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jié)氣 · 夏至 公元前七世紀(jì)前, 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 就確定了夏至。 日北至, 日光長至, 日影短至, 故曰夏至。 高溫潮濕, 炎熱開始, 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節(jié)氣, 夏季的第四個節(jié)氣, 明日夏至。 夏至,一年中白晝最長的日子。從此過后,萬物繁茂生長,需雨水滋潤。故,夏至的午后,或傍晚,常會有一陣?yán)子?,驟來疾去。詩人說:“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卑殡S著上天的滋養(yǎng),池塘里早已“蓮葉無窮碧,荷花別樣紅”,綠樹陰濃里“蟬鳴聲聲響,忽覺夏日長”...... 夏至三候 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一候,鹿角解。古人以為鹿角朝前生,故屬陽,而夏至日陰氣生,故鹿角開始脫落。 二候,蟬始鳴。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腹而鳴。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而得名。 夏至吃食 北方吃面食 | 夏天對于北方人來說,再也沒有什么能比吃上新麥磨的一碗面更強(qiáng)心補(bǔ)氣了。老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 小麥冬種夏收,得氣多多,所以夏天可多食。又因夏天人們心火外瀉得厲害,所以更應(yīng)該多吃面食,以強(qiáng)壯人體??傊?,簡簡單單吃碗面,就算是過節(jié)了。 南方吃荔枝丨夏至?xí)r節(jié),剛從樹上摘落的荔枝最為新鮮,水分豐盈,粉嫩欲滴,才最好吃。古人云:”夏至食個荔,一年都無弊。” ![]() 雖說夏至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可“夏至三庚數(shù)頭伏”,意為在夏至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氣溫將繼續(xù)升高。所以,在古代,人們會互相贈送折扇,女孩們還會互送脂粉等什物來消夏避伏。 炎炎夏日,不如找一大樹乘涼,隨手翻讀本書,傾聽陣陣蟬鳴,倒也別有一番享受。待到天晚時,草叢里的螢火蟲會提著小燈籠四處亂竄,如此良辰美景,想來煩熱的心,也會一下子變得無比舒緩。 ![]() |
|
來自: Zhanjh1936 > 《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