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人間歲月如流水,客舍秋風(fēng)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誰論,江上蟬鳴空滿耳。 前言舊體詩有平聲韻和仄聲韻之分,如果不換韻的話,一般是看雙數(shù)句的韻腳是平聲還是仄聲。 這首詩的第二句【起】和第四句【耳】用普通話讀并不押韻,但是我相信一定有某地的方言讀起來是押韻的。為什么這樣說呢?老街解釋一下。 注:因?yàn)檫@是一首古體詩,所以本文不涉及近體詩 。 一、平聲韻與仄聲韻的絕句需注意之處李白《靜夜思》是平聲韻: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王維的《鹿柴》是仄聲韻,第1、3句是平收: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fù)照青苔【上】。 賈島的 《尋隱者不遇》也是仄聲韻,第1句是仄收但不押韻: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因?yàn)閮墒锥际枪沤^句,所以對(duì)于第一句的最后一字平仄要求不嚴(yán)格。 一般來說仄韻第一句仄收,第一字多是押韻的,平韻詩第一句平收也多押韻的,例如《靜夜思》。 古絕句要求不嚴(yán)格,例如賈島仄韻詩《尋隱者不遇》第一句仄收,但是”子“并不押韻。 二、題主的絕句是仄韻詩人間歲月如流水,客舍秋風(fēng)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誰論,江上蟬鳴空滿耳。 首先,起、耳,都是仄聲字,所以這首只能是仄韻詩。其次,還要看起、耳是否押韻,如果不押韻的話,就不是詩了,也談不上什么仄韻、平韻。 查詢一下韻書可知,水、起、耳都屬于平水韻【上聲四紙】韻部。所以這是一首押上聲韻的仄韻詩。 從押韻上來時(shí),這首絕句很嚴(yán)謹(jǐn)。1、2、4句押上聲韻,第3句平聲收,論,在這里是動(dòng)詞,平聲。 詩友們?nèi)绻⒁夤湃说呢祈嵲姡瑫?huì)發(fā)現(xiàn)極少有上聲和去聲通押的仄韻詩,例如上面舉例的兩首詩。 王維的鹿柴是上聲韻: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fù)照青苔【上】。 賈島的 《尋隱者不遇》是去聲韻: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三、岑參的原詩題主這首絕句是節(jié)選了岑參的《客舍悲秋有懷兩省舊游呈幕中諸公》: 三度為郎便白頭,一從出守五經(jīng)秋。莫言圣主長(zhǎng)不用,其那蒼生應(yīng)未休。 這首詩作于大歷四年(769),岑參四五個(gè)月以后就去世了。 上面講過換韻,這就是一首換韻的古體詩,前四句押平聲韻,1、2、4押韻,第三句仄收;后四句換仄聲韻,1、2、4押韻,第三句平收尾。 這種八句換韻的詩還有一首很著名,就是王勃的《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結(jié)束語王勃《滕王閣詩》今天讀起來也押韻,但是岑參的《客舍悲秋有懷》后四句今天讀起來不押韻,所以題主會(huì)有疑問。這是今古聲調(diào)不同造成的結(jié)果。古人讀起來押韻,今人讀起來不押韻很常見,這也是今人學(xué)習(xí)古詩詞的障礙之一。 例如”兒“這個(gè)字,在南方方言里有泥、移的讀音,這就是古音的讀法。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ni)。兒和期是押韻的。 相信用南方某些地區(qū)的口音讀岑參《客舍悲秋有懷》一定會(huì)有押韻的。 康熙字典記錄: 耳,【唐韻】而止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忍止切。韻母都是【i】 老街是北方人,不清楚南方人怎么讀【耳】?如果有南方的讀者。歡迎您教一教大家,您故鄉(xiāng)的方言怎么讀【耳】這個(gè)字? @老街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