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很多四肢骨折采用保守治療后,雖然骨折對位欠佳,有些還存在成角,但最終通過骨折塑形可以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特別是兒童的四肢骨折塑形能力強大,甚至有些錯位嚴重的陳舊性骨折也可以通過保守治療利用骨折塑形最終獲得滿意療效。那么到底骨折的塑形過程是怎樣的?哪些情況可以塑形?骨折究竟能塑形到什么程度?湘潭市中醫(yī)醫(yī)院的曹謙副主任醫(yī)師對于四肢骨折的保守治療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今天將由他為您揭開骨折塑形的神秘面紗! 楊氏骨傷科已經有百余年的歷史,最早起源于我的老外祖父楊儀齋老人,我的外祖父楊炳南老先生創(chuàng)立了湘潭市中醫(yī)醫(yī)院骨傷科。 我尊敬的母親楊韻琴主任醫(yī)師善用正骨手法,獨創(chuàng)了楊氏平衡調理療法,患者遍及國內外。 骨折就是骨的完整性與連續(xù)性遭到了破壞。 骨折愈合通常分為血腫機化期、原始骨痂期與骨痂改造期三個階段,但三者之間又不可截然分開,是相互交織逐漸演進的過程。而骨折塑形就發(fā)生在骨痂改造期。 很多骨折由于多種原因導致難以解剖復位,但只要達到功能復位標準一樣可以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這是我們所熟悉的功能復位標準,功能復位標準其實就是基于骨折的塑形能力來制定的。但在臨床上我們所看到的骨折塑形能力比我們了解的更強大。 1 病例一 我們來看具體的病例,這是一例7歲小女孩的鎖骨骨折,可以看到斷端是完全分離的。 治療一個月可以看到明顯的骨痂生長。 治療四個半月后隨訪拍片見骨折完全愈合而且塑形完好。 《日本骨科新標準手術圖譜 小兒骨折外傷》上也有一例很典型的兒童鎖骨骨折塑形過程,所以對于兒童的鎖骨骨折,無論移位程度如何,在臨床上單純的懸吊固定即可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無需手術治療。 2 病例二 這是一例12歲女孩的肱骨干骨折,斷端錯位明顯 手法復位小夾板外固定后見骨折端重疊、對位欠佳,這樣的對位對線情況可以接受嗎? 通過采用棉墊加壓調整了一下力線,治療四十余天復查見骨痂生長明顯 治療五個月后隨訪拍片見骨折愈合良好,塑形接近正常。 患者外觀功能恢復滿意。 《日本骨科新標準手術圖譜 小兒骨折外傷》上有一例更小年齡的兒童肱骨骨折塑形過程,就算是成人骨折,肱骨干骨折在四肢骨折中也是對骨折對位對線要求最低的骨折,即使是成角、短縮、側方錯位明顯,只要骨折愈合,對功能及外觀均無明顯影響,最重要的是要避免骨折端的分離移位導致骨折不愈合。 3 病例三 再來看看這樣的蓋氏骨折,由于蓋氏骨折很不穩(wěn)定,通常需要采用手術治療。 治療兩周后復查見骨折再移位,是不是覺得這樣的對位沒法接受? 治療兩個半月骨折愈合良好,開始塑形。 治療一年隨訪,塑形良好。 4 病例四 尺橈骨中段雙骨折,通常認為要按關節(jié)內骨折處理,需要手術治療。 11歲男孩在哈爾濱當?shù)厥址◤臀缓髮ξ磺芳眩驮\于我院,僅僅采用旋后牽引手法復位并固定在前臂旋后位,拍片復查整體對線可,對位欠佳,可以繼續(xù)保守治療嗎? 治療一個月在當?shù)蒯t(yī)院復查拍片看到有骨痂生長,但這樣的畸形愈合會不會影響到前臂旋轉功能? 治療四個月后在當?shù)蒯t(yī)院拍片復查見骨折愈合良好,但會不會形成尺橈骨間的骨橋呢? 治療六個月在當?shù)蒯t(yī)院拍片復查見骨折開始初步塑形,并沒有形成尺橈骨間的交叉愈合。 治療八個月在當?shù)嘏钠瑥筒橐姽钦鬯苄瘟己?/p> 患肢的外觀功能自然恢復滿意 《洛克伍德威爾金斯 兒童骨折》上也記錄了一例神奇的尺橈骨中段雙骨折塑形病例。所以我們認為,對于兒童的前臂骨折,最重要的還是確保前臂的旋轉功能,尤其以旋后功能最為重要,當無法確保骨折對位時,我們將前臂固定于旋后位可以有效保障前臂旋后功能良好,即使旋前功能障礙,還可以通過肩關節(jié)旋轉進行代償,而最終骨折塑形后可以恢復良好的旋轉功能。 5 病例五 4歲小女孩高處墜落傷,股骨骨折還合并嚴重腦外傷、肱骨髁上骨折。 當?shù)蒯t(yī)院積極搶救,股骨骨折僅行皮牽引維持治療,一個月拍片復查見斷端完全錯位,有骨痂生長。 治療一個半月拍片復查見大量骨痂生長 外院治療兩個半月就診于我院拍片復查,體查患肢較健側短縮3cm,詢問是否需要手術治療,囑其下地行走鍛煉,告知可以塑形,無需手術處理。 傷后一年半隨訪見骨折塑形良好,雙下肢等長。股骨骨折愈合后大多存在過度生長,所以保守治療時短縮畸形也可以通過后期塑形來修復。 我們的功能復位標準認為干骺端的對位應該比骨干部位的對位要求更高,至少應該對位四分之三以上,但事實上干骺端的塑形能力比骨干部位的塑形能力更強大,不但能對斷端側方移位進行塑形,還能修正折端的成角畸形。 6 病例六 7歲女孩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復位小夾板外固定后復查側位斷端完全錯位,但鮑曼角正常,可以接受嗎?我們認為是可以的。 治療一個月見骨痂生長明顯。 隨訪一年見骨折塑形良好。 患者外觀功能恢復正常,這樣的病例其實不是特例,對于肱骨髁上骨折我們認為單純矢狀位的移位都能在后期得到塑形。 7 病例七 2歲男孩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手法復位小夾板外固定后復查見骨折端矢狀位錯位明顯,大家覺得完全不能接受。 治療一個月拍片復查見骨痂生長明顯。 治療七個月見骨折愈合良好,矢狀位的移位完全塑形。 治療七個月后的外觀與功能完全恢復正常。 8 病例八 7歲男孩因高處墜落致顱腦外傷合并橈骨遠端骨骺骨折,當時外院石膏外固定,治療二十余天后復查發(fā)現(xiàn)斷端移位,掌傾角呈負角,建議手術治療 患者拒絕手術治療,轉來我院,采用小夾板配合棉墊外固定,可以看到遠折端背側及近折端掌側兩塊棉墊對向加壓,促進其塑形。 隨訪半年見骨折塑形完好,其實橈骨遠端骨折能以每月1°或每年10°的速度按力線方向塑形。所以這種兒童陳舊性橈骨遠端骨折是完全沒有手術必要的。 9 病例九 4歲河南駐馬店男孩橈骨頸骨折,當?shù)亟ㄗh手術治療,不愿意手術治療就診于我院。 直接采用旋后位屈肘九十度固定。 治療半年后隨訪當?shù)嘏钠瑥筒橐妰A斜角度逐步改善。 治療后一年隨訪見骨折完全塑形恢復正常。橈骨頭傾斜比移位更容易接受,小于30°的傾斜無需復位,可以隨生長發(fā)育而塑形。 10 病例十 湖北赤壁3歲小女孩肱骨髁上骨折拒絕手術治療,就診于我院。 手法復位后斷端殘留旋轉移位,旋轉移位通常認為難以塑形,那么到底能不能接受我們繼續(xù)看。 治療近一個月見骨痂生長明顯。 治療后九個月在當?shù)蒯t(yī)院拍片復查見骨折塑形良好。 患肢外觀及功能均恢復正常,在臨床上我們發(fā)現(xiàn)肱骨髁上骨折的單純旋轉移位對預后影響不大,值得探討的是究竟是旋轉移位也可以塑形還是肩關節(jié)的旋轉代償起到了重要作用? 11 病例十一 我們看到兒童的塑形能力強大,那么是不是成人就沒有塑形能力了呢?其實即使是老年人也有一定的塑形能力,我們來看看這例84歲女性肱骨上段骨折患者。 患肢畸形腫脹。 單純采用了小夾板外固定制動,指導聳肩、握拳功能鍛煉。 治療一個月見骨痂生長,三周時已拆除外固定開始主動功能鍛煉。 僅僅一個月患者的功能已恢復滿意。 治療三個月隨訪復查見骨折有一定程度的塑形,成人骨折其實也是具有塑形能力的,只是沒有兒童塑形能力那么強大。 12 病例十二 下面我們來看看一例7歲男孩的陳舊性肱骨髁上骨折,傷后23天,斷端橈偏移位及旋轉移位明顯,外觀肘外翻畸形,肘關節(jié)屈伸活動受限,這樣的病例是不是必須手術治療呢? 我們采用了內翻矯形支具治療,指導積極功能鍛煉。 傷后五十天復查見肘外翻角度較前減小。 傷后近三個月復查見骨折逐步塑形。 傷后五個月復查骨折塑形接近正常。 患者功能及外觀恢復正常。 13 病例十三 骨折尚未完全愈合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應力塑形,那骨折已經畸形愈合后我們還可以采用應力塑形嗎?看看這例永州的四歲男孩,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畸形愈合肘內翻已三個月。 外觀畸形明顯。 佩戴外翻矯形支具,指導進行手法按摩。 治療三個月后復查見骨折有塑形改變。 經治療患者外觀畸形完全糾正。 患者提攜角雖然還未達到正常,但較前明顯改善。 14 病例十四 再看一例貴州的6歲男孩,肱骨髁上骨折當?shù)刂委焹蓚€月后發(fā)現(xiàn)肘外翻畸形。 佩戴矯形支具,指導手法按摩。 治療兩個月外觀恢復正常。 治療后測量提攜角較前明顯改善。 15 總結 我們來總結一下,對于骨折我們應該盡量爭取解剖復位,當無法達到這個目標,那我們就要掌握好功能復位的標準,兒童絕大部分四肢骨折均可以保守治療,如果對位欠佳,建議先確保功能恢復良好,可以等待骨折后期塑形,Wolff定律認為骨骼受到力學作用影響會重新改建塑形,那么對于無法通過自然塑形的骨折我們可以給予外力的干預進行應力塑形。 曹謙 湘潭市中醫(yī)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 湘潭市中醫(yī)骨傷研究所主任。曾進修于解放軍空軍總醫(yī)院及河南省洛陽正骨醫(yī)院,專攻四肢與關節(jié)創(chuàng)傷、骨關節(jié)退行性病變等疾患的診治,尤其擅長于運用中醫(yī)傳統(tǒng)療法治療小兒及成人四肢骨折、脫位,對采用中醫(yī)中藥內服、外用治療頸肩腰腿痛疾患,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發(fā)表十余篇核心期刊論文,主持、參與多項省、市級課題研究。主持的“楊氏療法治療小兒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臨床研究”為湖南省中醫(yī)藥管理局科研項目。 |
|
來自: 西安國康馬YH > 《骨折塑型 復位接受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