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杜瓦諾(Robert Doisneau) 法國人文攝影大師羅伯特·杜瓦諾(Robert Doisneau, 1912-1994),是20世紀40至60年代“法國人道關(guān)懷攝影”巔峰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與美國人道關(guān)懷攝影(尤其族群的社會性議題)和馬格南攝影社的人道關(guān)懷攝影(全人類議題為主)不同,“法國人道關(guān)懷攝影”以維護法國人文與文化為本,在攝影史上自成一家:二戰(zhàn)后,“法國人道關(guān)懷攝影”從廣義的“人道關(guān)懷攝影”中抽離,以法國本位主義而與「馬格南攝影社」有所區(qū)別,彰顯法國人不為戰(zhàn)事所影響的尊貴氣質(zhì)與文化傳承。 作為與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齊名的法國傳奇攝影大師,羅伯特·杜瓦諾的作品不同于布列松云游四海拍攝的嚴肅影像,他只以他所居住的巴黎為創(chuàng)作基地,作品風(fēng)格也更加輕松、詼諧而溫情。杜瓦諾一生穿梭在巴黎街頭,為世人留下了包括傳奇之作《市政廳前之吻》在內(nèi)的超過40萬張珍貴的巴黎影像,甚至被稱為“巴黎的眼睛”。 kiss by the hotel de ville, 1950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事實上,杜瓦諾的人像作品也不容錯過。在蒙帕納斯藝術(shù)家云集的黃金年代,羅伯特·杜瓦諾自1937年開始就獲得了訪問在巴黎工作的藝術(shù)家們這一非常好的機會。他不僅開始進入巴黎文藝鼎盛的咖啡館,拍下薩特、西蒙娜·波伏娃、阿爾貝托·賈科梅蒂等人流連其間的一幕幕,還造訪了畢加索、費爾南·萊熱、科萊特、讓·丁格利、羅貝爾·卡皮亞等藝術(shù)家的工作室,用鏡頭捕捉了他們居家、室外或在工作室內(nèi)各種各樣的私人時刻。 Self-Portrait, 1954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1952年,杜瓦諾來到畢加索位于法國南部的家,拍攝了一系列畢加索的居家照片,其中《畢加索的面包手》成為經(jīng)典。 The breads of Picasso, Vallauris, 1952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而當(dāng)時拍攝的那張畢加索雙手貼住窗戶的照片則登上了《生活》雜志的封面。 「LIFE:看見生活」經(jīng)典攝影展 正在 Modern Eye 熱展當(dāng)中 1954年,杜瓦諾在萊熱工作室置萊熱于交迭的畫作間,在指針性的人與符號的圖案間,幾乎看不到藝術(shù)家本人的存在。 Fernand Léger in his works, Gif on Yvette, 1954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而1959年,杜瓦諾拍下了讓·丁格利被自己的煙霧作品罩住臉的瞬間。 Tinguely, 1959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還有更多當(dāng)時在巴黎的藝術(shù)家們都在杜瓦諾的鏡頭里留下了珍貴的影像,創(chuàng)意兼具超現(xiàn)實主義與劇場型態(tài)。這些黑白照片記錄了那一個時代的情懷,也見證了這些藝術(shù)家們創(chuàng)作出杰出藝術(shù)品的過程。 Maurice Utrillo at Vesinet, 1946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Foujita at the Royal Palace, 1950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Savignac chess, 1950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Dubuffet at the pallet, rue de Rennes, 1951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 Gaston Chaissac in St. Florence the goose, 1952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 Bernard Buffet, Paris, 1953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 Georges Braque in Varengeville, 1953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 Caesar with a welder's mask, Villetaneuse, 1955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 Alberto Giacometti in his studio, 1957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 Jean Fautrier in Chatenay Malabry, 1960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2008年,F(xiàn)lammarion集結(jié)杜瓦諾當(dāng)時拍攝的藝術(shù)家們的肖像照片,出版了Portraits of the Artists(《藝術(shù)家肖像》)。這本攝影集包含了以往從未發(fā)表過的珍貴照片,也分享了杜瓦諾對這些藝術(shù)家作品和生活的個人看法。書中的人像攝影作品包括了很多當(dāng)時最為知名的藝術(shù)家—畢加索、大衛(wèi)·霍克尼、賈斯培·瓊斯、索爾·斯坦伯格、馬塞爾·杜尚、勒·柯布西耶、藤田嗣治等等。當(dāng)然還有一些彼時籍籍無名,等待著日后被發(fā)現(xiàn)的藝術(shù)家。 ![]() Doisneau: Portraits Of The Artists by Robert Doisneau 185pages, 24.9 × 32 cm Flammarion, 2008 而在國內(nèi),肖全被稱為“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師”。這個贊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們這一代》這本出版于1996年的大型攝影集,它囊括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文學(xué)藝術(shù)界風(fēng)云一時的知名人物,包括張藝謀、陳凱歌、姜文、何訓(xùn)田、譚盾、北島、王安憶、史鐵生、陳村以及崔健等等。 ![]() 我們這一代 攝影:肖全 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4 肖全歷經(jīng)十余年才拍攝完成《我們這一代》。這些年里,他遍訪散落在中國各地的藝術(shù)家、文學(xué)家,懷著對同代人命運的關(guān)懷,懷著對人本身的同情和熱愛,像一道和煦的陽光輕柔地穿過這一代人的生活,用他手中的相機為每一位被訪者投射下一幅溫存的造像。 ![]() 肖全對人物性格的精準把握,以及他與這一代人廣泛密切的交往,也使得他的照片集超越了個人行為的層次,而成為具有社會意義的影像工程。肖全,用他的溫情和執(zhí)著,見證了這一代人的生存,折射出了他們的痛苦與歡樂,彷徨與堅持,而在這一切之上,是對生命的永恒關(guān)懷。 ![]() 姜文 肖全 攝 ![]() 易知難 肖全 攝 ![]() 竇唯 肖全 攝 ![]() 三毛 肖全 攝 ![]() 張藝謀 肖全 攝 ![]() 崔健 肖全 攝 ![]() 陳凱歌 肖全 攝 ![]() 鞏俐 肖全 攝 ![]() 余華 肖全 攝 ![]() 唐朝樂隊 肖全 攝 Portraits of the Artists(《藝術(shù)家肖像》)和《我們這一代:歷史的語境與肖像》,仿佛是兩位攝影師為法國與中國特定時代里的藝術(shù)家們分別進行的一次影像建檔,這或許就是肖像攝影有別于其他類型攝影的社會意義和人文價值所在吧! 肖像攝影幾乎與攝影術(shù)同時誕生,是人們最司空見慣的攝影形式。在科技和攝影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洪流當(dāng)中,肖像攝影雖一直保持著它在攝影屆的價值和地位,卻免不了由于表面形式的單一而一度在普通大眾中被相對冷落。而如今媒介時代已經(jīng)正式來臨,當(dāng)照相機不再是稀有之物,人人皆可拍攝以自娛時,人們反而又回到了對傳統(tǒng)工藝的探索而非照片效果的追求,而肖像攝影作為最傳統(tǒng)的拍攝方式也重新被越來越多地推崇。不過分執(zhí)著于視覺沖擊力,而是更多成為精神化身的肖像攝影也確實擁有其他藝術(shù)形式不可替代的特質(zhì)。 Modern Eye 即將推出定制肖像攝影服務(wù) 更多細節(jié)敬請期待 探索更多好玩的肖像攝影, 你可以在ZiWU誌屋找到: ![]() ![]() 了解更多羅伯特·杜瓦諾, 你可以在ZiWU誌屋找到: ![]() 文中所有書籍可在誌屋內(nèi)選購 「誌屋官方微店」線上同步銷售 點擊下圖,即可訂閱《周末畫報》 ![]() |
|
來自: 海灘居士(xyg6... > 《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