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鄉(xiāng)情散文:麥子熟了,醉了大地

 XUTINGHAO 2019-06-24

春天,麥子,那一抹新綠,樂了農(nóng)民。

夏天,麥子,那一片金黃,醉了大地。

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黑龍江這個地區(qū),春姑娘姍姍來遲,清明節(jié)的時候,大地上冰雪才剛剛開始融化,背蔭坡的地方早晚還結(jié)著薄冰。農(nóng)民們經(jīng)過一個冬天的期盼,開犁播種小麥了,沉睡的大地讓蔥綠色的麥苗搖醒。

在上世紀(jì)六十年代前,小麥最原始的種法是人工用耲耙播種,壟距寬,苗眼稀,老百姓管這種耕作法叫大壟麥子,產(chǎn)量低,還浪費土地資源。后來,改為播種機播種,種子分布均勻,產(chǎn)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小麥?zhǔn)悄秃宰魑?,種子在凍土上發(fā)芽生長,麥粒入土剛剛幾天功夫,它就頂著凄烈的寒風(fēng)破土露出來新苗。端午節(jié)的時候,麥苗已經(jīng)長有一尺左右高,踏青的人們喜悅地來到麥地邊,把麥葉上露珠抖在手心上,洗臉梳頭。據(jù)說,這天用小麥的露水洗洗臉,可以不生病,皮膚會白嫩嫩的。城市里孩子來到鄉(xiāng)下,分不清地里的小麥和韭菜,高聲大喊:“哎呀,好大的一片韭菜啊……”

鄉(xiāng)下的孩子笑得前仰后合。

幾場透雨,麥苗哇哇地灌漿,爭先恐后地瘋長,如鄉(xiāng)下的小姑娘一樣,一天一個變化,十天半個月,就高到人的腰部。樂得農(nóng)民唱出來自編的小調(diào):東北五月風(fēng)光好,風(fēng)吹麥浪起波濤…….

七月里,麥梢發(fā)黃了。微風(fēng)輕輕吹過麥田,一層層麥浪涌向遠方。莊稼人在做其它農(nóng)活的時候,也天天往麥地里跑,站在一望無際的麥田邊上,瞅啊,望啊,揪棵麥穗搓搓,吹掉麥殼,麥粒擱手心托著,扒拉著看麥子上看飽不飽滿,看著,看著,忍不住仰脖扔進嘴里,嚼出滿口清香,嚼出滿臉喜悅。淘氣的孩子嘴饞,薅下一些麥穗,找個偏僻的地方,點一小堆火,燒起麥子來。野地里麥子燒著吃,那是最滿口香,味道好極了??匆婝湹刂車忻盁煹牡胤?,隊上的護青員拎著鐮刀趕過去,怕引起火災(zāi),燒了麥田,嚇得嘴巴上一圈黑的淘小子們?nèi)鲽喿右粯涌炫堋?/p>

在隊上出工的人們,他們習(xí)慣瞅自己隊里地的麥穗,同別的生產(chǎn)隊麥地對比,看看是自己隊的麥子好,還是其他隊的麥子好。比較過后,臉上樂成一朵花:今年,過年包餃子不愁面粉了。從房笆上摘下閑了一個冬天的鐮刀,坐在屋檐下蔭涼的地方,就著口水,“哧啦哧啦”地磨起鐮刀來。嚇得雞鴨豬羊躲得老遠。

七月末八月初,麥子成熟了。最早收獲的是場院里種的麥子。一寸土地,一塊金,種在場院里的麥子最先開始收,但不是用鐮刀割,是用手薅。為的是好遛場院。這邊薅麥子,那邊遛場院開始了,十幾個馬拉的石頭輥子連在前后,轉(zhuǎn)圈地在場院里碾壓,輥子將大土塊壓碎,有的土塊太硬,還要澆上一些水,濕乎以后壓實。

麥子種在冰上,收在火上。三伏天,正是割小麥的季節(jié)。黃澄澄的麥田里到處是收割的人們,男人,婦女,還有小孩兒,熱火朝天。天太熱,頭上來一塊云彩,把火辣辣的太陽遮住,麥地里發(fā)出一片的歡呼。人們的身后,一個個麥捆,樣子像撮在那里的酒壺,一隊隊,又像士兵在整齊列隊。男人伸伸腰,擦把汗,把毛巾掖在屁股后面的褲腰帶上,舀一瓢送水人挑來的井拔涼水,一飲而進,痛快,舒服,從頭上涼到腳后跟。姑娘媳婦的花布衫也已經(jīng)濕透,她們手遮陽光,看看還有多遠到地頭,好找個蔭涼的樹下歇一會。小孩子們聽見周圍地里有蟈蟈叫,忙三火四跑過去,撲到一片麥子,老隊長幾聲吆喝,小孩子腿腳快,要不??隙òひ活D腳踢

一輛輛馬車,牛車,拉動一座座小山,把豐收的麥子拉到場院。趁大晴天,開始打場。打麥子最開始的工作是用鍘刀把麥穗頭的部分用鍘刀鍘下來,鋪到遛好光溜溜的場地上。然后,一個人趕著七、八匹馬拉的石頭輥子,以趕輥的人為中心,開始繞圈碾壓。趕輥子的人手里牽著一根特別長的韁繩,開始的時候,把韁繩放開很長,這樣馬跑的圈就大,慢慢地,趕輥子人不斷地縮短韁繩,馬跑的圈也是越來越小,這樣,把鋪好的麥穗頭就全部碾壓一遍,把麥粒全部脫粒下來。

麥穗頭在馬拉輥子碾壓下,麥粒脫離了麥殼,便開始起場。起場是用木頭做的大叉子,把脫掉麥粒的麥桿挑到一旁去,使麥桿與麥粒分開。這個大木叉很特別,相當(dāng)于“丫”字母的形狀,前半部分有些向上彎曲,是用樹叉去皮磨光做成的,很輕便,挑起那光滑滑的“麥滑溜”如托起一片金燦燦的云朵。

大木叉子清走了“麥滑溜”,剩下是一份技術(shù)活,就是揚場。

揚場都是在傍晚時分,這個時候風(fēng)很小,利于揚場。揚場一般都是有經(jīng)驗的老農(nóng)民來干這個活,新參加勞動的小青年干不了。會揚場的人,手中的木锨揮灑自如,一掀一掀地將脫粒下來的小麥粒和糠麩等雜物拋向天空,落下來以后,麥粒和麥余子,麥糠等雜物順利分開。隨著一次次木锨的高高揚起,褐黃色的麥粒如碎金般傾瀉而下,漸漸堆積成錐形的麥粒堆。每一锨揚起,麥粒紛紛落在麥粒堆上,順坡滑落,四處飛濺。一般都是兩三個人用木锨揚著,一個人在一旁用掃帚掃場,任務(wù)是把沒有被風(fēng)刮走的土塊和其他雜物,掃到一旁去。這個活很臟,一般都是用衣服包著頭,減輕從空中掉下來的麥粒,土塊,小石頭渣直接砸在頭上。

脫粒后的麥穰子堆積如山,可歡實了孩子們。他們爬到高高的麥穰子垛上,坐滑梯似的往下滑,吵吵鬧鬧的聲音,驚飛了一群群嘰嘰喳喳的麻雀。有的孩子在麥穰子垛里打洞,躥前躥后,忽左忽右,大家玩起了捉迷藏,被麥穰弄得身上癢癢的,也毫不介意,將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灑滿金黃的場院,傳到豐收的田野。天色很晚了,大人喊了一遍又一遍,拿著小柳條抽著他們屁股才回家。

麥地收獲后,撿麥穗的姑娘媳婦和孩子們?nèi)朔鋼矶?,花朵一樣點綴其間。還有那些放馬的,放豬的人的吆喝聲,把天空上的白云喚來喚去。太陽隱隱約約露出笑臉,一半金燦燦,一半蔭涼涼。農(nóng)民們不浪費一點點土地,將麥茬翻過去,種上白菜,長到秋天,腌酸菜,凍白菜,留著貓冬的時候下飯。

一輛輛馬車迎著朝霞出發(fā)了,農(nóng)民們送公糧行駛在鄉(xiāng)間路上,紅纓鞭甩個炸響,喜鵲在喳喳叫。

新麥子磨出面來,蒸出圓圓的開花大饅頭,那個白啊,那個喜慶,如農(nóng)家人的一張張笑臉。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