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中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xué)家、詩人、詞人、思想家等等,雖然后世對于王安石的評價另來褒貶不一,有些人認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對于北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有的人則又是認為他就是一個奸臣。其實無論怎么去評價王安石,那都是無法撼動他的地位,直到今天王安石也還沒有歸類到奸臣。王安石不僅人品好,同時他的學(xué)識也是一等一。 據(jù)說王安石當(dāng)年參加科舉考試時,還把自己的詩文呈現(xiàn)給歐陽修看,當(dāng)時的歐陽修已是一代文宗,他讀到了王安石的詩作后,可謂是驚為天人,于是回了一首詩給王安石,在里面把王安石給狠狠地夸獎了一通。認為他的詩比李白寫得好,文章更是可與韓愈相媲美。但是王安石看卻是很生氣,認為歐陽修并不了解自己,他并不是想當(dāng)文學(xué)家,他是想要當(dāng)宰相,想要當(dāng)圣人。 王安石在很小的時候就有著遠大的志向,這從他的詩作中便是可以看得出來,譬如他的這首《登飛來峰》,便是寫得氣勢恢宏,雖然只有短短四句,同樣的意境高遠,而且在這首詩中,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我們詩人遠大的志向,所以這樣的詩作,也是非常值得一讀。
這也是一首很典型的七絕,通篇描寫的很是有氣勢,同時這首詩用詞也是極為講究,另外這首詩讀來也是朗朗上口;那詩人寫這首詩時,正值壯年,剛剛?cè)畾q,當(dāng)時正好從地方上任期剛滿,詩人又是受到了皇帝的肯定,準備進京開始主持變法,所以詩人途經(jīng)杭州,于是游玩了飛來峰,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第一二句詩人寫得很有氣勢,同時也說明了詩人這個時期他正好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這對于詩人來說,內(nèi)心是無比的喜悅,寫得也就很歡快;那這兩句詩它大致的意思是,聽說在這飛來峰上最高的那座塔頂上,可以聽到遠處的雞鳴的叫聲,同時還能夠看到初升的太陽。詩人也正是站在了一個很高的位置上,他想到更多的還是天下的黎民百姓,為得就是能夠改變當(dāng)時的狀況。 第三四句詩人又是筆鋒一轉(zhuǎn),想到了自己馬上就要站到最高的位置上,可是站得越高責(zé)任也越大,所以詩人其實更多的還是一種擔(dān)心,畢竟自己有了更我的責(zé)任,那也就有了更多的擔(dān)當(dāng),詩人也在擺起自己的位置?,F(xiàn)在我站到了高處,從來不怕浮云會遮蔽我的眼睛,只是由于我站到了這最高的位置。最后這兩句描寫的很是深情,同時也表明了詩人的一片赤城。 王安石其實寫過很多這樣的詩作,但是他的這首《登飛來峰》,無疑是他眾多作品中,最獨特也最經(jīng)典的一首,通篇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而且詩人描寫的也是極為細膩,把自己的理想以及內(nèi)心的那種擔(dān)憂,描繪的淋漓盡致,讀來更是令人贊嘆不已。所以這也正是王安石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讀這樣的作品,也是最能夠感受到詩人的一片深情。 |
|
來自: 光明在前dkytwa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