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日常生活總是回憶起過往發(fā)生的事情,但是在這個回憶的途中會發(fā)現(xiàn)小時候很多的記憶都是非常模糊不清的,只能想起一些片段性的記憶,但是不管我們怎么回想,都回憶不起三歲前的記憶,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其實大家仔細想想就會發(fā)現(xiàn),不只是3歲之前,我們對于5、6歲的記憶也是十分模糊的,只存在一些片段,主要是因為人類的大腦在3歲之前,還沒有發(fā)育完善,就好像是我們的手腳一樣,要到8歲左右才可以在進行一些復雜動作的時候不會出現(xiàn)手腳不聽話的情況。而大腦也和手腳一樣需要這樣一個發(fā)育的過程。 說到這里呢我們要清楚大腦是如何發(fā)揮他的作用的。我們的大腦啊,就好像是一個有組織性的體,有數(shù)以百萬計的突觸將神經(jīng)元不斷連接,互相傳達信息完成工作,最后將信息存儲起來,而在我們3歲的時候,這些神經(jīng)元也是最活躍的時候,所以小孩對新事物的接受力總是非常強。 雖然說這樣有利于早教等一系列教育的開始,但其實突觸將神經(jīng)元不斷連接對能量的消耗是特別大的,而為了讓我們的身體達到平衡狀態(tài),在人類4~10歲之間呢大腦就會清除一些多余的連接,這也就是“突觸剪切”,而我們小時候的記憶都是在突觸中進行存儲的,這也就是為什么3歲前的記憶會消失,而4~10歲的記憶只是片段性的消失。對于大腦的這種過程,你們有什么看法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