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回來觀閱小編的原創(chuàng)文章,今天繼續(xù)為大家輸出有質量、有內(nèi)涵的最新資訊,喜歡的朋友歡迎點擊關注。 宋武帝劉裕本只是個草根貧民,后來因為得到東晉名士王謐的賞識得以當兵,并因此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劉裕并不傻,得到這種好機會當然是要盡力往上爬,而不是真的只是做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兵。于是在此后的六年里,他討好孫恩,盧循,并以盟主的身份發(fā)動討伐國賊桓玄的活動,在這六年里,他從一介貧民變成一個權傾朝野的重臣,不可不說他的晉升速度之快,也可從此看出,他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 當然在成為權傾朝野的重臣之后他并沒有就此停止對權力的追逐,在此后的十五年里,他不斷地鞏固自己的實力,平定內(nèi)亂,消滅異己,架空皇室在朝廷上的權利,同時他還不斷收復失地。此后劉?;境闪诉@個帝國的掌權人。他此時已經(jīng)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而唯一在他之上的那個人是個沒用的人,要他何用?劉裕的權利達到了極致,自然不甘心只做臣,他想做君。 但是,劉裕當初是打著光復東晉的旗號才取得如今的地位的,如果此時他親自出面廢帝,自立為王,必然會被世人詬病,還要擔著不仁不義的名號。所以幾經(jīng)思慮,他覺得這件事不能是他自己做,得是別人來做。于是,在晉恭帝元熙二年初,劉裕在壽陽城宴請臣僚,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希望他們能懂得他的意思,幫他做事。劉裕先是回憶自己建立的功勛,以及這個過程中的艱辛,然后又說,如今四海升平,他想功成身退,告老還鄉(xiāng)??上?,這一群官員并沒有理解他真正的意思,眾人一聽都稱贊他高風亮節(jié),不貪戀,實在是百官的表率啊。此時劉裕臉上的表情不可謂是不精彩,哭笑不得。 好在,有一個人雖然后知后覺但是最后還是明白了他的意思。這個人就是謀士傅亮,他在宴席散了之后恍然大悟,明白了劉裕真正的意圖,立刻回去找劉裕,告訴他,他馬上回京城。劉裕也明白了,心里很開心,總算有個明白人了,便問傅亮帶多少人回京城,傅亮答曰,數(shù)十人可。劉裕點點頭,傅亮便退了出去。 對此,大家如何看待此事?歡迎在下方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