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華夏第一宅”之稱的《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靜升鎮(zhèn)。而王家分布于靈石縣的眾多房產(chǎn)中最有特色的是高家崖和紅門堡這兩座,整個建筑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 大院建筑規(guī)模宏大,擁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別為“龍”、“鳳”、“龜”、“麟”、“虎”五瑞獸造型,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F(xiàn)以“中國民居藝術館”、“中華王氏博物館”和“力群美術館”開放的紅門堡(龍)、高崖(鳳)、崇寧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間,面積8萬平方米。 大院選址于北傍高坡,南望開闊,高出平地約八九米的臺地上。開放的兩處,西稱紅門堡,建于乾隆年間;東稱高家崖堡,建于嘉慶初年。 東堡院有院落26個,東中西并列為六路。中間的三路院落為主院,西邊的兩路為書院和花園,東邊的一路為廚院。西堡院共有院落28個,中間有一主干道,貫穿著三條橫巷,與東堡院用一石橋相連,東西對峙,氣勢震人心魄。如若再加上修復完好的王氏宗祠,那么,王家大院現(xiàn)對游人開放的總面積已達31956平方米。假若不到王家大院走一走,看一看,確實很難讓人置信,在這塊黃土高坡上,怎么會建有這樣一座可與皇宮一比氣宇的大院? 東堡門位于主院前大通道的東端,西堡門開在大偏院的西南角,南堡門開在主院前大通道的中間,北堡門開在小偏院的東北角。南堡門外是一條長50米、寬3米的石板坡路,直通村中的五里后街。主院前的大通道長127米,寬11米,全部用青石鋪成。大通道的南面是高高的磚砌花墻,墻內(nèi)建有60多米長的風雨長廊。 東大院主體建筑是兩座三進四合院,院門前都有高大的照壁、上馬石、旗桿石、石獅、石臺階等。從布局看,每座主院都有寬敞的正院、偏院、套院、穿心院、跨院等;按用途分,有堂屋、客廳、廂房、繡樓、過廳、書院、廚房之別。院內(nèi)因地而異,修有甬道、幽徑、低欄、高墻等。院中有院,門內(nèi)有門,窯頂建窯,房上座房。 建筑裝飾 王家大院的建筑裝飾,是清代“纖細繁密”的集大成者,結構附件裝飾均絢麗精致、雍容典雅。如穿廊上的斗拱、額枋、雀替等處的木刻,柱礎石、墻基石等石刻裝飾以及各院落內(nèi)的楹聯(lián)匾額,形式多樣,做工極佳,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北方地區(qū)漢族民居 “堅固、實用、美觀”的建筑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