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的概念: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客觀地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或介紹事物的狀態(tài)、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目的是給人以知識。 說明對象:說明對象就是一篇說明文所主要說明的事物。確定說明對象的標準:(1)整體、主要(2)具體、準確。 說明文的分類:說明文的分類:按照不同的標準,說明文可分不同的類別。通常,依據說明對象與說明目的的不同,把說明文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兩大類。我們還根據說明語言的不同特色,表達方式的使用情況的不同,把說明文分為平實的說明文和生動的說明文兩種,生動說明文又叫文藝性說明文。 說明文的結構:說明文常用的結構模式有兩種。 1.總分式:包括“總--分、分--總、總--分--總等,事物說明文多用總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遞進式:事理說明文多用遞進式結構,一層一層地剖析事理。 常見的說明順序:時間順序,即以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時間先后來安排說明順序,從而寫出事物的發(fā)展變化情況。這種順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紹、科學觀察記錄,說明事物或事理發(fā)生、發(fā)展或制作過程一類的說明文。如:《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一文是按從古到今的時間順序寫的。 空間順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間存在形式,或從外到內,或從上到下,或從前到后,或由遠及近依次進行說明。這種說明順序,一般用于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特征。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按照瞻仰的路線由遠及近、由低到高,先四周后正中,先臺階后碑身、碑座等依次進行介紹。 邏輯順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內部聯(lián)系成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來安排說明順序。事物的內部聯(lián)系包括因果關系、層遞關系、主次關系、總分關系、并列關系等;認識事物或事理的過程則指由淺人深、由具體到抽象等等。如《死海不死》一文,由現象到本質(成因)揭示了死海的特征,并介紹了死海的現狀和未來,層層深入,邏輯條理十分清楚。 如何判斷說明順序:①以時間為順序的,一般都有表示年代的時間詞出現,如:“過后”,“不久” ?、谝钥臻g為順序的要抓住表示方位的詞:上下、前后、左右、內外等。一般介紹建筑物的都用空間順序。 ?、垡赃壿嫗轫樞虻模袛嗍沁壿嬳樞蚩勺ブ攸c詞語,如:“所以”、“首先”、“其次”。 作者不管是采用時間順序,還是空間順序,還是邏輯順序,主要取決于作者所說的說明對象的特點。 關于說明順序題型示例:試題一: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解決方法: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加強對工業(yè)“三廢”的治理。其次是彩生物(例如蚯蚓等)降解凈化土壤。還可以通過施有機肥、換土和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問一:本段采用了什么順序進行說明的?答一:本段采用的順序是由主要到次要的邏輯順序。 問二:列舉的治理土壤污染的三種方法的順序能否顛倒?為什么?答二:不能。因為文章是按照從主到次的邏輯順序說明的。 試題二:第一種淚水是在眨眼間產生的,即所謂的“基礎淚”……,第二種眼淚,也具有純生物作用,它是因為條件反射活動流出的淚水?!谌N眼淚,也是最后一種眼淚,即由于激動而流出的眼淚。得到的證實說,這種眼淚只有人類才有。 問一:三種眼淚的順序能否顛倒?為什么?答一:不能。因為本文是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邏輯順序說明的。 問二:本文說明三種眼淚時,哪種說得簡略,哪種說得詳細?為什么要這樣安排?答二:前三種略,第三種詳。因為第三種最高級最復雜。不為一般人所熟知,是文章的主體部分。 試題三:60分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會引起人的厭煩。假如在超過70分貝噪音的環(huán)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鎮(zhèn)靜劑或安眠藥。當然,75分貝的噪音算中等級別,它能影響人的思維和情緒。在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中,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們雖然比較短暫,但其激烈程度可以嚴重干擾人們的生活。例如:摩托車行駛中的噪音可以達到100—110分貝,其強度超過電鋸木發(fā)出的聲音,搖滾樂隊的某些演奏可能產生140分貝的噪音。它大大超過噴氣式飛機降落到距地面100米時產生的轟響??茖W實驗表明,超過15分貝的噪音能引起人的嚴重的煩躁和不安,這種情況相當于癲癇發(fā)作時的一系列大腦變化;面對160分貝的噪音,動物可能死亡。 問一: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安排內容的?答一:按照噪音等級由低到高的順序或噪音對人的影響程度的大小順序。 問二:文章這樣安排順序有什么好處?答二:更清晰地表明強度不同的噪音對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使文章的條理更清楚。 注意:有些時候,我們在分析某一篇短文的說明順序時,需要概括主要內容。我們可以從一組答案體會一下: 答案示例1:這篇短文第一自然段主要說明紅血球中的血紅蛋白,其他各段接著說明白血球、血漿、血小板、人體的血量以及造血器官,所以這篇短文的說明順序是邏輯順序。 答案示例2:本文是根據人類使用鉛的歷史,圍繞其用途、毒性展開說明的。 答案示例3:文章先寫昆蟲和某些動物將樹木分解,再寫真菌和細菌對樹木的分解。 所以:有時候回答說明順序就是把說明文的主要內容前后概括出來以體現說明的前后順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