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zhèn)€值得探討的問題!東西方的考古和文明標準還真是不統(tǒng)一。其實看到這個問題,我們最重要的是要想到我們不能厚此薄彼,我們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 古埃及,一個橫空出世于尼羅河谷的沙漠王國,一個擁有金字塔、方尖碑及宏偉神廟建筑等無數(shù)奇跡為代表的偉大文明,這個曾被古希臘“歷史之父”希羅多德稱為“尼羅河所賜予的禮物”的古埃及的法老文明,最初的起源與真正的來歷至今仍然還是迷。 據(jù)埃德富神廟銘文記載,創(chuàng)世神荷魯斯及其追隨者是遠涉重洋才來到尼羅河谷的。這個時間最遠可以追溯到5200年,再遠就什么也沒有了,沒有任何可以信賴的歷史,哪怕是最簡陋的石制工具。 其實,這一情況早為許多學者所注意。法國史學家勒南就曾指出:“埃及沒有經(jīng)歷過古代時期”。史學家奧斯本說:“古埃及像一朵最美麗的花朵,在我們年前迅速綻放”。英國史學家羅林森直截了當?shù)闹赋觯骸啊袡?quán)威人士一致贊同,埃及文明如此發(fā)達,無論我們追溯到哪一個歷史時期,都找不到任何曾經(jīng)不文明的時代……”。 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圣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但是為什么外國歷史普遍認為的埃及歷史有5000年6000年?我國的歷史卻只有4000年,3000年。但是埃及最早的奴隸制王朝納爾邁王朝建于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能夠佐證這個王朝的證據(jù),也只有現(xiàn)在在埃及博物館的納爾邁石板,埃及最早的金字塔距今也要有4000多年的歷史。所謂的6000年,7000年,只不過是在一本已經(jīng)遺失的古埃及歷史學家曼涅托于公元三,四世紀左右寫的《埃及史》中,這本書的言論也只散件于各種典籍中。 近代考古起源于上世紀二十年代的歐洲,定義“文明”的三要素為:文字、國家(或城邦)、禮儀性建筑或青銅器。顯然,我國境內(nèi)的這些遺址由于沒有發(fā)現(xiàn)文字而不被歐美學者承認。可是文字這東西是需要載體的。竹簡的壽命是一千年,紙張壽命是八百年。就算是有這樣的載體也是無法保存的。 ![]() 外國不承認我國歷史上的夏朝,甚至更早以前的事情,主要原因是考古發(fā)現(xiàn)最早的物證只有在商朝的甲骨文。最早出土的甲骨文大概距今約3600年左右,公元前17世紀,所以就有了4000年甚至3600年的中華文明史。雖然目前夏朝還沒有完全的佐證,但是二里頭宮殿的發(fā)現(xiàn)和規(guī)模龐大足以證明我國應(yīng)該有更早的歷史。二里頭宮殿的規(guī)模如此龐大,但是他建于大概3800年前左右。這個布局嚴謹,規(guī)模龐大的宮殿模式,不可能突然降臨到中華大地上,必然要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和勞動人民巨大的智慧。 埃及六七千年的歷史,也并沒有實實在在的物證。如果通過典籍就可以驗證的話,我國《尚書》中的《堯典》完全就足以證明我國有比夏朝更早的文明歷史,王朝歷史也有3000年的歷史。但是上下五千年,為什么只有3000年被承認2000年就被拋棄呢?主要是因為在外國的考古和斷代中以文字,宮殿建筑和城市分工為標準。如果不是甲骨文,青銅器的出處,外國人甚至只承認中國不足3000年的歷史。但是甲骨文,后母戊鼎,三星堆文化再一次證明了中華文化的厚度。 ![]() (中國商代的成熟文字“甲骨文”) 詳細百度古埃及歷史會發(fā)現(xiàn),所謂的六七千年歷史其實是一種模糊的籠統(tǒng)說法,按古希臘學者記載,古埃及的第一個王朝始于5100年前的上下埃及的統(tǒng)一(美尼斯王朝),那么按某些人以夏商王朝和甲骨文為標準斷文明史來看,古埃及就只有5100年歷史,文字也是,有趣的是,與甲骨文不同,他們的文字年代5100年是推測出來的,無直接證據(jù)。盡管如此,我們當他推測正確,那么古埃及的歷史也只有5100年才對,而不是六七千年。至于為什么會有六七千年的說法,因為在此之前的“涅伽達文化時期”(注意,是文化)也被納入了古埃及文明時期里了,于是合計6000或6500年,這便是古埃及六七千年歷史的“本來面目”,是不是很可笑?這就是西方人的雙標!也是國內(nèi)某些人的淺薄與無知之處的體現(xiàn),對西方的觀點人云亦云。若按此標準,中國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雙墩遺址、賈湖遺址豈不是也可以稱“文明”了?在全國各地均發(fā)現(xiàn)有遠古文明的遺跡。其中賈湖遺址有8000到9000年歷史,而湖南省道縣的玉蟾洞遺址竟然有1.5萬年。(雙墩7000年有大量字符出土,貨真價實,賈湖9000年,已有少量字符出土,還有絲織物、稻谷、骨笛發(fā)現(xiàn)) ![]() 而大名鼎鼎的所謂人類最早的文明——蘇美爾,他的第一個統(tǒng)一王朝卻晚得多,約統(tǒng)一于4300年的阿卡德王朝,印度不可考,而中國正史的記載第一個王朝是夏朝,記住,是正史記載,約建立于4070年前,你看王朝差距其實并不大!然而西方人和國內(nèi)某些無知者卻喜歡用不同標準把包括“文化時期”古埃及和蘇美爾文明算進來稱六七千年,而對稱中華文明咬住甲骨文只算3600年,典型的雙標。 然而,就“王朝”定義來說,中國的炎帝和黃帝統(tǒng)治時期也滿足“王朝”的定義,他們都是統(tǒng)一當時周邊部族的政權(quán),絕非是部落或神話傳說時期。作為當時的天下共主,炎帝和黃帝的王朝均有世系、王權(quán)、方國、階級、官職、分封的記載,這不就該是最早的中國王朝嗎?典型的政權(quán)特征!只是中國歷史上習慣從夏朝開始算第一個王朝罷了。而關(guān)于考古文物證據(jù),炎黃甚至“三皇”時期的歷史遺跡或許就是現(xiàn)在某些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文化遺址”也說不定。 黃帝王朝據(jù)推測建于約4600年前(對比金字塔始于4700年前,相差不大),開創(chuàng)顓頊、帝嚳、堯、舜等五帝時代,而炎帝王朝更早,建于4600~5200年間,天下共主,之后被黃帝王朝取代,所以,誰早誰晚還不好說呢。 有人說我們的炎黃只是傳說,沒有直接考古證據(jù),實際上古埃及的前幾個王朝也是神話傳說,沒有當時的記載。 ![]() 而比起西方考古來說,中國的考古則要嚴謹?shù)枚?,凡事沒有直接證據(jù)的都不做隨意推測和下定論。中國雖然沒有金字塔這類建筑(中國是典型的土木建筑文明),但如果按西方納爾邁調(diào)色板這種邏輯,我們的禹王碑、炎帝陵、黃帝陵、伏羲廟、女媧廟豈不是也可以當作“證據(jù)”了?里面的東西可不只一塊來路不明的石碑石板能比,各種石碑、塑像、石刻應(yīng)有盡有。但,我們不會這么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