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篇有關初三化學第十單元測試題的相關內(nèi)容,以便幫助大家更好的復習。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與空氣成分無關的是()
A.燒堿露置空氣中變重B.濃鹽酸露至空氣中變輕
C.酥脆餅干置于空氣中變軟D.菜刀置于潮濕空氣中生銹
2.酸和堿實驗時,有時需借助指示劑顏色的變化判斷反應是否發(fā)生、完成。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燒杯中,不斷滴入稀鹽酸。此過程燒杯中溶液顏色的變化是()
A.由紅色變?yōu)樗{色B.由藍色變?yōu)榧t色
C.由紅色變?yōu)闊o色D.由無色變成紅色
3.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石灰石可用于生產(chǎn)玻璃B.一氧化碳可用于工業(yè)煉鐵
C.鹽酸可用于金屬表面除銹D.氧氣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因為水分子之間有間隙,所以水存在三態(tài)變化
B.因為原子中質(zhì)子數(shù)等于中子數(shù),所以原子不顯電性
C.因為雙氧水中含有氧分子,所以可用它制取氧氣
D.因為某種物質(zhì)的溶液呈酸性,所以該物質(zhì)屬于酸
5.下列反應,由于現(xiàn)象不明顯需要借助酸堿指示劑才能判斷出反應發(fā)生的是()
(A)鋅與稀鹽酸(B)燒堿溶液與稀硫酸
(C)氧化鐵與稀硫酸(D)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
6.下列溶液的pH最大的是()
A石灰水B食醋C自來水D汽水
7.下列物質(zhì)與HCl溶液發(fā)生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A Zn B Al2O3 C Ba(OH)2 D Na2CO3
8.物質(zhì)X可發(fā)生下列所示的兩個反應,則X可能是()
?、賆+堿→鹽+H2O②X+金屬氧化物→鹽+H2O
ACaO B CO2 C NaOH D H2SO4
9.硫酸廠的污水直接排放會導致河流水質(zhì)酸化,加入下列物質(zhì)不能解決問題的是()
A.NaOH B.Ca(OH)2 C.BaCl2 D.CaO
10.測得某強力除油污試劑的pH=14,關于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A.顯堿性B.顯酸性
C.一定能與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氣體D.露置空氣中一段時間后pH將變大
11.下列區(qū)分物質(zhì)的試劑或方法不正確的是()
A.用水區(qū)分氯化鈣和碳酸鈣B.用聞氣味的方法區(qū)分白酒和白醋
C.用鹽酸區(qū)分黃金和黃銅(含鋅)D.用酚酞溶液區(qū)分氯化鈉溶液和鹽酸
12.從物質(zhì)的組成角度解釋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
A.酸都能電離出H+B.酸都含有酸根
C.酸中都含有氫元素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13.下面是對四個實驗繪制的圖形,其中實驗結果與圖形對應準確的是()
A.圖①是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釋
B.圖②是用適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熱制O2
C.圖③是向一定量的稀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不斷滴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
D.圖④向一定質(zhì)量的稀鹽酸中加入鐵粉至過量
14.下列轉(zhuǎn)化能一步完成的是()
①CH4→CO2②HNO3→HCl③CaO→Ca(OH)2④Ba(OH)2→NaOH⑤C→Cu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15.推理是一種重要的研究和學習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堿中都含有氫氧根,所以堿中一定含有氫元素
B.分子是構成物質(zhì)的微粒,因此物質(zhì)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C.中和反應有鹽和水生成,因此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D.鐵絲能在氧氣中燃燒,空氣中有氧氣,所以鐵絲也能在空氣中燃燒
二、不定項選擇題(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
16.下列四個圖像的變化趨勢,能正確描述對應操作的是()
氫氣質(zhì)量/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沉淀質(zhì)量/g pH
A.足量的鐵片和鋁片分別與等質(zhì)量、等濃度的稀鹽酸反應
B.將濃鹽酸敝口放置在空氣中
C.向氫氧化鉀和硝酸鋇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向p H=1 2的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斷加入水
17.為探究Zn和Cu的金屬活動性強弱,提供的試劑有:Zn、Cu、H2SO4溶液、ZnSO4溶液、CuS O4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選用兩種試劑可實現(xiàn)實驗目的
B.ZnSO4溶液中加人Cu不能探究金屬活動性強弱
C.最多只能設計一種實驗方案
D.根據(jù)Zn和Cu的硬度能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
18.除去CO中少量的CO2,選用的試劑和裝置均正確的是()
19.下列各組物質(zhì)間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實現(xiàn)如圖轉(zhuǎn)化,則甲、乙、丙可能是()
A.NaOH NaCl NaNO3 B.CO2 C6H12O6 H2O
C.CaO Ca(OH)2 CaCO3 D.H2O2 H2O O2
20.現(xiàn)有鐵、氧化鐵、稀鹽酸、氫氧化鈣溶液、碳酸鈉溶液五種物質(zhì).存在如圖所示的相互反應和轉(zhuǎn)化關系。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zhì)間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zhì)問存在相應的轉(zhuǎn)化關系。下列判斷合理的是()
A.X一定是碳酸鈉溶液
B.Y一定是稀鹽酸
C.N轉(zhuǎn)化為鐵的反應都屬于置換反應
D.X、Y、M兩兩之間都可以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21.請按要求填空。
(1)請寫出相應的化學符號或名稱
①2個磷原子;②+2價的鋅元素;③2SO42-;④2 H2O。
(2)請在H、O、N、S、Cl、Na等6種元素中選擇恰當?shù)脑?,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質(zhì),并將其化學式填寫在相對應的位置上
①一種重要化工產(chǎn)品,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是;
②一種大氣污染物,容易造成硫酸型酸雨的氣體是;
③空氣中含量最高的氣體是;
?、芎K泻孔罡叩柠}是;
⑤既可作為消毒劑,也可用于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液體試劑是。
(3)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反應
?、偕遗c水反應轉(zhuǎn)變成熟石灰;
②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制氧氣;
?、埯}酸和氫氧化鈉的反應。
22.清潔用水,健康世界”。飲用硬度較大的地下水(含一定量的Ca(OH)2)、
MgSO4和少量的FeCl2,會影響健康,將水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1)可用______(填“肥皂水”或“食鹽水”)來檢驗某地下水是不是硬水。
(2)新買的鋁壺用來燒水時,內(nèi)壁被水淹沒處有黑色物質(zhì)生成,底部則有白色物質(zhì)生成。
①黑色物質(zhì)是鐵,其形成過程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诎咨镔|(zhì)是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可用鹽酸來除去,其中除去Mg(OH)2的反應
方程式為___________,其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
23.在研究酸和堿的化學性質(zhì)時,某小組同學想證明:稀H2SO4與NaOH溶液混合后,雖然仍為無色溶液,但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請與他們一起完成實驗方案的設計、實施和評價。
①方案一:測定稀H2SO4與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測定某NaOH溶液的pH,pH ______7(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將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該NaOH溶液中,混合均勻后測定其pH,pH小于7。
結論:稀H2SO4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并且_______過量。
?、诜桨付河^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jù)圖示實驗步驟,概括方案要點)
結論:稀H2SO4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凵鲜鰞蓚€方案在設計思想上的相同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為了進一步獲取稀H2SO4與NaOH溶液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的證據(jù),依據(jù)中和反應是___________(選填“放熱”、“吸熱”或“無熱量變化”)的反應,采用同溫下的稀H2SO4與NaOH溶液進行實驗,整個實驗中至少需要測定溶液溫度_______次。
24.某興趣小組對氫氧化鈉固體暴露在空氣中的變質(zhì)情況進行了研究。把一小塊固體氫氧化鈉放在表面皿里,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發(fā)現(xiàn)其固體表面逐漸濕潤,部分溶化成液體后又逐漸形成晶體,最終變成粉末。請回答興趣小組產(chǎn)生的下列問題:
(1)實驗室中,氫氧化鈉固體應怎樣保存?。
(2)氫氧化鈉固體暴露在空氣中,表面容易變濕,主要原因是什么?。
(3)氫氧化鈉固體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最終產(chǎn)物主要是什么。
(4)用酚酞試液(填“能”或“不能”)檢驗氫氧化鈉變質(zhì)。為什么。
(5)除加酸以外,怎樣用其他方法檢驗氫氧化鈉固體已經(jīng)變質(zhì)?。
(6)為了檢驗氫氧化鈉是否已經(jīng)全部變質(zhì),興趣
小組中小薇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準確稱取一定質(zhì)量的變質(zhì)固體樣品,放在右
圖所示裝置中,然后從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
的鹽酸,用排水法收集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根
據(jù)二氧化碳的體積和密度計算變質(zhì)產(chǎn)物的質(zhì)量,確定是否全部變質(zhì)。
?、倌阏J為這個方案(填“行”或“不行”)。理由是什么?。
②請你另外設計一個方案,并簡要說明實驗方法和結論。,。
25.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探究CuSO4溶液與NaOH溶液的反應產(chǎn)物。
(1)兩溶液混合生成藍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沉淀放置一段時間后,完全變?yōu)楹?/div>
色沉淀,猜想是CuO。為驗證猜想,將沉淀過濾、洗滌、烘干后,用CO還原得到紅色物質(zhì),且生成的氣體能使________,寫出CO與Cu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2)CuSO4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有時也會生成淺綠色沉淀[化學
式為CuSO4·3Cu(OH)2]和Na2SO4,則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
(3)為探究新制Cu(OH),的分解溫度,設計水浴加熱裝置(如
圖)。
寫出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②_______。該裝置采用水浴加熱,其目的是_______。
(4)18℃時,將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均為10%的CuSO4溶液與NaOH溶液
混合后,測得混合液溫度為22℃,說明該反應_____(填“放熱”或“吸熱”)。當水浴溫度分別為30℃、60℃、90℃時,黑色沉淀出現(xiàn)的時間為:2分鐘、6秒、1秒,則說明溫度越高,Cu(OH)2分解速率越_____(填“快”或“慢”)。該實驗說明,Cu(OH)2分解溫度________(填“無確定數(shù)值”或“有確定數(shù)值”)。
26.圖中A~I表示幾種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表示物質(zhì)間存在相應的轉(zhuǎn)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已知圈i中的轉(zhuǎn)化均是分解反應。圈ⅱ中的轉(zhuǎn)化均是化合反應.D和G是常見的非金屬單質(zhì),組成化合物E和H的元素種類相同。組成化合物F和I的元素種類也相同,A常用來中和土壤的酸性。
(l)寫出化學式:A B D
(2)寫出H→E+G的化學方程式:
(3)寫出G→I的化學方程式:
27.現(xiàn)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是CaCO3、Na2CO3、Na2SO4、CuSO4、NaCl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組成,取適量試樣進行下列實驗。請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判斷:
(1)取試樣溶于水,得到無色澄清溶液,則此固體粉末中一定沒有、。
(2)取上述溶液適量,滴加過量的BaCl2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再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產(chǎn)生氣泡。則此固體粉末中一定有、。
(3)取步驟(2)實驗后的上層清液,加入稀硝酸、硝酸銀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由此該同學得出此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NaCl,你認為此結論是否正確(填“是”或“否”)。
(4)對于是否含有NaCl,你認為應對步驟(2)作如何改進(若步驟(3)填“是”,此空不作答)。
28.一碳化學是以分子中只含一個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為原料來合成一系
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學.
(1)工業(yè)上用天然氣和水蒸氣在高溫條件下發(fā)生
反應,得到CO和H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得到的CO和H2的混合氣被稱為合成氣,合成氣在工業(yè)上可用于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還可用于冶煉某些金屬。
(2)某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模擬了合成氣的制備,并設計實驗驗證合成氣的還原性。
I.用甲烷和水蒸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得到合成氣.根據(jù)(1)中所寫的化學方程式.合成氣中CO和H2的質(zhì)量比為。
?、?用合成氣還原足量氧化銅.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設計買驗步驟]
?、龠B接好裝置并檢查氣密性。
?、谘b入藥品,通人一段時間合成氣。
?、鄯謩e稱量裝置D、E的質(zhì)量。
?、芫従復ㄈ牒铣蓺?,加熱裝置C,使其充分反應。
?、萃V辜訜?,繼續(xù)通入合成氣至恢復到室溫。
?、拊俅畏謩e稱量裝置D、E的質(zhì)量。
[完善實驗設計]經(jīng)過討論同學們認為,裝置E后還應添加一個酒精燈,并在實驗步驟
(填實驗步驟的序號)中點燃(點燃前應對氣體驗純)。
[進行實驗]該小組的同學按上述步驟進行實驗,并記錄了實驗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
裝置D的質(zhì)量裝置E的質(zhì)量
反應前292.4g 198.2g
反應后296.0g 201.5g
?、傺b置C中出現(xiàn)色物質(zhì)。
?、诜Q量數(shù)據(jù)如右表所示。
[現(xiàn)象分析和數(shù)據(jù)處理]
?、偌淄瑢W根據(jù)裝置C中的現(xiàn)象,認為是合成氣中的CO和H2還原了CuO。.
?、谝彝瑢W通過對上表數(shù)據(jù)的分析,推測除了CO和H2以外,制得的合成氣中可能還有未反應的CH4,且CH4也還原了CuO。試通過計算說明他的推測依據(jù)。
?、郾瑢W提出,實驗步驟⑤中通入的氣體會帶走裝置E中的部分水蒸氣,使實驗產(chǎn)生誤差。你認為該誤差對乙同學的推測結果是否有影響?
(選填“是”或“否”,并說明理由)。
[拓展探究]該小組同學對于CH4是否真的能夠還原氧化銅提出了質(zhì)疑并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甲烷具有還原性,可以還原氧化銅,生成CO2和H2O;
白色的無水硫酸銅遇水會變成藍色。
實驗設計:該小組同學擬用純凈的甲烷氣體和如下裝置進行實驗。
F G I
?、偕蠄D裝置F中盛放的試劑名稱是。
?、谏蠄D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填字母,且每套裝置限用一次)。
[實驗反思]除了可能是CH4也還原了CuO外,出現(xiàn)上表數(shù)據(jù)關系還可能是因為
(寫出一個原因,并說明理由)。
今天有關初三化學第十單元測試題的相關內(nèi)容就介紹到這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