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凌繼堯:藝術學的獨立

 luxb696 2019-06-24

凌繼堯,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藝術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形成于20世紀初期。我國學者最早對國際上這股學術潮流作出應答的是宗白華。20世紀20年代他從德國留學回國任教,就以藝術學為題做過系列演講,并寫有體系完備的演講稿。由于種種原因,藝術學研究在我國長期處于沉寂中,它甚至遲遲未能像它的相關學科如美學、文藝學、美術學、音樂學等那樣,取得應有的學科地位。80年代,有些學者(如吳火、李心峰等)呼吁大力開展藝術學的研究,并盡快確立藝術學的學科地位。90年代中期,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在“藝術學級學科中增列了作為二級學科的“藝術學”。在此前后,我國一些高校如東南大學、北京大學、杭州大學等,分別于1994年6月、1997年9月和199年3月成立了藝術學系。2011年,“藝術學”由從屬于“文學”的一級學科升級為我國第13個學科門類,“藝術學”學科門類下設立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這表明藝術學的學科地位已經在我國確立。藝術學這門學科是怎樣誕生和形成的?它曾經研究過什么?它怎樣從事自己的研究?分析這些問題,有助于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新確定藝術學的對象、范疇和研究方法。

德國學者馬克斯·德索( Max Dessoir,1867-1947)于1906年出版的《美學與一般藝術學》標明了藝術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這部著作的內容如它的標題所示,分作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美學,第二部分是一般藝術學。這里的一般藝術學,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藝術學,“一般”的限定詞是為了使它有別于特殊藝術學(如美術學、音樂學、戲劇學等)而添加的。德索的基本出發(fā)點是:人對現實的審美關系和藝術活動僅僅部分地重合,因此,研究藝術的學科應當同研究美和對美的知覺的學科區(qū)分開來。他反對藝術和美密不可分的傳統(tǒng)看法,認為藝術除了表現美以外,還表現悲、喜、崇高、卑下甚至丑。另一方面,審美領域又廣于藝術領域,因為審美領域不僅包括藝術現象,而且包括自然現象和現實世界的其他現象。此外,藝術不只產生審美享受,它還有其他一系列功能。一般藝術學應當研究藝術的這種多面性,并以此有別于美學。德索的觀點顯然有片面性,他大大縮小了審美的領域,對美僅僅作古典主義的解釋。我們認為,不能因為藝術表現悲、喜、崇高、卑下甚至丑,就否定藝術和美密不可分的聯系。藝術反映現實的審美屬性,審美屬性不僅包括美,還包括形態(tài)上各種各樣的丑、悲、喜、崇高和卑下。各種審美屬性的統(tǒng)一性在于,它們都是對美的直接肯定和間接肯定。不過,德索的理論客觀上具有積極意義,它是對19世紀下半葉歐洲廣泛流行的,并且得到德索許多同時代人支持的形式主義和唯美主義的一種反動。

德索在自己的著作問世的同一年,創(chuàng)辦了和他的著作同名的刊物《美學與一般藝術學雜志》。這是國際性的美學權威雜志,在最初幾期上發(fā)表文章的有移情說的代表利普斯,《藝術的起源》的作者格羅塞,以及康拉德·朗格、里哈德·哈曼、福爾凱爾特等。該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于1943年???1951年在斯圖加特復刊,現更名為《美學與一般藝術學年刊》。有的美學史家把這份雜志稱作20世紀德國美學發(fā)展的一面鏡子。1913年10月,德索又以“美學與一般藝術學”為主題在柏林主持召開了第一屆國際美學會議,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共525人。當時德國所有著名的美學家?guī)缀醵荚谶@次會議上做了報告,其中埃米爾·烏提茲和哈曼的報告題目也是“美學與一般藝術學”。按照美國美學家托馬斯·門羅的說法,德索和烏提茲是維持德國美學在西方美學中的領導局面的人物。

“美學與一般藝術學”這種并列、比照的提法反復成為書名、刊物名、國際會議的主題和學術報告的題目,這本身就是耐人尋味的。藝術學脫胎于美學。如果說鮑姆嘉通于18世紀中期使美學脫離哲學而獨立,那么,德索于20世紀初期使藝術學脫離美學而獨立。德索的主要追隨者有烏提茲和哈曼。

烏提茲在《一般藝術學基礎原理》(第1卷于1914年出版,第2卷于1920年出版)中主張藝術是一種文化現象而不是狹窄的審美現象。作為文化現象,藝術表現文化和人的需要的全部豐富性。在他看來,藝術并非審美的局部狀況,藝術的本質只有通過它本身才能夠被認識。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有一種通過觀照而直接認識世界的特殊需要。藝術對世界的認識涉及存在的各種價值領域——道德價值、宗教價值、政治價值、審美價值等。正因為藝術是由各種不同領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極其復雜的文化產品,所以需要各種不同的方法來研究它,比如價值學方法、心理學方法、文化學方法、美學方法等。在某一門科學的范圍內,如在心理學中,或在文化學中,或在美學中,都不能把所有這些方法統(tǒng)一起來。于是,一般藝術學就應運而生,它依據各門學科局部研究的成果,以認識藝術活動的本質

烏提茲還談到“一般藝術學”這個概念來源于19世紀德國學者海特納的美學觀點。海特納的主要著作有《反對思辨美學》和《現代戲劇》等。他尖銳批評黑格爾及其繼承者費肖爾的美學(費肖爾在《美學,或者關于美的科學》中試圖依據黑格爾美學的基本原理,建立廣泛的美學體系)。海特納認為藝術作為社會現象,是“我們的感性觀念、感情和觀照的感性表現”。藝術的存在完全不是為了創(chuàng)造美,藝術的目的也完全不是為了享受。1903年出版了斯皮策研究海特納的大部頭著作,這部著作對“一般藝術學”概念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哈曼在1911年出版的《美學》和1922年出版的《現時代的藝術和文化》中,把藝術也看作多層面的文化現象,其中審美因素同實踐因素、功利因素、意識形態(tài)因素和其他因素渾然一體,因此,必須在廣闊的文化史背景中考察藝術的發(fā)展。他認為美的本質不同于藝術的本質,只有認識到審美過程的本質,才能夠既理解美學和藝術的密切聯系,又不把藝術和美混為一談。哈曼指出,有的藝術在功能上同孤立的審美體驗相聯系,他把這種藝術稱作“體驗藝術”( Erlebniskunst)。然而,也有藝術把我們同生活聯系在一起。例如,裝飾實用藝術就不使我們隔絕于生活,而是使我們與生活緊密地相聯系,它使整個生活變成藝術?;趯γ篮退囆g的區(qū)分,哈曼主張藝術學的獨立。

藝術學的獨立運動凝聚著對美學對象的再思考。德索等人認為,傳統(tǒng)美學研究兩組問題:審美價值和藝術活動。由于這兩者的區(qū)別,現在有必要把藝術活動單獨歸入藝術學的門下。我們贊同藝術活動是藝術學的研究對象,但是不贊同把藝術活動從美學的對象中切割出來。既然美學的對象是審美價值,那它就不能不研究藝術,因為藝術也是一種審美價值,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審美價值。美學和藝術學都研究藝術,那么,它們的區(qū)別在哪里呢?區(qū)別在于它們的研究角度和方法不同。美學研究各種審美價值(包括藝術)的普遍規(guī)律,藝術學研究作為審美價值的藝術價值的特殊規(guī)律。這是一般和個別的關系問題。美學從哲學的高度來研究藝術,其研究帶有哲學意味,美學研究比較思辨、抽象。而藝術學研究藝術時,只是在某一方面或某種程度上涉及美學范圍,具有不自覺的美學性質,藝術學研究比較實證、具體,它比美學更加關注藝術實踐。藝術學所由產生的歷史背景決定了它在研究方法上的特點。

來源:費德勒著《藝術活動的根源》代序一。此處為節(jié)選,題目為編者擬。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