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河老師 學習語文,不像數(shù)學是可以通過刷題做題來提高自己的成績。它是一個語言的積累,只有通過大量閱讀才能讓孩子的語文能力有所提高。 對于學生來說,如果基礎知識并不扎實,課前不預習課后又不復習,上課聽講會顯得很吃力。對老師所講的內(nèi)容一知半解,不少生字,各種作業(yè),就會應不暇接,手足無措。 因為基礎不扎實形成的“課內(nèi)知識漏洞”,就算上再多補習班也沒用。其實學好語文的方法很簡單,就4招:
每天朗讀課文三遍 ?。〞r間:15-30分鐘) 語文學習的提升離不開平時語文課本的學習,比如說課文中字詞句的積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等等......特別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堅持每天5分鐘朗讀課文尤其重要。 一篇新課文,朗讀3遍就有很好的成效了。下面這幾個朗讀課文的小技巧,孩子們可以嘗試著練習。
1. 略讀法+批注法 第一遍從頭到尾地瀏覽,力求讓孩子讀準每個字音,清晰地認識每個字詞。 在朗讀的過程中,孩子可用筆劃線或圈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僻字詞。隨讀隨寫,既動腦,又動手。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然后,家長也拿一支筆,旁聽的,把孩子讀錯的地方進行標注,可以在自然段旁邊標注共讀錯幾處,或是把正確讀音標在書上。 下次孩子再讀時,有了您的標記,就會引起他的注意,更容易記下正確的讀音和讀法。 2. 速讀法 第二遍讓孩子讀順課文,要求不多字、少字、漏字。字正腔圓,每一個音都要發(fā)飽滿。嘴巴要張開,敢于放出音量,讓大家都聽到。 同時,朗讀時注意句子之間,段落之間要稍作停頓。 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讀課文時錄音,自己聽一遍來檢查。 3. 精讀法 讀第三遍時,要求孩子全身心投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和標點的提示,讀出不同的感情,讀出自己的理解。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思、邊注,逐漸養(yǎng)成認真讀書的習慣。 好的朗讀應該是讀入人心,聽出人性,而不是往外蹦字、吊著嗓子高低起伏的讀法。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題讀百遍,其義自解”,孩子記憶力一般都很好,讀的多了自然也就逐漸記住了課文內(nèi)容,就達到了一個會背的要求。
每天堅持識字練字 ?。〞r間:10-20分鐘) 識字寫字是小學語文學習的基礎。寫得一手好字,考試能多拿不少分! 即將出版的2019年秋季學期最新部編語文教材,每個語文園地由交流平臺、識字加油站、詞句段運用、書寫提示和日積月累五個欄目組成。 而且,從一年級開始,課文中取消了全拼音注音,大大增強了孩子識字的難度。因此,讓孩子提前預習課文,識字練習是很有必要的。 要怎么正確書寫生字,并記住呢? 讓孩子每天寫15分鐘,把學過的字詞抄寫一遍。雖然只寫一遍,但是一定要認真寫,既練了字,增加了孩子的識字量,又鞏固了記憶,一舉多得。 建議家長給孩子準備一套練字帖,在田字格里一筆一劃的寫漢字,寫出的字美觀大方。
大量的課外閱讀 (時間:30-60分鐘)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剛剛結(jié)束的高考再次證明:從小不愛閱讀的孩子,連考試題目都難以理解。 每年中考,課外文言文和閱讀理解試題更是成了一條“攔路虎”。一位初考生說,“涉及了很多課外的文學常識,如《百年孤獨》一帶一路等材料,很多書都沒讀過?!?/p> 趁著孩子還沒中高考,抓緊讓孩子大量進行課外閱讀,運用、鞏固,補充知識。??嫉乃拇竺段饔斡洝贰端疂G傳》《三國演義》《紅樓夢》里面的知識點和故事情節(jié),需要孩子大致了解。
技巧1:根據(jù)孩子的興趣愛好入手推薦。 在孩子低年級的書籍,不建議直接看名著原著,可以先挑選那種薄薄的童話、民俗、寓言等故事繪本和科幻漫畫,目的是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夠看完,不容易產(chǎn)生讀書難的心理。 下一階段,可以提升孩子的審美情緒。推薦《老夫子》《阿凡提的故事》給他們,讓他們感受書中妙趣橫生的畫面和人物的機智、勇敢,陶冶了學生的性情。 技巧2: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推薦。 中年級的孩子,知識體系開始從圖片形象專向文字信息,推薦一些兒童文學、雜文隨筆等書籍,文中配有插圖,讀起來不會太累,停頓的空隙可以促進孩子消化和理解知識信息。 如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引導孩子閱讀《安徒生童話》……將課內(nèi)學習與課外閱讀有機結(jié)合,激發(fā)孩子閱讀興趣,拓展孩子的知識領域。 技巧3:給孩子選擇權(quán),養(yǎng)成自主閱讀。 高年級乃至初中的孩子有了一定理解能力,可以適應自主閱讀了。此時,家長要有意識的給孩子選一些字數(shù)體量大、內(nèi)容豐富的報刊雜志、歷史名著、文學名著、名人傳記等多種書籍來讀,并且取消種種人為的限制,允許孩子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選擇不同種類的讀物,從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營養(yǎng)。
寫日記或作文的習慣 ?。ㄈ沼浢刻鞂懀魑拿恐芤黄?/p> “百無一用是書生”說的就是只會閱讀輸入,沒有輸出的書生。很多孩子一提到作文,尤其是“命題作文”,腦袋里就只剩一團線團,理不出一根線頭。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學以致用,而寫作的過程,就是將零散的知識經(jīng)驗系統(tǒng)化。 如今年全國Ⅲ卷情感漫畫作文“畫里話外,師生情長(師恩)”為例。試題沒有過多的文字表述,這極其考驗學生對材料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想象力。
對平時寫作能力比較強、自我反省能力較高的學生來說,應該有一定的優(yōu)勢。 因此,從小學開始就讓孩子堅持每周寫日記、作文,不僅能提高文字表達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能磨煉孩子的意志力和積累作文素材。 培養(yǎng)寫作的習慣要循序漸進,開始可以寫短一些日記,兩三行字都可以。上了二年級,可以學習看圖寫話,字數(shù)要求300字以內(nèi),有針對性地訓練孩子對圖文的觀察力和理解力。 對于中高年級的孩子來說,可以嘗試著練習半命題、話題、材料作文等,字數(shù)800字以上。 趁早讓孩子學習寫作,這樣才能使孩子無論面對什么樣的“頑題”,都能輕松化解,實現(xiàn)對命題的正確解讀。 學習語文,三分靠課內(nèi),七分靠課外。只要多觀察,多讀書,多練筆,就能寫出好文章?!白x”的多了,還會怕“寫”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