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重慶的一個三峽移民城市,這里是長江和大寧河的交匯處,獨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極富個性的地質(zhì)地貌,這里有長江三峽中最美的巫山,更有秀美蓋三峽的巫山大寧河小三峽和小小三峽. 巫山縣位于重慶市東部,處三峽庫區(qū)腹心,素有“渝東北門戶”之稱。地跨長江巫峽兩岸,東鄰湖北巴東,南連湖北建始,西抵奉節(jié),北依巫溪。 ![]() 巫山縣一景 2019.6攝 巫山縣境內(nèi)有以峽谷、江河風(fēng)光為代表的長江三峽;有以探險 、休閑、漂流旅游為主要內(nèi)容的小三峽;有曲徑探幽、以神女峰為代表的巫山“三臺八景十二峰”景點群。巫山小三峽 巫山小三峽是長江支流---大寧河在巫山縣境內(nèi)的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的總稱,為國家AAAAA級景區(qū)。 象鼻山 象鼻山在巫山縣城東側(cè)大寧河對岸文峰觀下,粗大的“象鼻”伸入江水中,俗稱江東嘴。在大寧河與長江匯合處,是江、河的“分水嶺”,也是神女廟古遺址所在地。 巫山梨子坪森林公園 巫山梨子坪森林公園面積1388公頃,平均海拔1800米,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是鑲嵌在大、小三峽之間的一顆綠色明珠。 大寧河古棧道遺跡 大寧河古棧道遺跡在龍門峽西岸崖壁之上,距河面約15米處,依次排列著無數(shù)勻整、方正的石孔。棧道石孔多呈四方形,孔徑20厘米見方,孔深30厘米左右,孔距130—200厘米。 大昌古鎮(zhèn) 大昌古鎮(zhèn)建在大寧河畔, 占地約10公頃。解放街呈“T”字形,串通東、西、南3座城門,東西街長350米,南北街長200米。鎮(zhèn)內(nèi)建筑屬磚木結(jié)構(gòu),大多為四合井院,青磚黛瓦、雕梁畫棟,翹角飛檐、古樸幽雅,具有濃郁的江浙風(fēng)格。![]() 巫山縣一景 2019.6攝 巫山,是重慶市的東大門,是游覽長江三峽的必經(jīng)之地,是長江三峽庫區(qū)的重鎮(zhèn)。巫山歷史悠久,古跡紛呈,資源豐富。早在204萬年前"亞洲最早的直立人--巫山人"就在這里生息繁衍。巫山自然風(fēng)光獨樹一幟。聞名中外的長江三峽,巫山就擁有巫峽的全部和瞿塘峽的大部。巫峽以幽深秀麗擅奇天下,峽深谷長迂回曲折,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屏列大江南北,尤以神女峰最秀麗。峽中那云雨之多,變化之頻,云態(tài)之美,雨景之奇,令人嘆為觀止。唐代詩人元稹傳之千古的絕唱"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就是對長江三峽巫山那萬古不衰的神韻和魅力的概括。 ![]() 巫山縣一景 2019.6攝 巫山山脈位于川鄂交界區(qū),北與大巴山相連,呈東北西南走向,主峰烏云頂海拔2400米。長江由西向東橫切巫山背斜,出現(xiàn)了百里巫峽。由于巫山是我國著名暴雨區(qū)之一,雨量多,又系石灰?guī)r地區(qū),在長期風(fēng)雨侵蝕和河川深切之下,形成了氣勢崢嶸、姿態(tài)萬千的座座奇峰秀巒,十二峰就是巫山峰林中引人入勝的佼佼者。 海拔 翠屏峰,740米; 飛鳳峰,740米; 上升峰,780米; 聚鶴峰,820米;松巒峰,820米; 朝云峰,820米; 集仙峰,840米; 望霞峰,860米(即神女峰); 圣泉峰,870米; 凈壇峰,1020米; 登龍峰,1130米。 ![]() 巫山縣一景 2019.6攝 巫山十二峰除峰形秀麗多姿外,變幻莫測、來去無蹤的巫山云雨也大大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峽區(qū)山高谷深、蒸郁不散的濕氣,沿山坡冉冉上升,有時形成浮云細雨,云霧之中,有時化作滾滾烏云,有時變成茫茫白霧。十二峰時隱時現(xiàn),疑似仙境。 古文人多以十二峰名編綴成詩,現(xiàn)錄一首: 曾步凈壇訪集仙, 朝云深出起云連; 上升峰頂望霞遠, 月照翠屏聚鶴還。 才睹登龍騰漢宇, 遙望飛鳳弄晴川; 兩岸不住松巒嘯, 斷是呼朋飲圣泉。 巫山十二峰是巫峽當中最著名的景點。 十二峰中最為美麗動人的是神女峰、有關(guān)仙女瑤姬的為民除害、協(xié)助大禹治水、 并化做神女峰石,永保三峽航路平安的傳說,更使神女峰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 巫山縣一景 2019.6攝 ![]() 巫山縣一景 巫峽 巫峽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qū)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宛如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巫峽峽長千谷深,迂回曲折,奇峰嵯峨連綿,煙云氤氳繚繞,景色清幽之極,如一條美不勝收千奇百怪的畫廊。 群峰如屏,船行峽中,時而大山當前,石塞疑無路;忽又峰回路轉(zhuǎn),云開別有天,巫峽又如一條迂回曲折的過道。巫峽兩岸群峰,它們各具特色?!胺胖巯挛讔{,心在十二峰。”屏列于巫峽南北兩岸巫山十二峰極為壯觀,而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為峭麗。古往今來的游人沒有不被這里的迷人景色所吸引、陶醉的。 ![]() 巫山縣一景 2019.6攝 2019.6.24
|
|
來自: 青松he > 《 談古論今話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