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觀史書,可以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的中原王朝對外征服的欲望都比較小。舉個例子來說:明太祖朱元璋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硬的帝皇之一,可是他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后,就明確的提出了一系列不征之國(當(dāng)時中國的周邊小國基本上都包括在內(nèi)),甚至還鄭重其事的告誡其后代子孫不準隨意征討這些國家(出自《皇明祖訓(xùn)》),大明王朝的對外征服欲望之小可見一斑??墒谴鬂h王朝的對外征服欲卻和大明王朝有著天壤之別,大漢王朝有著極其強烈的對外征服欲。 漢武帝執(zhí)政時期,漢朝大軍就幾乎沒有停止過對外征伐的腳步,東滅朝鮮,西通西域,南并百越,北擊匈奴,極大的擴張了大漢的疆域。再后來更是出現(xiàn)了一句讓大漢人熱血沸騰的話: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由此也可看出,大漢王朝的對外征服欲望有多強烈,那么為什么漢朝的對外征服欲會這么強烈呢?筆者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漢武帝劉徹開了對外征服的頭,直接影響了大漢王朝后世的皇帝 漢武帝劉徹的最大功績莫過于徹底打殘了欺壓大漢的匈奴人,極大的拓展了大漢王朝的疆域,為大漢人安上了不屈的傲骨,他也因此被后人譽為“千古一帝”。漢武帝這個先例事跡的存在,極大的影響了大漢王朝后來的皇帝,但凡是想有一番作為的皇帝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達到漢武帝的高度,就算達不到,至少也不能差得太遠,如果差得太遠,還談什么大有作為;而后世皇帝想要達到漢武帝的高度,那么對外征服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皇帝支持對外戰(zhàn)爭,如此一來,漢朝的對外征服欲望自然也就會更為強烈。 第二個原因:漢朝擁有著當(dāng)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兵器,以及最強的軍事實力。 漢朝大將陳湯曾對漢元帝說:夫胡兵五而當(dāng)漢兵一,何者?兵刃樸鈍,弓弩不利。今聞頗得漢巧,然猶三而當(dāng)一。由此可見漢朝的兵器在當(dāng)時有多先進,這也是為什么漢朝時常常會發(fā)生以一郡縣之兵力能夠滅敵國一國的原因所在。 除此之外,大漢士卒的善戰(zhàn)也是出了名的,就比如說投降于匈奴人的李陵,當(dāng)時他就是以五千步兵對抗匈奴人的八萬人的軍隊,在兵力如此懸殊的條件下,漢軍硬是和匈奴人鏖戰(zhàn)了數(shù)天,滅了上萬的匈奴人。先進的武器配上最為驍勇善戰(zhàn)的大漢士卒,可想而知漢軍的軍事實力有多強,有著強悍的軍事實力,對外征服的欲望自然也就更為炙熱了。 第三個原因:大漢的晉升渠道太少太苛刻了,戰(zhàn)場立功成為加官進爵最直接,最快的通道,所以掙軍功成為了全體大漢人的共識 ![]() 漢朝建立后的很長一段時期,都沒有完善的人才選撥與晉升體制,基本上都是奉行秦制。眾所周知,秦朝之所以能夠統(tǒng)一天下,離不開商鞅提出來的二十等軍功爵制度,二十等軍功爵制度同樣也被漢朝加以修改之后繼承了下來,而且漢高祖劉邦還提出了未有軍功者不得封侯,所以大漢人對軍功有著難以想象的渴望。可是國內(nèi)四海升平,根本沒戰(zhàn)可打,那怎么辦呢?只能選擇對外征服這一條路,如此一來,漢朝的對外征服欲望自然就顯得極為強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