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點電影原創(chuàng) 有一部劇,在老妹兒寫2019劇單的時候,就被無數(shù)小天使提到。 時不時后臺就有人cue我,劇集到底什么時候上線。 終于,就在這個月初,它上線了! 《好兆頭》 Good Omens 作為一部腐國英劇,老妹兒從年初就盼星星盼月亮地等。 不說原著作者加注的光環(huán),光是「反套路」的設定,就很讓人心動。 說起西方神界,你心里第一反應是什么? 偉光正到不行的,宣揚愛與和平的天使? 黑暗陰郁到恐怖的,總愛靈魂交易的惡魔? 不不不,在《好兆頭》里,這些非人生物,每一只都超不正經(jīng)。 比如,善良,看起來白凈軟糯的天使,拉斐爾。 在《圣經(jīng)》里,描述的詞語不外乎:愉快、穩(wěn)重、慈愛。 然而,在這莊嚴慈愛的表象之下,拉斐爾的日常其實是 —— 混吃等死。 日常最喜歡的事,就是躲在人間吃吃喝喝。 曾經(jīng)為了吃,在法國貴族砍頭高峰期,不顧被抓的風險去找純正的可麗餅。 結果,不僅可麗餅沒吃到,還被當做貴族抓了起來。 最后只能坐在監(jiān)獄里苦惱,怎么合理地將自己解救出去。 除了吃,偶爾也會有小壞脾氣。 遇到被開罰單,會暗戳戳炸掉發(fā)單員手里的紙。 當然還有點“叛逆”。 暗地里,會偷偷違反規(guī)定,跟一個叫克勞利的惡魔談天說地。 這一聊,就是6000年。 em....... 這劇照...... 說起這個惡魔克勞利,同天使中略顯“不同”的拉斐爾一樣,也是撒旦黨里不可多得的“異類”。 一出場,就自帶BGM。 那風騷的走路姿勢,那暗藏在靈魂里的香邪氣,目中無人的霸道氣質 : 對比跟他接頭的其他惡魔來看,簡直是惡魔中NO.1。 其他惡魔:都是惡魔,為什么我不配擁有姓名?? 干起壞事來,也比其他惡魔要緊跟時代步伐。 相比誘惑人類,斷了全城的電,更來得高級。 (雖然最后坑了自己) 不過,作為惡魔,克勞利光有外表,卻沒有純黑的內(nèi)心。 經(jīng)常在某些大事件里,跟拉斐爾吐槽,你們家那誰誰誰,做得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比如動不動天譴,動不動水淹大陸(諾亞方舟)。 簡直比惡魔還惡魔。 兩只對自己上司都有點小抱怨的非人類生物,一邊領著老大給的任務,一邊在人間住了下來。 這一住,就是好幾千年。 直到撒旦之子降臨人間,打破了這世界的寧靜。 帶著毀滅世界任務而來的撒旦之子,被惡魔們交給了克勞利。 克勞利不僅要讓撒旦之子茁壯成長,還得給他灌輸毀滅世界的邪念。 對此,天堂當然不會坐以待斃。 他們派出了拉斐爾去干預。 過慣了“小確幸”的拉斐爾,看到這個任務簡直快哭出來。 人間的美食和書籍,是他生活的樂趣。 看著哭哭啼啼的天使,惡魔克勞利反手就是一份「如何隱瞞上司,阻止撒旦黑化,毀滅世界」的建議。 建議的精神大概可以總結為 —— 各司其職。 也就是,該干啥干啥。 天使傳播真善美 —— 我軟萌的天使呢??? 怎么成了土撥鼠? 惡魔傳播假惡丑 —— 好的影響和壞的影響,兩相一綜合。 饒是撒旦之子都要變成平凡之子。 就像每個有善有惡的平凡人類一樣,惡向膽邊生的同時,又是遵紀守法好公民。 至于怎么欺騙上司,那簡直是so easy。 作為一個現(xiàn)代化的神界,不管是天堂還是地獄,天使或者惡魔,其實也不過是不同公司里的職員而已。 打打報告,添油加醋,這種人間敷衍任務慣用的手法,早就把地獄給潛移默化了。 這種顛覆信仰體系,把天堂地獄“公司化”的腦洞,在影視劇里,還真的是不多見。 而“反套路”的人物描寫,更是顛覆了我們對于“神”的認知。 比如原以為上帝派的修女,其實是惡魔駐扎在人間的教會。 原以為邪惡的女巫,反而為了防止世界被毀滅而疲于奔命。 更扯的,是故事的主線。 在世界末日倒計時的前2天,天使與惡魔才發(fā)現(xiàn)自己“喜當?shù)?/span>”。 他們好不容易養(yǎng)育了十一年的“兒子”,并不是撒旦之子。 說好的兩相抵消,撒旦變平凡呢? 說好的莊嚴、神圣、宏大的“神之間的戰(zhàn)爭”呢?! 這樣令人啼笑皆非的反轉,也讓劇集的故事,充滿了好玩的想象。 而最讓人心動的,是天使與惡魔,這兩個敵對陣營中的“叛徒”,跨越了6000年,情不自禁想要照顧對方的“友誼”。 堪稱世界第一。 各種名場面刺激得老妹兒差點看不下去。 因為隔10分鐘就必須停下來冷靜一會。 平日里自私、不耐心、對食物不怎么感興趣的惡魔,常常會因為天使的喜好,干出一些自己平時不怎么會做的事情。 比如看天使吃飯、給天使喜歡的《哈姆雷特》站票。 在天使賣書被騙,要被干掉時,毫不在意教堂滾燙的腳感,踩著踢踏舞前來相救。 帥氣地威脅別人,敢動手動腳,就給這地方上炸藥。 因為屬性不相容而變得滾燙的教堂 甚至連最后被老板發(fā)現(xiàn)時的逃跑計劃,都早已想好。 而看起來軟得不行的天使,也會因為關心,而對惡魔使小性子。 比如當惡魔給出想要圣水的小紙條時,擔心圣水會“殺死”惡魔,卻又說服不了惡魔不去觸碰時,轉身就走的小脾氣。 也是最后拗不過,擔心惡魔自己去教堂偷圣水,只好自己給他裝了個保溫杯的小傲嬌。 這樣傲嬌中帶著軟糯的天使,和目中無人卻又寵溺驕縱天使的惡魔,角色其實非常難把握。 一不小心,可能就是四不像的演出事故。 但當劇集未上映前,惡魔角色選取情報一出現(xiàn),老妹兒就極度放心。 畢竟惡魔克勞利的扮演者大衛(wèi)·田納特,是《神秘博士》里的小十,和《杰西卡瓊斯》里帥到變態(tài)的紫人基爾格雷夫。 對于外冷內(nèi)熱,愛搖滾的妖艷霸道惡魔,那絕對是手到擒來。 相對的,要《性愛大師》里毛絨的麥克·辛,要硬拗成小天使拉斐爾,就比較令人擔憂了。 可劇集一出來...... 拉斐爾天使,就該是麥克 · 辛這樣! 除了這樣兩個演技能夠蓋過角色的主演,配角同樣不遑多讓。 喬恩·哈姆版的,衣冠禽獸款天使長加百列。 一本正經(jīng)的外表之下,是對大戰(zhàn)開打的隱秘興奮。 還有長臉本尼,看完全劇你都認不出來他又演了個怪物。 怪物的臉,明顯比例不對! 還有我們的老朋友,《9號秘事》里的二冊和胖胖。 對這些熟面孔,像是認彩蛋一樣的相見,簡直亦可賽艇。 除了演員,劇作的原著作者 —— 尼爾·蓋曼,也不得不提。 作為歐美奇幻文學的大能,這些年他不斷被搬上熒幕的作品,《美國眾神》、《星辰》,就足以證明他腦洞的能力。 《美國眾神》的科技之神 再加上“諷刺屆的托爾金”特里·普拉切特與他共同操刀,單劇本就足以冠王。 (當然,你們不要去看國內(nèi)翻譯版本,看完你會覺得不知所云) 在這兩人的劇本中,調侃是日常。 不管是結合了各種歷史事件的英式吐槽,還是對各自上頭領導人的“what the ???”的反諷,都充滿了“顛覆”的意味。 這個顛覆,讓你明白,神并不是極善,他們也會有「欲望」的一面。 惡魔也并非極惡,也有著不忍于此的一面。 它要表達的,其實是一種善惡的平衡。 過度壓抑的道德“善良”,容易催生反抗。 這種反抗不是一時的,而是慢慢積蓄而成。 所以,惡魔會說,他的“墮天”,不是墮落,而是慢悠悠往下溜達。 這種神性,其實也是人性。 所以,只要善良和邪惡能夠做好平衡,哪怕是世界災難要來臨,也不是什么需要去害怕的兇兆預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