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死后多年不謚,趙云剛死劉禪為何就急著追謚其為順平侯?趙云死后被劉禪追謚為順平侯,“順平”是何意? 在《三國演義》中,趙云是劉備手下的百勝將軍,一身是膽,對劉備一家更是忠心耿耿,因而深受讀者喜愛。正史中的趙云,也是一位神勇無敵的悍將。趙云病逝后,后主劉禪就急著與大臣商量為其上謚,而關羽死后,劉備卻不急于為其上謚,直到40多年后,才被后主追謚為“壯繆侯”。 在人們的印象中,趙云的一生,多隨劉備左右,仿佛只是劉備的跟班大保鏢,其實,趙云也曾多次獨擋一面,屢立戰(zhàn)功的:曾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zhàn)、漢水之戰(zhàn)、箕谷之戰(zhàn)。除了四處征戰(zhàn),趙云還先后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是執(zhí)掌一地軍政的主官。 并且,對于劉備而言,趙云是最可依賴的家人保護神,從長阪坡單騎救主就可看出趙云之忠。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趁著荊州牧劉表死喪之機,率大軍南下荊州,劉表的次子劉琮自知非敵,舉州投降,然后才派人通知駐守樊城的劉備。力單勢孤的劉備也無力抗操,只得不戰(zhàn)而走。 由于劉備敗退時,收留了襄陽城中的十萬百姓,行軍遲緩,所以,很快被曹操的先頭部隊在當陽長阪附近追上了。為了盡快脫離險地,劉備丟下妻兒與部眾,僅帶著張飛、諸葛亮、趙云等數(shù)十騎輕裝南逃,混亂中卻不見了趙云。 正當有人懷疑趙云背劉投曹時,趙云卻懷抱劉備的幼子劉禪,保護著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平安地回到劉備身邊。此戰(zhàn)之后,趙云被劉備升任為牙門將軍。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益州牧劉璋為防備曹操勢力而向劉備求援,劉備便領兵三萬入益州,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云等人留守荊州,并任命趙云為留營司馬,管理軍事事務。 此時,劉備新娶的孫夫人亦留在荊州。劉備走后,孫夫人放縱驕橫,她從東吳帶來的侍衛(wèi)和官吏,也多有不法的行為。劉備知曉后特命趙云掌管內(nèi)事。將整個后宮都交由趙云看管,這是多大的信任啊? 劉備的信任,趙云并沒有辜負,因為此后不久,當孫權獲知劉備西征益州之后,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孫夫人回去,孫夫人趁機將劉禪也一并帶走,幸虧趙云與張飛一起帶兵在長江截住東吳船隊,并成功奪回劉禪。 俗話說:“功莫大于救主,計莫毒于絕糧?!壁w云曾兩救幼主,更是功莫大焉。難怪趙云死后,后主劉禪就召令手為趙云上謚。 后主詔曰:“云昔從先帝,功績既著。朕以幼沖,涉涂艱難,賴恃忠順,濟于危險。夫謚所以敘元勛也,外議云宜謚?!保ā度龂尽ぺw云傳》) 劉禪的意思是說,趙云跟隨先帝時,居功至偉,并且還救過俺兩次命,得給他加上好謚號,你們大家討論決定如何辦吧。隨及,姜維等人給趙云擬定的謚號為“順平”,劉禪就拍板了,于是,趙云得謚“順平侯”。 那么,“順平”一謚,對于趙云而言,是一種怎樣的肯定呢?《三國志·趙云傳》中是這樣解釋的:“云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jīng)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wèi)上,君念其賞;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謚法,柔賢慈惠曰順,執(zhí)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謚云曰順平侯?!?/p>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