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有什么描寫農(nóng)村雞叫蟬鳴田園生活的詩句? 前言從謝靈運寫山水,陶淵明吟田園以后,到了王維孟浩然時,山水田園詩成了唐詩的一大流派。 古代的讀書人,要么求仕要么歸隱,也有王維這種亦官亦隱的人物。文人雅士進(jìn)則兼濟(jì)天下,退則獨善其身,寄情于山水田園,吟詩作賦 。 我們看看題主所說的雞鳴與蟬鳴都有哪些類型的詩句 一、雞鳴1、詩經(jīng)中的雞鳴 在詩經(jīng)中就有《女曰雞鳴》, 這是夫婦之間對話。天亮了妻子催促丈夫趕緊起來工作,似乎也比較聽話。這首詩表現(xiàn)了夫妻之間的和睦生活,不過沒有十分明顯的田園特征。 《女曰雞鳴》,刺不說德也。陳古義以刺今,不說德而好色也。 《風(fēng)雨》也說到雞鳴,不過生活似乎也并不甚美好,這是風(fēng)雨之中的懷人之作,后來引申出“亂世思君”的聯(lián)想, “風(fēng)雨如晦”被理解為險惡的人生或動蕩的社會。所以這里的雞鳴并沒有田園生活的那種恬淡美好,而是象征著一種自我激勵。 《風(fēng)雨》,思君子也。亂世則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曹操有一首詩《蒿里行》,這首詩寫出來戰(zhàn)爭的殘酷。不但沒有田園生活的美好,而且充滿了 關(guān)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詩中不但沒有田園生活的美好,而且充滿了對于戰(zhàn)爭的譴責(zé)和對于百姓的憐憫同情。“蒿里行”本就是當(dāng)時人們送葬時唱的挽歌。 3、陶淵明雞鳴桑樹顛 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是田園的代表作品,這首詩寫了他辭職歸田的快樂心情,贊美了靜穆平和的田園風(fēng)光 。 《歸園田居(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陶淵明“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化用漢樂府《雞鳴行》“雞鳴桑樹巔,狗吠深宮中”而來。魏晉時期陸機(jī)也有:“虎嘯深谷底,雞鳴高樹巔”的句子,但是主題都不是描寫田園生活。只有陶淵明這種經(jīng)歷和心境的人才能寫出真正的田園詩。 二、蟬鳴
1、《古詩十九首》 秋蟬鳴樹間,是對于光陰逝去,而自己卻書劍無成的感慨。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2、《雨霖鈴·寒蟬凄切》 柳永詞中的蟬鳴“凄切”,寫的是離別的哀傷、仕途的失意,: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一襟余恨宮魂斷,年年翠陰庭樹。乍咽涼柯,還移暗葉,重把離愁深訴。西窗過雨。怪瑤珮流空,玉箏調(diào)柱。鏡暗妝殘,為誰嬌鬢尚如許。 銅仙鉛淚似洗,嘆攜盤去遠(yuǎn),難貯零露。病翼驚秋,枯形閱世,消得斜陽幾度。余音更苦。甚獨抱清高,頓成凄楚。謾想薰風(fēng),柳絲千萬縷。 王沂孫的詠蟬寄托的是故國之悲,蟬鳴在這首詞中寫的更加凄楚悲涼:乍【咽】涼柯,還移暗葉,重把離愁【深訴】。余音更【苦】。甚獨抱清高,頓成【凄楚】。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 駱賓王《在獄詠蟬》,蟬鳴因“風(fēng)多“而”響易沉”。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結(jié)束時以蟬自比: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宋·楊萬里可不是陶淵明,他在南宋的仕途一直比較順利,既是詩人也是一位愛國的政治家。不過他流傳下來的兩萬多首詩中,有不少描寫田園生活的詩篇。 這首《山居》未必寫的是田園,但有田園之風(fēng)。 鬢禿猶云少,書多卻道窮。柴門疏竹處,茅屋萬山中。 結(jié)束語在古詩詞中,每一種的意象往往有其背后的隱喻。,欣賞前人的作品時,可以發(fā)現(xiàn)單純寫恬淡平和的山水田園詩,詩中的雞鳴和蟬鳴比較單純。但是抒發(fā)詩人的感想時,這兩個意象往往就被賦予了各自的不同深意。 @老街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