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李達 一麾顏謝憑熊轓,元嘉此地開坫壇。 黃金初鑄賈島佛,唐風直溯轉庵潘。 五峰先生鶴溪老,堂廡特大窺杜韓。 遜學衣缽自山谷,三風繼起翻波瀾。 朅來諸子力扛鼎,后園宴坐輸肺肝。 國初兵馬變營壘,臺殿佛大馀泥丸。 斷碑鳧脛與續(xù)短,丹楹刻桷重脩完。 老僧退院渠說法,見竹尊者森瑯玕。 及溫如客席不煖,菟裘安得營巖巒。 復隨春色此瀹茗,禪喻詩學分蒲團。 作為一個愛喝茶的人,自信優(yōu)雅的泡好一泡茶是基本功。當你坐在主泡的位置上的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你身上。你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茶事的主角。你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要經得起眾人的“檢視”。我的基本要求是:“想像我們的對面有一臺攝像機在持續(xù)拍攝,最終拍出來的照片無需剪輯,每一幀都要有畫面感。”這就要求我們的每一個動作必須要做到從容、優(yōu)雅、流暢“。只有這樣,才能讓參與茶事的每一個人獲得最美的體驗。 要做到這一點其實并不難,只要按照一定的流程操作,便會讓你從容的泡好一泡茶。在這里把我些年來喝茶的經驗分享給大家,拋磚引玉,供大家參考。 首先是準備工作。 不管你是不是經營茶室,只要約了人喝茶,便需提前作好準備。要分享什么茶、用什么茶具、掛什么字畫、插什么花(包括盆景)、焚什么香、吃什么茶點……這些最好是提前準備到位,當然也許對大多數人來說不一定這么齊全,但只要能做到的,盡可能的做到。我曾經說過,如果你不講究,那還喝什么茶?最起碼喝什么茶,用什么茶具得提前備好,器具提前洗干凈、茶席收拾整潔。不要客人坐下了才手忙腳亂的準備,一方面冷落了客人,另一方面也讓客人覺得你沒有誠意。 圖:基本茶具及茶席 其次是泡茶的過程。 一、燒水。如果以上都準備好了,客人入座便開始寒暄問候。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燒水了。這個不用提前,現接現燒表示水的新鮮。 圖:開茶賞茶器具 二、開茶。點火燒水的過程中,你便可以備茶了。緊壓茶需要開茶,散茶需要剪泡袋等。先將帶包裝的向客人展示,講一下今天泡的茶的來歷,不要讓客人喝完了還不知道是什么茶。講完之后把開好的茶放在茶荷里,給客人賞干茶??梢詮淖筮呴_始讓客人輪流欣賞。 圖:冰島茶王樹 三、置器。在客人賞干茶的過程中,你就可以準備茶具了。根據喝茶的人數,在每個人面前放上杯墊,再多準備一只杯子,比如說四個人喝茶準備五個杯子,為沒有來的人留一杯。把杯子放在茶臺上。準備溫杯潔具。 三、溫杯。這個時候水已煮沸,將燒好的水倒入主泡器(壺或蓋碗),再倒到公道杯。 四、搖香。這時候客人已賞完干茶,茶則轉回到你手中。趁壺溫未散把干茶倒入主泡器,輕輕搖晃使干茶香氣散發(fā)。輕起蓋子聞茶香(注意,只開個小縫,不可深嗅,姿態(tài)優(yōu)雅,也算是給不懂的客人示范)。聞完后遞給客人聞茶香,一般從左到右。 圖:云南勐庫大葉種茶葉 五、潔具。在客人輪流傳遞聞香的過程中,你便將公道杯中的水分入品茗杯中,以清潔杯子。請每個杯子單獨清洗,不要把一個個杯子的水倒入另一個杯子。濕泡法直接倒入茶盤,干泡法把水倒入專用的茶洗里。清潔完之后仍然將杯子排列在茶盤上。 六、醒茶。客人聞干茶香結束,將主泡器放好,注入少量的水,水沒過茶葉即可。然后快速出湯到公道杯中。再平均分到每一個杯子里,這個時候用茶夾把品茗杯里的茶水倒到茶洗里,然后把本子放到客人面前的杯墊上。注意只要是茶夾能夾得起的杯子就不要用手去拿。 圖:云南冰島古樹普洱生茶干茶 七、沖泡。根據不同的茶葉特點進行沖泡,比如綠茶、烏龍茶可高沖,普洱茶需定點注水、紅茶可螺旋式注水等。茶性不一樣,每個人的習慣也不一樣。醒好的茶一般都可快速出湯,出湯盡量低,以免茶湯飛濺、香氣流失。執(zhí)壺和拿蓋碗的姿勢多多練習,特別是蓋碗,基本要求是碗底不要對著客人、手肘不要抬起來(盡量用手腕)。蓋碗的開口要使茶葉出不來又要出湯流暢。 圖:分茶 八、分茶。無論公道杯里茶湯多少,盡量保證每個人杯里的茶一樣多,以示”公道“。 九、品飲。分完茶,示意客人可以品飲,自己也持杯品飲。認真的感受茶湯的香氣與滋味。此時盡量不說話,讓喝茶進入相對安靜的狀態(tài),以便影響大家對茶的感受。如此連續(xù)沖泡三開,茶便便進入佳境。 圖:懂然堂武夷巖茶大紅袍 十、評茶。一般三開以內不宜對茶進行點評,三開過后才對茶有了全方位的感受。這個時候水已用盡或水溫已降。在重新燒水的過程中,便可讓客人對茶進行點評,每個人便可發(fā)表自己的品飲感受。品評下來,便可決定要不要繼續(xù)沖泡還是可以換一泡茶。 十一、換茶。我一向建議一泡茶喝到最好喝的時候結束。最多只能往后延續(xù)沖泡兩開。不可喝到寡淡甚至變味。一泡茶結束后可欣賞葉底,通過葉底的狀態(tài)可加深對一款茶的認識。一場茶事最多不超過三泡茶,否則便是浪費和糟蹋了茶葉。 圖:普洱生茶葉底 十二、茶點。茶事進入后半部分,便可聊一些愉悅的話題。分享一些個人的感受,但建議不要聊國事、商事、別人不感興趣的私事,忌談不在場的第三人的不是。這時候可以上一些精心準備的茶點。不建議吃水果,以免破壞茶的回味。 十三、茶畢。吃完茶點,不建議再換新茶,可以繼續(xù)沖泡之前的茶,也可以喝些溫水。邊聊天邊欣賞茶室的字畫、插花、盆景、文玩等。一場茶事便算結束。如果沒有特別的流程安排,客人也該起身告辭了。 以上便是一場簡單茶事的操作流程,也是多年來以茶待客總結出來的經驗分享。其中很多是根據個人習慣而做,并非標準,僅供初習茶道的茶友參考,也歡迎資深茶友指正補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