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篆刻藝術的欣賞,清代葉爾寬在《摹印傳燈》中,提出了品印六法: 一曰氣韻生動,二曰刀法古勁,三曰布置停勻,四曰篆法大雅,五曰筆與刀合,六曰不流俗套。 這六法涵蓋了印章的字法、章法、刀法以及氣韻格調,欣賞篆刻,也就是應從這幾個基本的美學因素入手。 一、字法 篆刻最基本的組成要素是以篆書為主體的文字,雖然也有圖形印,但畢竟不是主流。 字法也稱篆法或筆法。字法的美雖沒有固定標準,但只要結體自如,疏密停勻,曲直適度,縱橫得法,這樣的字法就很美。 二、章法 印章的章法也就是要講究印面的謀篇布局,這點與書法和繪畫的道理相通。印章也要講究大小虛實、參差錯落、俯仰向背、疏密對比等。 以吳昌碩的“字曰元皞”印為例,“字”拉長處理,獨成一行,疏朗而留白多,另三字壓扁成一行,有密不透風之感,整個空間疏密對比、虛實對比鮮明,而字與字之間欹側平正照應,印面生動。 三、刀法 篆刻,最終要通過刻刀的“刻”才能最后完成而成為印章的藝術元素。刀法應力求自然天趣,那種刻意用刀來表現(xiàn)的所謂筆意就顯得生硬,缺乏生氣。 刀法中,沖刀所形成的是剛健遒勁的勁健之美,切刀帶來的是鋒穎秀致的精麗之美,而沖刀、切刀的結合則能營造出剛柔相濟的韻致。 四、意境 如果說刀法、章法和刀法所表現(xiàn)出的是直接看得見的形式美,那么意境美則是看不見、摸不著、只能意會的抽象美。 意境美要經字法、刀法和章法的有機結合,才能營造出萬千氣象,彰顯出詩畫般的意境。 以上所說的幾個方面,相互關聯(lián),相互融通,欣賞時應綜合考慮。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