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前西西做董事長助理之前,遇到過這樣一位同事, 她每天都有收不完的快遞,逢過了個周末更了不得,周一看到她的辦公位全堆滿了包裹。 新衣服鞋子更新不斷,但因只追求便宜,衣服材質(zhì)和裁剪都不好,經(jīng)常鞋子穿上每兩周不是斷底就是脫膠。 有幾次我見她買的幾件款式還不錯,聽到她說出二三十塊錢的價格時,再一摸手感,我沉默了。 兩周后,也沒有見她穿過那件衣服。 再一問,她攤手說這種材料的衣服洗兩次水就不能穿了,只能丟著壓箱底。 有一次她搬家讓西西去幫忙,看到她的衣柜我驚呆了,像垃圾一樣的隨意丟棄的衣服,各種鞋子和山寨包包塞滿了柜子。 再看到了她梳妝臺上那些她平時推薦我們“打折尾貨”的山寨大牌化妝品,我就懂了經(jīng)常臉上油光滿面的毛孔,各種爆皮,眼睫毛的“蒼蠅腳”是怎么回事兒了。 最后除去家居用品,零零散散的東西就整理出來4大箱,原本一輛搬家面包車就能拉完,不得已又叫了一輛,花了好幾百。 等車時她苦笑的對我說,其實這些東西她都不怎么穿,護膚品很多用了爛臉覺得是自己膚質(zhì)的問題,又舍不得扔,只能先留著了。 我委婉地問她,同樣花那么多錢,為什么不精選的買質(zhì)感好一些的東西呢? 她自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她說,衣服鞋子流行都在變,買好的過兩個月過時了又要買新的, 花同樣的錢,一件好的可以買好幾件便宜的,等以后有錢了再追求品質(zhì)吧。 至于護膚品彩妝品,年輕就是最天然的保養(yǎng)品,等30歲以后再買貴的吧。 后來我發(fā)現(xiàn),等那個“以后”到了,她依舊還是過著將就的“l(fā)ow質(zhì)感”生活。 而這種“l(fā)ow質(zhì)感”不僅影響了她的外在,也影響了她的朋友圈和工作,她一直過著“將就”的生活,一直做著“將就”的工作,最后也結(jié)了一個“將就”的婚。 2、愛買便宜貨:也是一種盲目消費。 如果長期買便宜貨,它就會變成你潛意識里的習慣,一旦要花錢的時候,就想著要找最便宜的,最低價的入手。 有些人覺得衣服鞋子這些東西都是些很外在的東西,但不得不說,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一定是來自于外表,其次才是內(nèi)涵。 如果你看到一個邋遢,品味很差的人,你還會有興趣去了解他的內(nèi)在嗎? 西西印象中有一句很深的話:“你身上的一切,都在訴說你這個人” 你個人挑選的東西都代表著你的品味和愛好,如果長期都小氣的將就自己,給人留下的印象不可能再是高級的了。 就像前面說的那位姑娘,有次公司年會穿了件羊毛呢外套,但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覺得:那撐死是A貨。 那是A貨嗎?不是。她買不起嗎?不是。是因為她平時什么都嫌貴,沒人會相信她舍得花小幾千塊去買這件大衣。 女人如果舍不得投資自己,結(jié)局這么悲哀。 什么都嫌貴,最后別人提到她就覺得她只配便宜貨。 質(zhì)感不代表昂貴,同樣的,不是有錢人,也不代表只能過廉價的生活。 見過身邊也有一些暴發(fā)戶,一味追求貴的東西,紙醉金迷,除了外在金錢打造的光鮮,生活毫無美感可言。 “愛買便宜貨”和“暴發(fā)戶”這兩種人都有個相同點,他們關(guān)注不是自己是否適合,而是只專注錢。 一個用錢來滿足自己,一個用虛榮來滿足自己。 3、也有人會反問:可是我們也買到過便宜又好的東西啊,不應該一棍子打死。 那么我們來算一筆賬: 試錯的成本太高,回想一下,過去真正買過便宜的東西里有幾件是真正的物美價廉? 一臺口碑好質(zhì)量好的洗衣機可以安心用5年,你低價買了一臺便宜的,一年出現(xiàn)好幾次問題,來回請人維修,5年換兩臺,上上下下花的錢比買一臺好的也沒剩下幾個錢。 這樣是省錢嗎?既浪費錢,又浪費精力。 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挑選,便宜貨有一個很大的痛點,會讓人上癮。 它會給人一種錯覺——因為便宜,所以值得買,就像前面所說的,便宜貨也會產(chǎn)生盲目消費。 甚至我們會花更多的時間去對比,明明一件商品的性價比非常的合適,卻貨比三家要找到更低的價格。 也許有時候花上一晚上的時間,只為了省20塊錢,最后買回來的東西可能還存在山寨或者次品的風險。 這樣是省錢嗎?既浪費錢,又浪費時間。 馬云爸爸說:免費的東西,才是最貴的。 美貌可以花錢,人情可以花錢,甚至健康也可以花錢,時間是免費的,卻是花再多錢也買不到的。 現(xiàn)在的生活節(jié)奏太快,很多人便會把生活往“將就”里過。 也許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你總不能因為知道生命總會結(jié)束,而懶得認認真真地活吧。 “好車費油,好馬費草,好女人費錢?!?/p> 買東西要精簡品質(zhì),注重數(shù)量,每一次消費,都代表著你對生活的投資。 你愿意為美麗買單,愿意為精致買單,美麗和精致自然會跟隨你。 你值得更貴的生活,也值得更好的人。 來源公眾號:西西說晚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