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了【我的童年趣事】有獎征文活動
在我入學以前,有兩個親密的伙伴——小美和小菊。小菊大我一個月,就住在我家對門。小美大我半歲,她的家在我家東鄰。我的許多美好而有趣的童年記憶都與她倆連在一起。我們在一起玩耍的花樣很多,跳繩,踢毽子,追沙包,跳房子…… 踢毽子是個技術性很強的游戲。我們仨很小的時候,根本不會踢,看到大孩子玩,心里又癢癢的,不知跟誰學了一個辦法,拿一本舊書,折一個角抓在手中,用前面剩余的平面托毽子。托毽子比起踢毽子容易多了,可是一下一下地托起來又沒什么意思,于是便模仿人家踢毽子的規(guī)則,說好“一五一番,一十一打?!本褪敲糠晡宓臅r候,把書翻過來托一下,每逢十的時候,把手繞道身后,從身體另一側把毽子托起來,再迅速抽回接著托下去,中間不能間斷。這個游戲現(xiàn)在想來是很有意義的,要手腦并用,還要有肢體足夠諧調的動作才能完成。大一點了,我們也開始踢毽子。小美很快就學會了,踢起來上下翻飛,幾十個都不會壞。我和小菊總是笨笨地,踢不了三兩個就掉下來,于是就把原因歸到毽子身上去,因為小美有一個雞毛毽子,很漂亮,用她的話說很好踢。我和小菊只有一個布條縫的毽子,看起來皺皺巴巴,一點兒也不像樣。 怎么才能有一個雞毛毽子呢?大家都說,扎雞毛毽子一定要活雞毛,死了的雞毛扎成的毽子是踢不起來的。尋來尋去,主意便打向我家的一只大紅公雞身上。那只紅公雞又高又大,尾巴高高的翹起來,紅里透著黑,尖上還鑲著金沙沙的邊兒,扎成雞毛毽子準是最好看的??墒悄侵还u實在太厲害了,只要看到我倆靠近,它便一下跳到墻頭或者柴垛上去,張開大翅膀撲棱幾下,伸長脖子高叫一聲,跳到另一邊去了。有一天清早,小菊她爹剛剛下湖回來,把一張漁網(wǎng)曬在門口的木架子上。我倆偷偷把網(wǎng)取下來,一人扯著一個角,瞅準機會慢慢逼近公雞,把它攆到一個柴垛的旮旯里,猛地一撲,公雞被我們罩住了。兩個人逮著公雞一陣亂薅,不僅拔掉尾巴上好看的雞毛,還從翅膀上拔下兩支雞翎,那是做毽托用的??烧l知由于公雞不斷掙扎,漁網(wǎng)被掛斷了線,再加上我倆不會整理,胡亂撕巴一通,結果成了一個大洞,嚇得不知怎么辦才好。兩個人合計之后,把漁網(wǎng)偷偷放在原來的位置,做賊似的溜開,卻還是被小菊她爹發(fā)現(xiàn)了。他狠狠地黑唬我倆:“再這么能作,把你倆扔到湖里喂魚去。”當然,并沒有被扔進湖里喂魚,漂亮的雞毛毽子也扎好了,只是踢毽子的水平并沒有多少提高,一直也沒有學會踢出很多花樣來。 追沙包也是我們經(jīng)常玩的游戲,一般是和大孩子們一起玩。十幾個人分成兩組,一組出一個代表剪子包袱錘分出先后,得先的一組站在中間跑來跑去,另一組把人再分開兩頭扔沙包,中間的人一個一個被沙包砸下來,然后換成另一組。因為我和小美小菊年齡太小,每次都是需要湊數(shù)的時候才會被帶上,而且還被兩頭的人推來推去。為了討好那些大孩子們,我們便想方設法弄出好的沙包來??墒俏覀內齻€人誰都不會縫沙包,只會把兩個布片對起來,用歪歪扭扭的大針腳縫在一起,裝上沙子后,就弄成了一個扁扁的東西,而且玩不了幾次沙子就漏光了。有一天,我央求大姐給我縫個好看的沙包。大姐答應了,她把花布剪成六塊正方形,一塊一塊對起來,縫成一個正方體的樣子,翻過來,裝上沙子,就成了一個圓圓的沙包。小美沒有姐姐,也央求我姐給她縫一個。我姐看了看手里的碎布尖,說:“花布不夠了,去你家找點花布來?!毙∶栏吲d地跑出去,一會兒又跑回來,手里拿著一塊半新不舊的花布。就在我姐正要下剪子的時候,突然看到小美娘手里拿著笤帚,怒氣沖沖地尖聲喊道:“小美,你給我死過來?!蔽覀冞€沒弄清怎么回事,小美一看見她娘,呼地爬起來,一溜煙跑遠了。原來,小美的花布是在她娘曬在院子里的被面兒上剪下來的。一直到我們長大以后,這件事還作為小美的爆料被常常說起。 轉眼我們都該上學了。我們三個便一起入學,可惜,沒過多久,她們倆又陸續(xù)輟學了。我一個人堅持讀書,以后在一起玩耍的日子便越來越少了。一晃幾十年過去,我們都快到了知天命的年齡,不知她們,也會像我一樣,常常想起我們童年那段美好的時光嗎。 |
|
來自: 卜憲玲 > 《原創(chuàng)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