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戔戔微物”的“戔”字,讀作cán,本為會意字。甲骨文①像兩戈相向,當(dāng)為“殘”的初文。②是戰(zhàn)國楚簡文字,兩戈并列。③是小篆的的形體,兩戈上下結(jié)構(gòu)。④為楷書繁體字。⑤為簡化字。 《說文》:“戔,賊也。”“戔”的本義當(dāng)為“相殘”,其引申義為“賊”。相斗,往往出現(xiàn)殘局,所以“戔"也可以引申為“殘”義,如《經(jīng)典釋文》:“戔,本亦作殘。” 另外,“戔”字可以重疊為“戔戔”,是“眾多”的意思,如自居易《買花》:“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又可以引申為“淺少的樣子”,如《聊齋志異·小官人》:“戔戔微物,想太史亦當(dāng)無所用,不如即賜小人。”不過,上述的“戔戔”均讀作jiānjiān,而不讀cáncán。 后世,凡由“戔”字所組成的字,大都有“淺少”義。“故水之可涉者為‘淺’,疾而有所不足者為‘殘’,貨而不足貴重者為‘賤’,木而輕薄者為‘?!?/strong>”(《游宦紀聞》卷九) ——左民安《細說漢字》 擴展閱讀 會意字。甲骨文“戔”從二戈,一正戈,一倒戈,會殘殺之義,“殘”之初文。戰(zhàn)國文字“戔”所從的二戈并列,或中間加一橫筆?!墩f文》篆文“戔”字亦從二戈,只是一戈在上,一戈在下而已。隸作“戔”。魏高貞碑“踐”字作“踐”?!皯狻焙蠛喕鳌皯狻薄1玖x是殘殺。《說文》:“戔,賊也。”甲骨文“戔”讀“殘”,攻伐。《合集》6335:“貞:乎戔工方?”郭店楚簡“戔”讀“賤”。《緇衣》18:“子曰:大人不親其所賢,而信其所戔(賤)。”《成之聞之》34:“讓而處戔(賤)。”這些意義的“戔”讀為cán。《字匯·戈部》:“戔戔,淺少之意。”《易·賁》:“束帛戔戔。”朱熹注:“戔,淺小之意。”這種意義的“戔”讀為jiān。(徐在國) ——李學(xué)勤《字源》 |
|