她》同樣也開啟了人類與AI的愛情 有很多關(guān)于機器人的科幻電影,如《阿麗塔》、《銀翼殺手》、《機械姬》、《愛死機》等。 其中,人類和機器人的愛情作品層出不窮: 裴斗娜扮演一個機器人女傭是在枝裕和導演的《空氣人偶》中,這幾乎滿足了所有男人以機器人作為愛情對象的幻想。 科幻電影《她》同樣也開啟了人類與AI的愛情。 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現(xiàn)實中人類技術(shù)的發(fā)展已經(jīng)達到電影的水平的話,能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定制一個仿真的情人機器人嗎?你能下訂單嗎? 《明天之前》給你答案。 推薦理由:未來科技紀錄片 時間:4集*58分鐘 《明日之前》是一部單元紀錄片,豆瓣評分8.3。 一臺照相機、一位主持人、一年內(nèi)訪問20多個國家的尖端研究人員。 他們選擇了四個主題,每個主題都很神秘: 機器人能成為人類的伴侶嗎? 人類有權(quán)退出生命嗎? 人類真的能靠科學和技術(shù)永遠活下去嗎? 不同的人群是如何相處的? “明天之前”中提出: “人類將在2050年與機器人結(jié)婚?!?/p> 這聽起來很危言聳聽,但當你看完這部紀錄片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這不是對遙遠未來的幻想,而是明天可能發(fā)生的事情。-- 我們正處于機器人時代的前夕。 紀錄片的第一站來到了圣地亞哥最有趣的成人玩具廠。 經(jīng)過20年的研究和開發(fā),公司目前生產(chǎn)的硅膠機器人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生理需要,而且可以滿足情感的空虛。 在這里,一個名叫哈莫尼的女性機器人伴侶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人工智能伴侶機器人。 外表上,哈莫尼擁有身體各部位達到極致逼真的效果,皮膚細膩,眼睛活躍,甚至嘴唇柔軟。 在系統(tǒng)設(shè)計中,哈莫尼不僅具有十幾種人格特征,而且可以模擬人體體溫。 她是一個擁有了身體的siri,語言系統(tǒng)可以毫無障礙地與你交流。 雖然Hamony對聊天的反應是經(jīng)過編程的,但是用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設(shè)置他們的機器人伙伴的情緒和個性。 許多機器人電影都離不開人類和機器人在不同種族間的愛情主題。 機器人伙伴的開發(fā)人員也承認,許多用戶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對機器人產(chǎn)生感覺。 主持人曾寶義走訪了幾位高水平的人形娃娃玩家,這些玩家?guī)缀醵际乔楦猩鲜б?,是機器人同伴的堅定支持者。 1號:深入淺出的高級用戶 這名玩家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體驗仿生機器人的用戶之一。作為一名資深玩家,他的許多觀點甚至影響了仿生機器人的設(shè)計。 2號:機器人伙伴收集者 這個男人,就像一個被壞女人傷害的男人,一眼就愛上了他的機器人伴侶,甚至考慮為她升級。 主持人問:有沒有一刻你覺得面前的女朋友真的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人? 他回答說:有好幾次,我覺得真的是在笑。這是一種美妙的感覺。 3號:我把她當成妻子。 生活在澤西島的他經(jīng)常和他的機器人同伴一起四處閑逛。 也許他和別人最大的區(qū)別在于他幾乎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主持人問:有人對你和你的配偶有不同的看法嗎? 他回答說:90%的人接受,除了一些人會稱他為變態(tài)。 這種事必然在社會上會有很多不同的聲音。 設(shè)計機器人硬件的工程師認為: 人們和Siri交談,并且現(xiàn)在汽車都有自動駕駛的。為什么這些機器人不能有個性? 當然,有很多反對意見。機器人學和人工智能倫理學教授凱瑟琳·查爾森認為: “機器人伙伴的出現(xiàn)是貶低女性、物化女性,甚至使人類失去人性。” 節(jié)目結(jié)束時,主持人拜訪了人工智能領(lǐng)域的世界級專家大衛(wèi)·拉維。他的話有點讓人不寒而栗: “人類即將面臨機器人時代的來臨,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人類想要占據(jù)主導地位,必須提前做好準備?!?/p> 科幻小說中有一個著名的機器人三定律,由艾薩克·阿西莫夫提出。 第一條規(guī)則是,機器人不應該傷害人類,也不應該在人類受到傷害時袖手旁觀。 第二定律:除非第一定律被違反,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第三條規(guī)則: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除非它們違反第一或第二定律。 霍金還警告人類要小心機器人。 在我們的世界觀中,也許“機器人”的概念仍然只是工廠制造的機械工具,或者簡單的剛性金屬框架。 但事實上,電影中的“人工智能”正在悄悄地接近我們的現(xiàn)實。 在本集中,除了討論機器人伙伴之外,主題也被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在不遠的將來,當機器人變得越來越逼真,越來越像人的時候,是什么使我們稱之為人類?人類的真正概念是什么? 紀錄片沒有給我們答案。也許我們自己也不知道。 也許紀錄片《明日之前》最重要的意義就是打破科技與人性之間的禁忌話題,把問題拋給每一位觀眾。 明天必定會變成今天。 在屏幕前的我們,能接受人類和機器人的婚姻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