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段時間,家長群都在瘋傳'得語文者得天下'。中高考改革后,最拉分的就是語文。 語文能力好的孩子能考130分,差的只有90多分,你說拉不拉分?而語文中,就數(shù)閱讀理解和作文最拉分的! 寫作能力需要從小培養(yǎng),為將來打下堅實基礎(chǔ)。 一提到作文,不少家長和孩子就頭疼,孩子拿著筆憋了一個小時才寫出幾個字……那該怎么辦呢?下面就讓小編跟大家分享幾個好方法。 (一)如何寫作文 寫作文的時候常常遇到這兩種問題:無事可寫,無話可說,三言兩語交代完一件事,內(nèi)容空洞。所以我們務(wù)必要做到讓文中的人和物,都寫'活'起來,方法如下: 01、生動地描述'動詞' 比如:爸爸問:'語文考試考了多少分?' 這句話中'問'就是動詞,可以生動地描述這個動作,可以修改成:'爸爸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問……'。或者改成:'爸爸問:'語文考試考了多少分?'——爸爸問得特別急,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我,好像分數(shù)就寫在我的臉上一樣。' 看上面修改后的兩個句子,前一句是直接在'問'前潛入修飾語,變成更長的句子。而第二句則是在句后解釋說明是怎樣的動作'問'。這兩種方法都可用。而一般寫第一句更好,不會引起人們的閱讀疲勞。 02、讓'形容詞'更形象 比如:奶奶的話在耳邊回響著,奶奶雖然說得對,但我不知為什么那么地委屈,那么地悲傷。 這句話里面有兩個形容詞'委屈''悲傷',在表達這種感情時,一定要想好'委屈成什么樣了?悲傷到什么程度?'寫得越詳細,越真切,越具體越好。 改法一:奶奶的話在耳邊回響著,奶奶雖然說得對,但我不知為什么心里像壓了塊大石頭,嗓子眼里像堵了塊棉花,想喊喊不出來,想哭哭不出來,委屈,悲傷,難過極了! 改法二:奶奶的話在耳邊回響著,奶奶雖然說得對,但我卻不知為什么那么地委屈,那么地悲傷?!睦锵駢毫藟K大石頭,嗓子眼里像堵了塊棉花,想喊喊不出來,想哭哭不出來,難受極了。 這樣一改,本來抽象的形容詞,一下子變成了摸得著、看得見的實物,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使文章感情更真切深刻。 03、心理描寫 很多時候,孩子們寫的文章感情不夠豐滿,是因為人物沒寫'活'。要想把人物寫'活',除了會個性的動作特點和表情特點外,更重要的是有心理思想活動。 寫作文要想:當你傷心時、興奮時、愧疚時、憤怒時……心里都是怎么想的,要細致入微地把它寫出來,這樣你塑造的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活靈活現(xiàn)的人。文章讀起來才生動有味。 如我們學過的一篇作家畢淑敏寫的記敘文《學會看病》,文章中就有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寫,正是這些心理描寫把母親那種深沉而內(nèi)斂,細致而矛盾的愛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如下圖: 在我們的作文中,我們也是要善于抓住自己的心理描寫,比如:下圖中的這段心理描寫就把自己的緊張表達得細致入微。 (二)如何為寫作打好基礎(chǔ) 01、豐富三年級以下孩子的詞匯量 ①有意識地讓孩子與很多人談話。不斷對人重復(fù)使用,并記取新學習的語匯,進而把它變成屬于自己的語匯。 ②任何事情都用話語來表示。例如:請你把房間地板上黑色的盒子拿過來。而不是用手指指盒子,說:'拿過來。' ③邊散步邊聊天。例如'黃色屋頂上那一家門前開的是什么花?'聊天過程中,父母慢慢修正孩子話語中錯誤的詞匯。 ④玩詞語游戲。例如詞語接龍。 02、標記出好詞好句 家長提前把書看一遍,然后把一些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句用記號筆標注出來,這樣孩子在閱讀的時候就會去關(guān)注。 03、讀幾遍,理解后再默寫出來 事先看一遍段子(不能太長),然后就'默寫'這個文段,盡可能地用原文的詞匯,實在想不起來了,就用自己的句子。 持續(xù)的練習,或許會培養(yǎng)起孩子對詞匯的敏感。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被作者原本的敘事方式所影響,在復(fù)述的過程中也容易憑'記憶',用了相同的句式、詞匯。 04、大聲讀文章 大聲讀可以幫助理解和加深記憶。據(jù)測算,默讀時所需的記憶強度是朗讀時的整整兩倍。 其實除了讀名作,也可以把自己寫的文章朗讀出來并錄音,讀完回放給自己聽。如果自己讀起來都費勁,更別說讀你文章的人感受如何了。 以上就是寫作文的實用干貨,希望家長能督促孩子做到,只要做到這些,寫作能力肯定有大幅度提升,對中考高考的成績肯定有很大幫助。好了,本期就介紹到這,我們下期再見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