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追蹤】keai王某,男,32歲,2001年1月21日初診。3年前從高處跌下,腰部挫傷。近年來腰部疼痛加劇,臀腿部麻痛不適。經(jīng)X片、CT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L4椎弓裂”。 刻診:形體消瘦,神色憔悴,巔頂脹痛,腰背冷痛不能前屈,腰骶部隱痛向腿部keai放射,下肢痛麻無力,活動不利,左腿更甚。下腰段前突增加,腰骶交界處有凹陷,L4~S1段棘上韌帶剝離。畏風多汗,偶有干嘔,時有惡心,胃冷不適,舌淡暗形胖大有齒痕,苔白厚,脈象細澀。 腹診:腹肌菲薄,兩腹直肌攣急強直。此為keai厥陰少陰合病之痹癥伴肝氣夾水飲上逆。 【診斷病機】既有keai厥陰經(jīng)寒凝經(jīng)絡之外寒,又有寒濕凝聚少陰腰背之里寒。 【治法】當溫陽益氣、散寒祛濕、溫中降逆為治 【處方】【吳茱萸湯】、【當歸四逆湯】、【附子湯】合方之意:吳萸、黨參、桂枝、當歸、白芍藥、附子、白術、茯苓各10g,細辛、通草、甘草各5g,大棗3枚,生姜5片。3劑。 同時施以正脊手法,糾正紊亂的腰椎棘突;用按摩keai手法糾正剝離的棘上韌帶。治療后,腰骶疼痛加劇,不能轉身,不能下床。 筆者再三考慮辨證施治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認為沒有失誤,守方不變,再5劑;并繼續(xù)在腰骶部按摩,糾正棘上韌帶;再在壓痛點最明顯的次穴處針刺,并加以溫灸。 綜合keai治療后,腰腿痛逐日減輕,巔頂脹痛、胃冷之感消失,惡嘔、肢冷減少,但自覺口苦咽干,煩熱畏風。腹診:腹肌仍扁平拘緊,胸脅支結,心下部緊迫,臍部悸動應手。脈沉弦,舌苔薄黃。厥陰少陰合病已由陰轉陽,轉變?yōu)樯訇柼柡喜?。?/span>keai【柴胡桂枝湯】,并囑咐患者每日堅持用艾條在腰、臀、腿壓痛部位自我灸療。前后調治2個月,腰腿痛逐日減輕。1年后相逢,言及病愈后一切均好,步履自如。 【評按】:陰陽錯雜,陰陽消長、陰陽順逆是厥陰病的3個特點。而陰陽、順逆,不外陽復陰退為順,陰極陽消為逆。此案初診時,見厥陰少陰合病,投【吳茱萸湯】、【當歸四逆湯】、【附子湯】合方。藥后竟出現(xiàn)了“瞑?!爆F(xiàn)象。守方再進,吐逆止,巔痛減,出現(xiàn)陽復陰退的轉化契機。厥陰少陰合病由陰出陽,呈現(xiàn)keai少陽太陽合病之格局。臨床主要脈癥和柴胡桂枝湯證相符合,守方2月,并輔以按摩,其病漸漸消失。 通過此案,筆者心得有三: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也要把握疾病的動態(tài)變化,知常達變,內外合治,因勢利導,方能充分發(fā)揮keai六經(jīng)辨證的特色?!渡袝吩?“藥不瞑眩,厥疾不瘳”。筆者的淺見是: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瞑?,F(xiàn)象,是疾病的病理穩(wěn)態(tài)開始動搖而趨向正復疾卻的佳兆。[9]整體觀念應當包括整體對局部的主導作用及局部對整體的反作用兩個keai方面內容,內治外治緊密結合,是整體性治療的重要手段,正如徐靈胎所云:“不明外治之法,服藥雖中病,僅得醫(yī)術之半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