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決明為鮑科動物雜色鮑(光底石決明)、皺紋盤鮑(毛底石決明)、羊鮑、澳洲鮑、耳鮑或白鮑的貝殼。分布于廣東、福建、遼寧、山東等沿海地區(qū)。夏、秋捕捉,剝除肉后,洗凈貝殼,去除附著的雜質(zhì),曬干。生用或煅用。用時打碎。 石決明的性味與功效 1.性味:性寒,味咸。 2.歸經(jīng):歸肝經(jīng)。 3.功效:平肝潛陽,清肝明目。主要用于頭痛、眩暈及視力障礙等癥。為涼肝、鎮(zhèn)肝之治要藥。 石決明的臨床應用與組方 1.用于治療肝陽上亢,頭暈目眩。由于肝腎陰虛而導致肝陽主亢而出現(xiàn)頭痛、偏頭痛、頭暈、目眩、急躁易怒、失眠、轟然而熱等癥(包括高血壓病出現(xiàn)這些癥狀者),本品可養(yǎng)平肝陰、潛鎮(zhèn)肝陽。常配合生赭石、生地黃、白芍、黃芩、香附、夏枯草、菊花、天麻、鉤藤、桑寄生、牛膝、澤瀉、蒺藜等同用。對于神經(jīng)衰弱出現(xiàn)上述癥狀者,以此為基礎隨證加減,有一定效果。治療血管性頭痛,常與川芎、白芷、香附、鉤藤等配伍,水煎服。 2.用于治療目赤,翳障,視物昏花。本品能清肝火而明目退翳,為治目疾之常用藥。因肝經(jīng)有熱而導致目赤腫痛、羞明或目生障翳等,可用本品清肝熱、明目,常配合桑葉、菊花、蔓荊子、黃芩、生地黃、木賊草、決明子等同用。如因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而導致頭脹、口痛、視力減退,或目生內(nèi)障、青光眼等,本品可養(yǎng)肝陰、清肝熱而明目,常與生地黃、熟地黃、地骨皮、石斛、菟絲子、山茱萸、五味子、枸杞子、菊花、夜明砂、知母等同用。如夜盲、視物不清,可與豬肝、羊肝、蒼術、決明子等同用。 3.用于治療鼻淵。與谷精草、草決明、鉤藤、白芷、菊花、蔓荊子等同用,效果良好。 石決明的用法、用量與禁忌 用法:l5-30g,水煎服。應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外用點眼宜煅用、水飛。 石決明的毒副作用 石決明入藥毒性極小。臨床未見中毒病例的報道。亦未見動物毒性實驗的資料。 |
|
來自: 天地一蒼生 > 《文夾4~醫(y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